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的中国制造

中国网 2013-07-19

机器人机械

2269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雷柏的鼠标安装生产线上空无一人,仅有几台在快速地干活儿。何东霞 摄

  走进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你会看到比很多生产企业还要壮观的景象——生产线上的主角不是一排排的工人,而是一列列崭新的机械手臂。

  这些橙色的机械手有的在一排极小的零件上点焊或者在一小块鼠标外壳上进行喷涂,有的在给鼠标贴膜。

  不仅有机器人单独作业,还有人与机器人配合作业,更有机器人与机器人搭配——两台橙红色的小型机器人,一台负责拿鼠标开关,另一台负责贴膜。每隔几十秒钟,右侧的机械手就会扭转身形,弯曲成90度,与左侧的机械手在空中轻轻一碰像是两台机器人在“接吻”。

  每条生产线上只有寥寥几个工人,或站立,或坐着,似乎变成了制造业的旁观者。

  雷柏生产无线鼠标、无线键盘和无线耳机等电子产品,其无线鼠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连续几年蝉联冠军,而量身订制的目前已经成为其生产线上的主力。

  起初是“形势所迫”

  雷柏与机器人结缘于2011年5月上海的一个展览会。公司CEO曾浩看到在进行汽车焊接的演示,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了:机器人可以代替工人去焊接、打磨,那我们是不是也能把机器人用在鼠标制造上?

  当年,雷柏即投资3000多万元从来自欧洲的公司购买了75台机器人。就在这一年,雷柏彻底结束了ODM(代工)业务,这也为大规模机器人打开了道路——雷柏生产的产品不再受客户影响,自行共用了标准的元器件和模组,使得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变得更容易。

  使用机器人后,该公司生产车间员工从3100人减少到了现在的1100人,生产效率则提高了300%。如果以一个工人的年薪为3万~4万元来估算的话,雷柏一年的用工成本一下子减少了三四千万元。这也意味着,购买机器人的成本一年内就可以收回。

  跟很多工厂一样,雷柏一开始使用机器人是“形势所迫”——随着珠三角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雷柏从2005年开始受到“用工荒”的影响,引入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

  广州数控总经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蒋米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六关节焊接机器人的价格约为15万元,使用寿命大概是8年,市场上一位焊接工的工资一般为每月五六千元,每天工作8小时。也就是说,只需要一个工人两年工资的投入,就可以获得一台24小时连续工作的高效率机器人。“如果你不想用了,还可以把它当二手设备卖掉,大概能卖8万元。不仅节省劳动力成本,机器人还不会发生工伤事故,所以使用起来非常划算。”

  没想到成了“卖点”

  很多企业会直接从机器人生产厂家购买机器人、由生产方负责提供解决方案,而雷柏不仅购买机器人,还自行研究解决方案,建立自己的自动化应用研发队伍。

  目前雷柏的自动化应用研发队伍共有20多位研发人员,计划年内增加到100人左右。“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最有效率的机器人制造品牌。”雷柏制造中心总监邓邱伟说。

  在采访中,邓邱伟一直强调,雷柏使用机器人不是为了代替工人那么简单,更是为了用机器人打造品牌,使产品更加标准化,品质更稳定。

  事实上,为了让机器人发挥最大效率,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替代一个工位,雷柏还作了精心的考虑——以机器人作为视觉出发点,从生产线布置到厂房设计,甚至物流体系,全部进行重新规划和设置。

  目前雷柏仍在不断地引进机器人,其自行研发的二三十个新机器人预计也会在年内上线。“刚开始引进机器人的时候,主要应用于比较容易且投资回报率高的工序,而现在我们要攻下的是一些比较难啃的骨头了。”邓邱伟所指的“难啃”的部分包括机器人在测试、物流、包装等方面的应用,而不仅是贴膜、喷涂和焊接等比较简单的工序。

  在以机器人为生产主导的两年里,邓邱伟发现,不仅员工人数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大为降低,更重要的是整个公司的制造体系升级了。

  客人来到企业参观时,机器人制造甚至成了他们的一个“卖点”——公司的产品在机器人的严格把控下,质量比以前更好了。

  目前雷柏自有品牌业务在持续增长,其鼠标在半年内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电子产品零售连锁商店Media Markt的键盘鼠标类最热销品牌,在销售量最大的20个产品中占据了12席。

  乐意操作机器人

  使用机器人能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已成共识。除此之外,对于因从事特殊岗位而容易患有职业病的工人来说,机器人无疑是他们的福音。

  以卫浴产品为例,由于打磨带来了粉尘问题,生产环境很差,一些厂家的工人容易患上矽肺等职业病,不仅工人健康受损,企业的赔偿也很高。不少企业也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逐渐使用机器人来从事打磨或喷漆等容易引发职业病的岗位将成趋势。据悉,阳江市不少刀具和五金企业、粤东地区的卫浴企业都在和广州数控洽谈,拟引进工业机器人。

  对于机器人与人抢饭碗的说法,蒋米仁认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可以成为工人提升自身素质的契机,把原来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人解放出来,让他们投身于更有创造力的新工作,这也将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用工结构。他同时表示:“作为配套措施,社会和政府也应该为工人提供再培训的途径。”

  深圳机器人协会会长毕亚雷也有类似见解:“我们从来没有说机器人能够完全代替人,能把所有的工序都做下来,在很多行业,只有部分工序能让机器人去做。”他认为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对产业链的要求将创造很多新的工作机会,比如机器人管理岗位、机器人维修岗位等。“有些工人将不再在以前的岗位上工作,而去干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工作。”

  机器人时代一线工人将何去何从?雷柏正在摸索。2011年机器人刚买回来时,公司很少有人懂得如何操作,从外面招聘相关人员也很困难,但经过两年多的培训和实践,目前这方面的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操作机器人的都是以前的领班线长,我们并没有专门设置技术人员,而是让操作机器人的工人成长为技术员。”据邓邱伟介绍,“一线工人都非常乐意去操作机器人,一来他们可以获得一定的薪资上涨,二来他们认为在机器人生产线上作业是技术员,特有面子。”

  “流水线上的工人将大幅减少,技术工人将越来越多,很多工人成了机器人的操作员和管理员。”邓邱伟预计,他们的员工结构将不再是金字塔形,而是向梯形转变。

  机器人时代的中国制造或许就是这样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