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专家预测:纳米战争即将到来 二十年后纳米机器人亮相

中国机器人网 2011-08-30

机器人纳米机器人纳米技术

3487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目前,世界各国的专家普遍认为“纳米技术将决定二十一世纪战争的面貌和进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科学家们首次提出了“分子纳米技术”的概念。后来经过十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科学进步,各主要军事大国逐渐形成共识,即:纳米技术对未来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不仅将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面貌、手段和进程,而且还将对现有的军事理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专家指出,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从军人制服、射击武器到航天器和复杂的武器技术装备,都能看到纳米技术的身影。当然,纳米技术也将被应用到现役中的武器技术装备,以大幅提高其战术技术性能。此外,科学家们使用纳米技术还可研发出独特的设计材料、半导体和光学元器件、生化武器微型探测传感器、性能更加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可大幅降低武器技术装备的研发成本,而且还能减轻武器技术装备的尺寸、重量和能源损耗。

纳米技术的竞争

美国一直非常重视纳米技术的开发。美国高层认为,哪个国家率先掌握了纳米技术就可以在未来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纳米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甚至会超过核武器,纳米武器的出现比当年原子弹的出现对国家地位和实力的影响还要大。“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早就对此做出了预言,“哪个国家率先掌握了纳米技术,就一定会在下世纪的世界技术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各军事大国都想率先掌握纳米技术,从而实现对他国的技术优势,并通过各种手段力求确保本国成为纳米技术的唯一拥有者。同时,在获取绝对技术优势之前,各大国都在千方百计的掩饰本国在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都不想成为其他国家的“众矢之的”。

纳米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必然会引发质的转变,智能装备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说明。未来,多功能微型机器人和纳米机器人将会广泛应用于战争的各个领域,对未来战争的作战模式、作战理论、作战方法、战争进程和结局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纳米机器人是由最简单的化学结构组成(如原子和分子),通过预先设定的内部程序执行赋予的微观或纳米层面的任务。简单点说,纳米机器人就是一种亚微米大小的武器技术装备。

纳米机器人的攻击方式

据一些专家推算,预计到2025-2030年纳米机器人就将研制成功,届时受其影响国际政治军事形势也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纳米机器人的出现,可能会带来四个方面的深度变化:第一,出现了小型的武器技术装备系统和隐形武器,军队和国防兵工企业也将由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作战和生产;第二,在纳米武器面前,其他的所有武器(包括核武器)都将黯然失色,纳米机器人将开始逐渐取代所有的传统型武器技术装备,成为未来战争中的主战兵器;第三,各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将会变得越来越紧张和激烈,不可控性明显加强;第四,出现了爆发世界性大战的新苗头。

在未来战争中,纳米机器人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可以采用传统的作战方式(如爆破攻击、热能攻击、动力攻击等等),也可以使用新型的作战样式(如电磁辐射攻击、信息攻击、生化攻击等等)。

从杀伤效能来看,纳米机器人的威力要高出核武器数倍,它能消灭地球表面所有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物,甚至整个地球生态圈。

纳米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未来战争的性质和特点,而且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导火索。从上世纪中叶开始,大国之间凭借核武器逐渐形成了确保相互摧毁的核平衡态势。大国之间虽有矛盾,但鉴于核武器的恐怖威力,谁也不敢发动世界大战,因为一旦战争爆发,就意味着人类的整体灭亡。纳米机器人出现后,核武器一夜之间就会变得毫无用处,不但打破了大国之间的核均势,而且有核国家也无法再用核武器对他国进行威慑和恐吓。各国都清楚,纳米机器人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悄无声息的使核武器失去效能,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各国目前开展的纳米武器军备竞赛必然会导致世界军事政治局势不稳。试想一下,如果哪个国家首先掌握纳米军事技术,那它就可以瞬间使潜在敌国遭受无法承受的损失,而自身却无需付出太大的代价。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未来的纳米战争时代,先发制人战略必然是战争策略的首选,美国军方一直坚信这一点。此外,研究人员指出,纳米机器人不仅可用于进攻,还可用于防御,且防御的效能要远远强于其进攻的效能。
纳米机器人的主要攻击对象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原理大家都明白。因此,现代战争的根源实质上就是各国对全球经济利益的争夺和重新分配。在机械化和信息化战争时代,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摧毁或消灭敌国的经济设施、军工生产潜力、指挥中枢、交通枢纽、网络通信、作战装备等战略目标。而在未来的纳米战争时代,这种作战方式就行不通了,因为敌国即使遭到重大的打击和物质损伤,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自我修复,并使用纳米机器人进行反击。所以,纳米时代的战争就必然有其自身的打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人在纳米战争中是最薄弱的环节,最容易受到攻击,且无法进行自我修复。因此,纳米机器人攻击的首选目标应该是敌国的有生力量(武装部队、平民、其他生物体或人造生物系统)。

