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泊车是否会成为 创投圈瞄准的下一个蓝海?

每日商报 2018-03-19

机器人车位智能停车场

2335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海康威视智能泊车

  获数千万元融资的极木停车机器人

  厚度不过10厘米,却能产生2.6吨的举升力的钢板,再被赋予智能行进和搬运能力,最近被资本盯上了。

  近日,杭州极木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他们的停车机器人,能够提供代客泊车智能服务。而早在去年的第四届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杭州本地安防龙头海康威视打造的智能停车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机器人停车,这个原本只存在于想象的场景,正在慢慢走进现实。它是否会成为“停车难”的终极解决方案,是否会成为创投圈瞄准的下一个蓝海?

  有大举力的小“钢板” 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如果你要去杭城中心地段的综合体就餐,有人告诉你,只需要把车开到地下停车场入口的交接区,你就可以下车去觅食了,剩下的一切都由机器人替你搞定。你会不会长舒一口气?

  在极木科技的展示厅中,记者看到了这款能够代客泊车的智能停车机器人。它并不是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而是两块看似不起眼、但干活很麻利的钢板。与普通钢板不同的是,它有手有脚,能够钻到汽车底盘之下,对车辆进行夹取、举升,然后载着车辆在停车场里自动行驶、找到车位、把车停好。

  创始人祁卫博士曾任联想集团副总裁,也是一位致力于开发“有意思且有用”的产品的连续创业者。这款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诞生,源于他个人经历过的那些糟糕的停车体验。

  “为什么不能让机器人来帮我们完成这些繁琐又无趣的事呢?”2016年7月创立极木科技之后,祁卫就开始带领团队研发智能停车机器人。

  他告诉记者,研发这类机器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技术难点。首先在机械结构,必须做得足够薄,不然没法钻到车底下去,同时又要产生足够大的托举力,否则没法抬起一辆车进行自由运动。因此,极木的机器人只有10厘米的厚度,却能产生2.6吨的举升力,基本能覆盖所有7座以下乘用车。

  其次是前后两个机器人之间的配合,它们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讯反馈,从而实现协调的行走。之所以设计成双机器人,祁卫解释说,是为了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尺寸。除此之外,机器人采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精准定位、导航、识别、避障等功能。中央调度系统控制多机协同工作,对停车场的全部机器人进行统一任务调度、最优路径规划,有效提高了停车场的停取车效率和空间利用率。结合手机APP,车主还可以提前预约取车时间,让停车机器人提前把车取出来,减少取车等待的时间,大大提升停车体验。

  不仅能快速精准完成停、取车 机器人最高能使停车场扩容40%

  据祁卫透露,公司研发的智能停车机器人已进入试产阶段,于近日在2018智慧城市智能停车产业高峰论坛上亮相,并为到场的上百家行业客户及产业投资方进行动态产品演示。“因为停车机器人不需要传统车辆的转弯半径,同时不再需要打开车门,车辆停放间距将更紧密。因此可以比传统停车场多容纳30%-40%的车辆,这将成为停车场运营商获得的直接经济收益。”

  根据ETCP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推出的《2017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大数据报告》,全国有超过90%的城市的车位使用率在50%以下,北上广等主要城市的车位使用率都在40%-50%之间,总体来讲车位使用率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其中,商业综合体类停车场规模特别大,而平均利用率仅为37%,低于平均水平的43%,除17点-20点高峰期分时使用率高于各类车场平均水平外,其余时间段利用率均较低,时间分布严重不均。

  可见,“停车难”问题不仅源于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供应量的供需矛盾,更暴露出传统停车场管理专业化低和小散乱的问题。较低的车位使用率,造成了严重的车位资源浪费现象,使城市的车位缺口越来越大。

  其实早在2015年,深圳怡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宣布研发出中国首台停车机器人,号称是全球首创“激光导航+梳齿交换”式汽车搬运AGV机器人,平均载重量2.5吨,停、取车时间只需120秒。随后,怡丰机器人与南京地铁公司成功签署了国内第一个AGV机器人停车库项目,用于地铁P+R。每一台AGV平均可以服务40个车位,可以增加20%-40%的车位数量。

  除了南京夫子庙地铁站项目,深圳怡丰机器人总经理蔡颖杰去年8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怡丰停车机器人的另外9个项目正在实施或者规划中,其中珠海横琴项目、河北定州项目以及新加坡项目均在设计和生产中。

  而在两年前,杭州本地的安防龙头海康威视也入局停车机器人,在乌镇互联网大会发布了自家的产品。据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款机器人采用海康威视的视觉和惯性双导航技术实现自主定位,可完成3吨重的车辆升举、搬运、旋转、下放,2分钟内就可在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完成整个停车过程,并在相同面积下增加40%的车位数量。目前,海康威视的泊车机器人已经在杭州湖滨银泰,预计今年就会正式完工,向市民开放。

  停车机器人市场处于观望阶段 关键是成本控制与商业模式

  “据统计,全中国目前有100余万个停车场,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停车场能用上停车机器人,这个市场也是非常庞大的。”在祁卫眼中,停车机器人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是一片尚待开发的蓝海。

  事实上,2015年怡丰停车机器人一度“独孤求败”。但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8月,已有9家企业已经或正在布局停车机器人产品或项目,而还有部分企业也在蠢蠢欲动。

  泽芝资本分析师方飞认为,如今大城市的车位如此紧张,停车机器人一定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但为停车机器人买单的,可能会以大型停车场为主。“最关键的还是使用成本,成本够低才有推广的空间,毕竟现有的停车场都需要改造,除了前期的一次性投入,后期的维护成本也不小。”

  对此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停车场的无人化设计,停车区域内几乎不需要灯光和通风设施,降低了对停车场基建的要求,大大减少了能源开支。“以某建筑面积为42312.56平方米的停车场为例,普通停车场的能耗约为74.2万千瓦时,而泊车机器人停车场的能耗只需要14.84万千瓦时。”

  记者了解到,停车机器人市场尚处于整体观望的阶段,极少数停车场采用试运行的方式。其他业内人士也表示,停车机器人目前一般是新项目的规划建设,所以从设想规划到建设实施再到最后的运营,整个周期比较长,而且与消防、土地建设、安保等一系列项目融合在一起,相当考验企业的耐心和商业模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每日商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