2016人工智能+医疗火花四溅 产业蓝海缓缓开启

动脉网 2016-12-20

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

3925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2016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也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间节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要想成为行业巨头,AI创业公司必须既具备能够商业化落地的场景,又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

 

  在现代医学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医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当明显,科技在短短10几年里就显著改变了我们的医疗手段、医疗工艺和医疗模式。笔者在2016年年度盘点中,将未来医疗领域的企业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服务驱动的医疗健康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以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做为分类依据,比如妇幼、肿瘤、口腔、糖尿病、医美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使用了APP软件、大数据应用、智能硬件、网络社交等新应用;另一种是以技术驱动的医疗健康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应用某种新技术服务于医疗健康行业,比如基因检测、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硬件、医疗信息化、、VR等科技,应用在肿瘤精准治疗、慢病管理、寻医问诊、手术、病后康复等医疗环节。

  

  2016年1月,肿瘤大数据公司思派网络完成来自斯道资本、F-Prime基金及平安创投的千万美金级A轮融资。思派网络将通过对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掘,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建立中国特色的智能肿瘤诊疗决策支持体系。

  2016年1月,拍医拍宣布获得了三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重山远志健康基金、亿联资本和个人。同时,拍医拍将产品发展方向正式从C端转型到B端合作,通过B2B方式打通各环节医疗信息,从而解决患者、医生,以及医院、保险机构、其他医疗APP等各方信息流通不畅的痛点。

  2016年1月,康夫子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康夫子致力研发无结构化信息自动抽取技术,快速地从医学书籍、医学论文、电子病历、医疗资讯中抽取信息,构建知识图谱,辅助医生临床决策。

  2016年2月,利用影像识别算法模型,为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案的推想科技获得11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英诺天使基金、臻云创投(臻云智能),在获得投资之后,推想科技还需要继续和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提高诊断精确度,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实际应用。

  2016年2月,赛福基因完成了千万元级天使投资,拿到了创见资本、将门基金以及朗玛峰创投三家机构的投资。赛福基因通过智能化方式构建基因数据解析平台,实现基因解析的自动化、批量化和个性化,提高基因数据的解析准确度和速度。

  2016年4月,碳云智能获得10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碳云智能希望建立一个健康大数据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这些数据,帮助人们做健康管理。主要投资方包括互联网巨头腾讯、干细胞行业领导者中源协和以及天府集团。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生产和搜集数据、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以及建立进行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模型。

  2016年6月,半年之后,思派网络再次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次融资由腾讯领投,A轮投资者斯道资本、F-Prime基金及平安创投也继续跟投。思派网络在推出的多中心科研型数据库的基础上,升级为全员、全数据、全工作流的管理型数据库,从最基础环节协助肿瘤领域医教研核心工作的优化发展。

  2016年6月,DeepCare获得峰锐资本6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DeepCare是一家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用于医疗影像的识别和筛查的科技公司,专注于研发医疗影像检测、识别、筛查和分析技术。

  2016年10月,汇医慧影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Bluerun蓝驰创投。汇医慧影成立于2015年4月,早期以医疗影像作为切入口,提供影像云系统、图像识别和智能诊断服务。本轮融资将进一步强化汇医慧影在图像特征深度学习领域的探索,实现高效阅片、精准医疗。

  2016年10月,图玛深维完成150万美金的天使轮融资,由真格基金、经纬中国共同投资。图玛深维将深度学习引入到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中,可应用于各类医学图像分析诊断、显微镜下的病理图像分析、以及发现DNA结合的蛋白质的序列特异性并协助基因组诊断等。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公司并不多,但是今年就收录了人工智能企业的10次融资事件,这说明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特别是成立仅半年的碳云智能获得了10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点燃了市场对人工智能的热情。虽然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中可以参与的领域非常多,但是我们的统计绝大部分国内企业集中在健康助理、影像和医疗大数据三个领域。可以预计的是,2017年将是人工智能企业爆发的一年,医疗企业将出现人工智能的爆发期,同时进入更多的细分领域。

