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道路上的追梦者

中国机器人网 2017-06-27

机器人

1876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朝气蓬勃的时代,有无数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在为梦想而不断奋斗。”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外星系的科学探索,深海里的勘探发现,甚至是家中的卫生清洁,在这些领域都能窥见机器人的身影。它们上天入海,无所不能,帮助人类挑战极限,也使人类生活更加便利。而在这些机器人的背后,也凝聚了无数研发者的心血与汗水。

  南开大学就有这样一群热爱机器人的年轻人。不久前,他们在2017RoboCup日本公开赛上一同挥洒激情与汗水,最终获得冠军,实现了南开大学队伍的三连冠。

  丰满的理想 骨感的现实

  “RoboCup日本公开赛”是在“机器人世界杯足球锦标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级赛事。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2017RoboCup日本公开赛更是吸引了来自日本、中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众多国家的高校队伍前来参加,而南开大学学生韩书宁的队伍,是唯一参加“标准平台组”比赛项目与“仿真组”比赛项目并获奖的中国队伍。

  身为队长的韩书宁,带领着小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桂冠,凭借的是对机器人的兴趣与热爱。“我本科时就对机器人技术开发比较感兴趣,于是加入了参赛队伍。能让机器人动起来,实现某些功能,我觉得很开心”。

  正是因为“机器人”这个共同的兴趣点,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才聚在了一起。

  身为队员之一的郑昊思是南开大学2014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从前就对机器人很感兴趣。大二下学期上电机拖动与基础课时,当他看到学长的PPT上和里的各种各样可爱活泼的机器人和真实激烈的比赛场景,便有了一种去参赛的冲动。“我认为,能够到机器人三大强国之一的日本与各位同行切磋技艺,这将是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然而再大的兴趣与激情,也逃不过现实的“骨感”。在如此好的成绩与荣誉的背后是重重困难的阻碍,以及队员们永不言败的拼搏。

  “遇到的困难太多了,想想都是泪。”回忆起比赛的过程,曾经肩负重任的韩书宁坦言。

  韩书宁所在的比赛团队中,除了南开大学的学生,还汇集了来自日本东京大学以及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的学生,沟通障碍成为了她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除了语言问题之外,还有地理上的问题,团队成员刘冉冉说:“比赛前,我们只能通过邮件沟通,交流会有障碍。”

  比赛时,日本东京大学和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分别只派了一名学生前往现场。于是,韩书宁的小队便成为了团队主力。比赛分很多项,每一项都要准备,而每项比赛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是算法问题,有时是硬件问题,有时又是系统问题。

  “遇到问题一般是谷歌、百度搜索,各种方法尝试一遍,再问问学长、学姐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一般问题都是能解决的。”韩书宁说。

  “准备比赛的时候我就对大家说,不要想着依靠别人,我们要完全靠自己。”在准备过程中,韩书宁不断激励队员们,面对困难要迎面直上,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解决。

  严谨的态度 拼搏的精神

  今年已经是南开大学团队连续第三年夺得“RoboCup日本公开赛”的冠军,当被问及是什么因素使队伍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时,队员们都提到了认真严谨的态度和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作为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队员们平时的学业已然很忙,又要在业余的时间准备比赛,个中艰辛可想而知。“平时学业很忙,没课的时候以及周末两天都待在实验室,晚上十一点才会回寝室。”刘冉冉回忆道。

  在第一项比赛结果出来后,韩书宁小队的成绩名列第三,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位置。在队员们看来,第一项比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功能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当时大家都很难受,负责语音的学妹一直在紧张地忙碌,吃午饭时,她几乎都没怎么吃下去,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揪心难受。”韩书宁说。

  然而,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没有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逐渐地成为了第一名。在这里要感谢队友们一起齐心协力,没有放弃,没有气馁,脚踏实地。”韩书宁谈及队友,充满了骄傲与感谢。

  积累经验 不断前行

  如今,对于韩书宁和她的队员来说,取得的荣耀已经是过去的一页了。然而回忆起比赛的过程,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许多故事想要诉说——队长韩书宁忘不了每一位队员的努力与汗水;刘冉冉忘不了机器人“活过来”时的兴奋;赵泽坤忘不了团队在最后演示的主题设计产生分歧时的一次次头脑风暴;郑昊思忘不了第二比赛日晚上和杰弗里老师通宵的激烈讨论……

  一次次失败和一次次克服难题,让团队成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每年的比赛和交流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促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每次多发现一个问题,就能多提高一点。”赵泽坤说。刘冉冉也表示,虽然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有很多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得到冠军,大家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在该努力的时候努力,才会在收获的季节收获!”

  谈到未来的发展,队员们不约而同地将目标放到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道路上。韩书宁希望能够开发出自己的机器人,赵泽坤和郑昊思等人也表示今后会继续学习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为实现自己的机器人梦而不断前行。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朝气蓬勃的时代,有无数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在为梦想而不断奋斗。”他们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