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扩容4倍,首次配备康复机器人

新浪 2017-05-26

机器人康复机器人

1320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下月初,市儿童福利院将整体从后宰门地区搬迁到江宁祖堂山。记者近日获悉,经过近5年的建设,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新院已经落成。南京为孤儿和弃婴们打造了一个怎样的新家?前天记者前往探访。

  新院规模是旧院4倍,营造童话般梦幻空间

  新院位于牛首山风景区,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前天下午,记者到达祖堂山附近,“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牌子已竖在路口。“有别于国内其他儿童福利机构,这里的7栋建筑全部依山体而建,错落有致。建筑的外立面色彩也尽可能与环境浑然一体。”该院办公室主任江长荣介绍。

  沿着新院行走,记者来到筑梦广场。在绿树掩映下,原本灰色的外墙上画上了一棵树,树下还画有一个撑着粉红色雨伞的小孩。江长荣告诉记者,这两面彩绘墙总面积约为860平方米,是福利院特意引入的“为爱上色”公益项目,由俄罗斯一名超现实主义墙绘艺术家耗时1周完成的,“冰冷的墙面有了色彩也增添了温度,希望能够给这些孩子带来温暖。”

  记者注意到,除了彩绘墙,新院处处营造着童话般的梦幻空间。每一栋楼的楼梯颜色都不同,五彩斑斓;墙上各种卡通人物随处可见,活灵活现;童话城堡的游乐场,与孩子的住地近在咫尺;40米的白色浮雕墙,呈现着孩子们的梦想……

  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院长朱洪说,现在的福利院位于后宰门地区,占地20亩,建筑面积只有8000平方米,收养孤儿数超过800名,床位非常紧张,硬件设施也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孤残儿童的需求。“新院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规模是后宰门地区的4倍,而且院内近40亩的空地均用于绿化,希望孤残儿童能在公园般的环境里快乐玩耍、治疗康复。”

  配套设施更先进,首次配备康复

  800多名孤儿乔迁在即,当天记者在新院看到,这里每个房间都已经布置好,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不仅有语言训练室、生活坊、计算机室、美术室,还有为孤残儿童提供融合社会的“模拟小超市”、为有需要的儿童开展沙盘治疗的“沙盘室”、让收养儿童宣泄紧张压力等不良情绪的“宣泄室”等等。

  尤为引入关注的,在康复医疗方面,新院还特设了为脑瘫儿童提供助力、保护支撑的“康复科机器人室”。

  “福利院重病残孩子的比例达98%以上,这个康复机器人由一家公益组织捐赠,价值100多万元,是目前世界领先的治疗脑瘫儿童的机器。搬入新院后,院里的脑瘫孩子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专业的康复。”江长荣说。

  “新院设计较超前,做到了设施先进、功能健全、流程科学,并突出个性化服务,填补了部分空白,确保设施与功能10年不落伍。”朱洪说,根据规划,新院将建成为集“养育、医疗、康复、特教、培训、送养”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

  下月初整体搬迁,开通定点定时班车

  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创建于1951年,主要职责是收养社会上“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人抚养”的孤儿和弃婴。建院60多年来,已收养1.8万多名孤儿,其中有近8000名孤儿被国内外家庭成功领养。

  按照计划,福利院从下月初起将从后宰门整体搬迁至江宁祖堂山新院。这次搬迁将涉及全部服务功能科室,有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后勤、行政及社会组织机构等服务。

  “儿童福利院搬迁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因距离较远,时间较长,新院工作正常开展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这期间希望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也欢迎爱心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此次‘爱的迁徙’行动。”朱洪一再强调。

  记者了解到,新院运行后,因工作需要,工作日将运行4条南京市区至新院交通班车线路(早发晚归),节假日期间运行1条交通班车。交通车不仅方便职工上下班,也方便爱心组织、企业或个人到新院献爱心,做义工,帮助服务孤残儿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浪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