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校园创客研发出手语翻译机器人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 2017-03-03

创客机器人

1144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在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宋纪元和智能仿生手语翻译在一起(2月23日摄)。

  一位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历时半年多,仅花费3千多元,便独立研发出一台极富价值的智能手语双向翻译机器人,给中国千万聋哑人带来福音,引发社会关注。

  这位大学生名叫宋纪元,是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四的学生,他还有另外一个“神秘”的身份:校园创客。

  创客这一从西方引进的概念,一般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新或创业的人,在当今的中国常常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2015年创客一词被写入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两年多来各地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产生,点燃了各界创新、创业者的热情。

  宋纪元所在的郑州创客空间,是河南省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在这里,家庭贫寒的宋纪元找到了施展自己科技创新才能的舞台。

  智能仿生手语翻译机器人通过机械手翻译语音“可以”(2月23日摄)。

  2013年,在父亲患尿毒症、奶奶患结肠癌的家庭背景下,宋纪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州大学。从小就爱发明创造的他,上大学后,不仅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更是把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实验室。大学四年,他总是春节放假回家最晚的那个。

  发明创造需要资金。宋纪元就靠省吃俭用、靠奖学金来购买研发所需的电子元件。如他的智能手语翻译机器人的大部分电子元件,便是从网上“淘”来、或是从电子商场里低价买来的。“机器人身上的零件是低价的,但创意是无价的。”宋纪元说。

  “上大学前,有次我陪父亲在医院看病,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子到医院服务台前,焦急地问在哪里可以买到手语翻译的机器,说无论多少钱她都愿意掏。”宋纪元深情地说,“当时国内没有这样的机器,她的那份失落、绝望,至今让我深受触动。”

  自那时起,宋纪元便一直对发明手语翻译机器念念不忘。自大二开始,他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手语翻译机器人的研发中,从机器仿生手做起,相继研发了数据采集手套、智能手语双向翻译系统,历时半年多时间,终于成功。

在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宋纪元(中)和同学在工作(2月18日摄)。

  “每个机器仿生手的手背都排布着10个电机,要保证每个手指可以做弯曲和摆动的灵活运动,同时电机间互不干涉地工作,难度很大。研发难点还有很多,支撑自己做下去的,就是对机器人研发的那份热爱。”宋纪元说。

  智能手语翻译机器人只是宋纪元诸多发明中的一个。大学期间,他拥有了实用新型专利15个,发明专利2个。此外,他主导的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就有6个,参加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获奖30多次。

  在郑州创客空间,所有的工具、材料、设备等都是免费使用的,校园创客们只需要尽情地去想象,去创造。在创客空间,宋纪元有自己的工作室,里边新奇玩意还有很多,比如扑翼无人机,水下游弋的机器探测鱼等。

  在中国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氛围给了宋纪元这样的年轻人更多的发挥空间。临走时,宋纪元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动作识别视觉系统 ,下一步他希望通过软件配合摄像头,直接将手语动作翻译成语音和文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华社新媒体专线(广州)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