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宝:胡润百富榜隐藏了哪些“真相”?

袁国宝 2021-03-16

房企胡润百富榜胡润

3608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疫情血洗全球经济的2020年成为过去,可此时此刻,人们却发现一个很“离谱”的现象。

2020年3月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过去一年中,全球新增了412位10亿美元企业家,总人数达到3228人,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更是新增了259位十亿级美元的企业家,共计1058位,超过了排名其后美国(696位)、印度(177位)和德国(100余位)三个国家企业家总和。

这意味着,当一场全球范围的危机来临时,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往往能比普通人获取到更多的财富。疫情在重塑了全球格局的同时,全世界的富豪们也在加速收割全球财富。

“马太效应”,正在升级:富有的人在更加富有,贫困的人会更加贫困。

但这个残酷的规律,似乎对中国房地产行业逐渐失灵——在这次胡润百富榜中国富豪排行榜中,人们熟知的中国房地产大佬无一挺进前十,整体排名更是大幅下滑。

似乎,在这片由混泥土浇灌出“中国经济奇迹”的大地上,二十年过去,房地产造福的神话,正在终结。

一个充满传奇的房地产时代,会就此结束吗?

1胡润百富榜单中隐藏的关键信息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仅从此次胡润百富榜公布的数据来看,这无疑是一个拥有的资源越发集中,财富就越发膨胀的时代。
虽然,2020年最大关键词是疫情。但在疫情下,不管是新兴行业腾起,还是夕阳行业落幕,最核心的商业逻辑仍是如此。

危机,往往分拆成“危”与“机”——可从胡润百富榜中,2020年全球新增412位10亿美元企业家,总人数达到3228人创历史新高。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2020年的财富涨幅是过去十年来最大的。”一切正如胡润所言,2020年股票市场的繁荣和大量的新上市公司,每周能造就8位新的十亿美元企业家。
在世界经济整体停滞不前的2020年,绝大多数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机遇”,显然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
而令人心情复杂的是,榜单显示中国2020年新增的富豪数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总和还要多。

这是一件值得欣慰,更值得深思的事。
一方面,中国新增富豪大量涌现,正说明作为疫情期间全球唯一正向增长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具有着强大的内生力量。包括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正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强大的驱动力——比如,以10亿美元为门槛,中国入围的企业家从事新兴行业企业家占比已达到36%,同比增加4%,而传统行业占比所减至64%。
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产业变迁又是最剧烈的一个。其中最显著变化,即中国前十富豪榜中已不再有地产企业家。
相较以往,2020年许家印、李嘉诚、李兆基位列全球富豪前50、全国前5的风光无限来说,到了2021年,这两位数次蝉联中国首富的大佬,已经双双跌出全国前十。

这也是记录以来,首次出现房地产企业家没有进入中国前十的情况——中国房地产造福的神话,似乎在2021年开始终结。

这不是一场毫无征兆的“告别”。在去年10月公布的胡润百富中国榜中,早已显现出中国房地产“暮态”。

——榜单显示,中国房地产行业上榜人数占比出现历年来最大降幅,从2019年的14.8%下降到10.6%,这是自1999年胡润百富榜诞生以来,第一次跌出前两,变为第三。而回顾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家的财富总和,始终领跑于榜单前二。

个人财富缩水,行业体量下滑——这一个创造出无数富豪,带来巨大经济增量的房地产时代,真会划上句号吗?

2

 吃下“红利”的二十年后,终于迎来“调控时代”

郁亮在去年9月底万科的南方区域媒体交流会上,曾指出中国房地产经历过三个阶段。

在2002年之前,是土地红利时代:谁能拿地,谁能发财;

2002年后,是金融红利时代:谁有资本支持,谁能迅速变大;

到了现在,地产商们则进入管理红利时代:能有更加精细的服务,谁就能脱颖而出。

作为2014年就率先喊出“中国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的郁亮来说,他的战略眼光并不乐观。但近些年密集的政策调控,以及地产商们主动、被动的去杠杆运动,已经让他的判断不再准确:

这其实是一个重新分配旧有财富,创造新财富的时代。

去年,将把房地产挤出前二的行业是大健康,而快消、制造、科技类等行业更在强势崛起——在整个国家都在浩浩荡荡“去地产”的时候,房地产的弄潮儿们,就难免成了最落寞的一群人。

而对于整个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真正迎来的,则是一个“调控时代”。

自去年8月底监管层推出的“三道红线”——即在“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的雷霆手段下,各大房企被冠以上三色标签。
这是一个让他们笑不出的时代底色。

实际上,在20多年造富神话中,这一行业的持续加杠杆、高负债、高周转,带来的则是债务风险加大,甚至部分房企经营性现金流无法覆盖支出,接连暴雷。

一种行业潜在的经营风险甚至系统性风险在蔓延——去年,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中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更重要的是,房地产所谓的投资价值在某一历史阶段,近乎于“投机”价值。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风险。