  人工智能领域的医疗初创公司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的领域也逐步扩大。但是,大部分人工智能的初创企业都是依靠创始人的技术积累进行创业,优势在于原来所积累的数据处理能力、算法能力、调优能力。但是这些企业往往存在另外两个严重的问题,人工智能算法连接的是数据和应用场景,一个问题是数据不是自己的,另一个问题是应用场景不是自己的。没有数据意味着是公司是无源之水,无法从更多的数据中实现“深度学习”,应用场景不是自己的意味着业务端的开拓很困难。绝大多数人工智能公司都有类似的问题,如何或者足够多的医疗大数据,以及如何开拓市场成为创业的难点。

 

  2016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也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间节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要想成为行业巨头,AI创业公司必须既具备能够商业化落地的应用场景,又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人工智能只是一种数据的处理和识别方式,需要串联数据源和应用端。创业公司如果没有能力做好数据源储备和数据积累,空有算法不能做无米之炊。有了数据和算法,才能谈应用场景。医疗大数据的获取涉及到患者隐私的高度敏感的问题,也必然是政策高度管制的地带。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需要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在规范和安全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保护等法规制度,强化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妥善处理应用发展与保障安全的关系,增强安全技术支撑能力,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在开放性方面,国家鼓励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强应用支撑和运维技术保障,打通数据资源共享通道。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移动应用等产生的数据资源规范接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加强健康医疗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加快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

  

  2016年4月,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真格基金、乾祥海泉投资(胡海泉)、雅瑞天使。该公司经过18年的技术积累,于2015年推出了新一代的Reme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2016年5月,达闼科技获得软银、富士康、华登资本等四家机构的3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今年年底,达闼科技将拿出阶段性产品——“安全”的移动信息化产品,并于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推出全球首部实用化人工智能导盲机器人。

  2016年5月,致力于开发机器人协助的居家护理解决方案的礼宾医疗科技公司获得1040万天使轮融资,出资方为广州国衡投资管理公司。礼宾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由机器人协助的居家护理解决方案。

  2016年9月,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近千万人民币,由国科嘉和和上海创徒联合投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特种医疗的临床实验。

  

  随着智能制造概念的兴起,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培育医疗机器人市场。2015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发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草案)》,意见稿包含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意见稿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将残疾人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支付医疗费用,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费用的残疾人需按照规定给予医疗救助。0岁至6岁视力、听力等残疾儿童等特殊残疾群体将获得免费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国家将多渠道筹集残疾人康复资金,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帮助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

  2016年4月,工信部等三部委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提出开展手术机器人在三甲医院智能手术中心的试点示范,大力推进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助老助残、康复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打造一批示范性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实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智能制造工程,推动“医工结合”,支持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产品中的集成应用。通过国家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吸引社会资本协同发力,按照市场化方式支持符合基金投向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意见提出,到2020年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尽管国际市场已经认可了手术机器人,但是因为手术机器人的开发周期长、研发费用高、认证复杂,再加上手术机器人的临床使用中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国内企业涉足手术机器人的数量较少,国产产品迟迟未能得到应用。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需求最大的潜在市场。智能康复机器人如智能假肢、智能康复训练设备、智能化护理设备等产品的出现,不仅为残疾人在康复、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更多的好处,也展现了智能化技术在辅助器具应用上发展前景,为辅助器具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

  我们对一级、二级市场的医疗机器人企业中进行统计就可以发现,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是目前国内医疗机器人企业的研发主流。二级市场中的上市企业金明精机、、楚天科技、迪马股份、美的集团都是瞄准的康复机器人,或者医疗服务机器人,只有博实股份(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产业化基地)参与了手术机器人的研发。

  一级市场中因为很多企业的创始人、研究人员大多数来自大学研究机构,与医院在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中参与较多,所以他们创业后的产品中手术机器人更多一些。比如北京柏惠维康(北航背景)主打产品为Reme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哈尔滨思哲睿(哈工大背景)研发的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天津妙手机器人(天津大学背景)研发的妙手S微创手术机器人,以及ROBO医疗机器人(哈工大背景)研发的单孔手术机器人。除此之外,重庆金山和北京天智航也推出了手术机器人。但是这些手术机器人如前所述,大多数企业长期处于研发或者临床试验阶段,还不足以撼动进口设备达芬奇的地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动脉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