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智能化不断提升 智能机器核心何在?

数字人的数字化思考 2017-05-10

智能机器人工智能

1201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各种公共媒体上充满了机器即将代替人类的不切实际的想象 ,几乎或者根本没有媒体围绕一个当下最急迫解决的问题:究竟哪些领域或职业会在技术的辅助下得到大幅增强。

  

  如果流行文化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公众的态度,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类非常恐惧智能机器。比如去年以来的一系列涉及到、机器的,人类在其中的地位显得岌岌可危。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很多打着“经济学”名义的畅销书里,这些图书不管从什么角度切入,其最后的落脚地往往都是机器取代人类。

  然而在 MIT Sloan 与美国众多企业家的对话中发现,这些企业家对于所谓机器取代人类的倡议(或者未来)并不感冒,对他们而言,企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人类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以及机器的通力合作。但现状是,各种公共媒体上充满了机器即将代替人类的不切实际的想象 ,几乎或者根本没有媒体围绕一个当下最急迫解决的问题:究竟哪些领域或职业会在技术的辅助下得到大幅增强。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MIT Sloan 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将现有的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技术分成两个维度来思考——找出现有技术可以做和不能做的领域(如下图所示)。同时为了更便于探索,这个分析框架会把所有的智能技术、机器统称为“智能机器”,以此来思考机器智能面临的困境、挑战以及创新者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围绕这张图,我们首先来看看所谓“智能”的四个阶段。

  

  “智能”的四个阶段

 

  总体上看,机器智能的水准正在不断提升,过去,计算机可能处理高度结构化的数据,而现在,计算机对不同数据类型都有很好的兼容甚至“适应”能力。

  

  数十年来,人类对于计算机智能的追求都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计算机可以辅助人类决策。因为人类在决策方面天然缺乏理性、不稳定。但到目前为止,这个阶段还无法完全实现,更多时候,包括 IBM Watson 在内的认知产品,都是为人类工作者提供决策建议,最终由人类完成决策。

  较上一阶段而言,这个阶段的机器可以在某些特定场合做出“决策”。机器自动化的决策方式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并在某些领域,如保险销售与股票交易方面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但这些领域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确定的交易规则或算法,所以人类只需要提前写好算法,然后监控算法执行就可以了。

 

  目前复杂的认知技术能在某种程度实现对于复杂情景的实时感知。随着人类社会对于互联网、物联网的依赖性增强,数据也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要求变得非常急迫,企业需要从这些数据中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比如大量互联网公司,不仅包括电商,甚至很多内容网站,也会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来形成推荐机制,为了更精确地推荐内容,还需要包括用户位置、时间以及用户其他行为记录作为辅助信息。

  目前认知计算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拥有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过程绝大多数是利用对实时数据、用户反馈的持续分析。这种可学习的系统对于类似股票交易的决策非常有帮助,能够不断提升决策的准确度。

  截止到现在,2016 年年末,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有且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如果计算机具有自我意识,计算机需要像人类或超越人类智能水准,才能够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即便是最乐观的专家也认为,出现能够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至少还需要 30 到 40 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数字人的数字化思考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