研究人员指出,对付处于外界环境或介质(如大气层、地表、建筑物、设备等等)中的纳米机器人有很多方法,其中火焰喷射、高功率定向电磁脉冲、纳米机器人拦截装置是比较典型的三种方法。但如果纳米机器人已经进入了人体内部,上述方法就不能用了,因为纳米机器人还没被杀死,被感染体就已经先死了。这也是纳米机器人被选为攻击人体高精度武器的一个重要原因。

纳米机器人是如何消灭或使敌有生力量丧失战斗力的呢?首先,将纳米机器人应用到传统的武器技术装备中去,通过改善其制造材料、制作工艺、指控系统、制导系统、运输和储存方式,提高传统武器技术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加强传统作战手段的杀伤效能。其次,开发新的人体作战手段和作战方式,比如研发出能堵住人脸、鼻、口、眼的纳米微型元件,或能粘住手、脚的纳米微型元件等等。第三,对现有的化学和生物体进行改造或研发出新型的化学或生物体,并将其注入到人造或杂交的昆虫体内,通过昆虫将这些带有杀伤性的化学或生物体传播到敌国军民的身体之中;第四,纳米机器人在进入敌人身体后,可通过自我复制或自我繁殖的方法迅速在敌方阵营中扩散。

当心未来的纳米杀手

在未来的战争中,为了达到对敌有生力量进行大规模和高精度杀伤的目标,纳米机器人应事先潜伏到敌人的身体之内,平时处于“假死”状态,待时机成熟后再通过指令或信号对其进行激活。

目前,研究人员在微型机器人技术的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开发出了能潜藏于人体身体内部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将被首先应用于敌国的军政领导人员,植入其体内形成“杀手胚胎”,对其实施威胁和恐吓,迫使其就范。这种“杀手胚胎”机器人的设计结构十分简单,由电源、控制器、推进器、通信系统和微型剧毒胶囊组成。在接收到后方传来的信号后,“杀手胚胎”将会打开剧毒胶囊,致使“载体”死亡。指令信号可通过遥控、无线电网络或卫星等手段传输给“杀手胚胎”。

研究人员指出,未来还将推出一种功能更强大的纳米“杀手”机器人,通过对人体重要器官或细胞的破坏,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关键神经系统,并最终导致人体死亡。比如,损坏或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或心脏系统,从而引发心脏病和哮喘病致人死亡。

专家认为,这种“杀手胚胎”最大的特点就是潜伏方式隐秘、潜伏时间长、技术安全性高,能在指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既定任务。在战争发起之前,纳米机器人就应该悄悄地完成大规模的人体“入侵”,等战斗打响后,可于瞬间完成消灭“被感染载体”的任务。“被感染载体”首先指的是那些对战争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如军队集群、指挥人员、情报人员、军政高层、核武器操作手等等。

此外,纳米“杀手”机器人还须具备强大的防护能力,以便在执行人体“入侵”任务时能抵御敌方实施的各种干扰或反制措施。

据研究人员推测,未来纳米“杀手”机器人的功能将更加完善,能利用人类种族间不同的DNA开展攻击活动,成为一种威力强大的生物攻击武器。试想一下,一个民族在短短几天之内就从地球上消失了,那是多么可怕的场景……

纳米机器人的近期发展前景

200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向外界证实,研发出“细胞自我复制自动机”的构想基本上是可行的。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细胞自我复制自动机”的结构并不复杂,甚至比现在的“奔腾4”处理芯片还要简单。据初步估算,第一台“细胞自我复制自动机”将在20年内问世。

目前,各主要军事大国正在积极进行纳米技术的研究,并已成功研制出数十种纳米机器人用的元器件,竞争十分激烈。

未来,纳米机器人还能在民用领域大显身手。在医学领域,纳米机器人可从事为病人体内定点送药、清洗血管、降低胆固醇等工作,一些国家甚至已经研发出了这种纳米机器人的样机。如由澳大利亚某大学研制的一款医疗纳米机器人,长度只有0.25毫米,配备了专用的电源系统、照相机和通信系统,并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搭载不同的有效载荷,可在人体内随意进行游走。

综上所述,以目前的科技实力,人类完全有能力研发出微米或亚微米大小的特种作战机器人,用于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或使命,如情报侦察、定点摧毁、生化攻击等等。在纳米技术研发领域,美国无疑是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欧盟、中国、俄罗斯、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也是紧追其后。因为各国都清楚,未来的战争就是纳米战争,谁掌握了纳米技术,谁就掌握了国际关系的主动权。同时,纳米武器的出现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无论是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