而从2021年“房住不炒”第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传达出的信号更是强烈。近年来,房地产除了自身转型焦虑外,更有“调控焦虑”。
比如,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2月份单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45次,超过了1月份的42次。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已经高达97次。

更关键的是,从最开始的限贷到现在的房贷集管,调控中最直接的信贷手段,其“精准度”与“力量感”也越来越强——比如,今年上海出台的“121新政”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炒房客就极具杀伤力。
外加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增加土地供应”,以及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手段,也在源头上为房地产炒作的畸形热度,逐一浇上冷水。更不要说,呼之欲出的房地产税,更是调控的“撒手锏”——比如,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将2018年提出的“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调整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引发了各界的热议。而上海和重庆也已成为目前我国征收房产税的试点地区。
以上种种迹象也正说明,横跨20多年,历经数次经济周期后,对房地产的调控从供需端、融资端、再到如今长效机制演变,中国房地产野蛮生长的时代,彻底告一段落。
而对于执迷于不健康运作方式,仍在持续以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立足的房企来说,或许: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3钢筋和混泥土,依旧是时代的“里子”

可事物实际的运行规律,与理论规律往往存在着很大差距。

中国人最关心的,除了“国事”,还有“房事”,饭后谈论最多的,是股票反着买,别墅靠着海——持续了几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造福神话,早已根深蒂固,这绝不会是一个能轻易告别的时代。

数据不会说谎。
今年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下称“《报告》”)。
实际上,资产负债表可以鲜明地反应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国家资产负债表可以最大程度“摸清家底”——《报告》显示,中国社会总资产已经由2017年的接近1400万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1655.6万亿元。2019年的社会总负债达到980.1万亿元,而社会净财富为675.5万亿元。其中,居民部门财富占比76%,达到512.6万亿元。

这意味着,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

除了有没有“被平均”的讨论之外,《报告》最直接的反映是:中国人的财富,大头依旧在房地产——

《报告》显示,2019年末我国居民部门非金融资产规模为249.9万亿元,其中主要构成部分为房地产。虽然,房地产占居民全部资产的比重已由最高超过60%,下降到2019年末的48.8%。
但是,就国际横向比较看来,我国居民部门房地产占比仍远远高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

曾有人一个非常有趣的统计——以2019年数据为主,中国四座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房产总价值竟高达137万亿人民币,这相当于同期美国住房总市值33.6万亿美元(合217万亿人民币)的6成。

而这只是其中一面。在经典影片《大而不倒》中,记录了一个故事:

2007年,在美国信贷危机发生前,金融业贪婪到达顶点。危机来临时,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倒闭,美国股市蒸发了约8万亿市值。恶果蔓延至全球,更是引发了自1930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损失是惨重的,代价是惨痛的。可对于罪魁祸首,对那帮背负一屁股烂债,巧取豪夺的各大美国企业,美国政府最后只能妥协,选择搭救。

一家企业,一个行业如果与国家经济捆绑密切,那么,“大而不倒”的故事,就越可能上演。
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这一个时代的里子,仍由水泥和沙土浇灌。而浇灌的这群人,其力量已经超出一个健康的行业该有的范畴——

比如,2021年1月,TOP100房企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9598.1亿元,同比增长64.2%,较去年同期增加44.4个百分点。全国300城市成交楼面均价为2829元/平方米,环比增加23%,同比上涨17%。

房地产业也逐渐变成“赢家通吃”,“大鱼吞小鱼”的局面——数据显示,2021年1月百强房企中销售额破百亿房企2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5家;超五十亿的房企53家,TOP100门槛值为21.5亿元。甚至,TOP100房企市占率提升至74.8%。

在2018年时,就有不少中小房企抱怨:“现在的房企重视排名,主要是因为只有排名靠前,才更容易融资。如果不在房企前50名内,银行可能都不会放贷款。”

在万物皆可“内卷”的东亚,中国房地产的内卷也在加剧,资源越发聚集到各大房企手中——这一切,正是孕育出“大而不倒”企业最佳温床。

比如,岁末年交恒大曝出的“债券风波”,最后却以战略投资者签订了补充协议而草草收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这一项捆绑上千万人就业,带来千万亿财富的房地产业不能倒,也不敢倒。

可从历史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变迁,都会有一大批人倒下。这群人,又会是谁呢?

而反观他们在时代留下的这些混泥土长城,就曾有一句玩笑话:

我家的鸡生了一个蛋,重一百多公斤,可是母鸡只有2公斤——我真不知道鸡是怎么把蛋生出来的,难道是有人扯出来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袁国宝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