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取“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高新区构筑机器人产业全链条生态圈纪实

唐山劳动日报 2018-09-20

机器人科技产业生态圈

2650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在不久前举办的2018世界大会上,高新区的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英莱科技等6家企业向世人展示了最新的机器人科技成果。一个个亮点纷呈、引人注目的展区,一个个“国际领先”“全国首家”“自主研发”“智能高端”的创新标签,诠释着该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新兴产业,高新区在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关键时期,如何抢占高端智能“风口”?秘密来自“研发+孵化+产业化”全链条生态圈的打造。

  研发+孵化,两个硬平台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安上“发动机”

  据预测,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70亿美元,未来几年,机器人市场增幅将接近20%。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了机器人企业的目光,也考验着地方执政者的发展智慧。“高新区最主要的还应该在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形成产业聚集和自主创新能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庞秋原如是说。

  产业培育,就要从“育种选苗”开始;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就要始终保持创新动力,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技术,占据产业高端。于是,高新区着手打造两大平台。

  一是研发平台。在百川科技中心建设高新区机器人研发中心,在企业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投资500万元设立公共实验室、软件测试中心、3D打印中心等开放型平台,实现平台资源共享。二是孵化平台。设立了国家火炬唐山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孵化中心,专注中小微机器人企业的引进、管理、培育、服务。探索“创业资金+创业导师+专业服务”的孵化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发展空间。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马书根说,两个平台的概念与实施深深打动了他。“研发平台,是机器人产业的大脑,不断提升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技术;孵化平台是机器人产业的土壤和阳光,让小树发芽、长大,这样的两个平台,特别有利于创新成长,也特别能够裂变成功,从而实现机器人产业从‘引种子’‘建苗圃’向‘育森林’推进。”

  从谈判到签约,马书根的新禾公司落户高新区仅用了1个月,并立即推出了机器人培育、教育等服务功能,还编印了高新区机器人区本教材,成为区内小学生开展机器人科学普及的“第二课堂”,助力机器人产业人才和创新思路的培养。

  目前,高新区研发中心已深度融合了百川机器人、达创科技、联拓视觉、斯罗米克、坤翼科技等企业研发资源,聚集了机器人结构和控制、生物仿生、灾难救援、轨道检测、视觉识别、电磁散热等领域创新人才70余名,成为全省第一个集机器人联合攻关、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为一体的机器人研发中心。此外,高新区还拥有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检测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3家;

  省级工程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产业研究院、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等省级研发机构18家;市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研发机构14家。这些研发机构都为机器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为强大的后盾。孵化中心现有孵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已吸引唐山合立普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唐山晟群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和团队,成为全省第一家机器人孵化器,迈出了专业孵化器建设的有力步伐,专人专业,也使高新区迅速成为机器人企业的“吸金石”。

  工业合作化,协同创新模式培育机器人产业发展的

  面对机器人产业的“蓝海”,“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同样重要,高新区人搭建了研发+孵化两个平台,也走出了共享互助的工业合作化创新模式。

  “工业合作化本质上就是以共享经济理念推动多方合作、优势互补,产生‘1+1>2’的聚合效应。”区科技局负责人解释说。

  通过健全“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科技转化”的链条,高新区搭建起多方参与的高效协同机制,吸引更多的机器人关联企业集聚发展,有效拓展了创业创新与市场资源、社会需求的对接通道,使整个机器人产业链降低运营成本、缩短制造周期、提升生产效率,以更小投入产生最大效益,为相关机器人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了更多元的路径和更广阔的空间。

  在研发中心,不同企业的研发人员可以三五成群聚集在共享会议室,碰撞智慧的“火花”、启迪智慧的灵感、共享智慧的结晶,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播下梦想的种子;可以共享实验室的所有仪器和设备,解决初创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与不同企业研究力量开展合作,开展基础研究、核心部件研发和研发……

  在共享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在这里还可以共享市场和技术:

  入驻孵化中心的企业与百川集团达成统一采购机电产品协议,大大降低中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仅此一项就可节约10%资金;

  机器人研究院为中心的所有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百川集团投资1000万元将英莱科技机器视觉系统引入轨道检测领域,既使英莱科技快速发展,又有效提高了自身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新禾科技为达创科技量身定制了机器人生产线;

  创业中心企业莱锐思公司与新禾科技联合研发的焊板焊接高度测量视觉识别系统在中车唐山公司投入使用……

  从产业氛围、市场需求、研发服务、创业孵化、人才培育、技术支撑等多维度共建共享,高新区走出了工业合作化的发展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打造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DNA。

  生态圈助推产业化,机器人产业成为高新区发展新动力

  研发+孵化+工业合作化,形成了机器人产业创新驱动的“聚能环”,推动了高新区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高新区已有机器人企业48家。这些企业,既有产业龙头,又有细分行业中的“单打冠军”,初步形成了整机、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的机器人产业链条。

  从“占有一席之地”到与上海、深圳等地并列成为全国机器人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高新区的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并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和焊接机器人产业基地。

  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的龙头企业——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在2017年、2018年连续获评中国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代表企业,并参与编写了《特种机器人术语》《特种机器人分类、符号、标志》两项特种机器人国家标准。在江苏、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南、广东等省市布局的八大生产基地已投产4个,实现了产业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产值可达100亿元。焊接机器人产业基地的领军企业开元集团,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三、世界前十的焊接产业集团,其匠心制造的焊接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奥运鸟巢、上海世博展馆、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并研发生产了世界首条机器人焊接铝合金自行车生产线和松下在中国生产的第一台多功能六轴本体。

  同时,占地200亩、总投资11.7亿元的开元特种焊接机器人及系统项目,占地70亩、总投资10亿元的开诚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此外,高新区还在谋划建设占地1000亩、总投资50亿元的机器人小镇。届时,这里将集聚一批机器人自主品牌和知名系统集成服务商,如群星闪耀浩瀚星空,形成全产业链条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正如硅谷的风险投资家维克多所说:“资本容易流动,能够聚集创新力量的是生态,不可轻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态。”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创新的跨越,高新区机器人产业打造形成机器人产业全链条生态圈,并向着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进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唐山劳动日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