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医疗机器人新时代,人机互动如何更顺畅成为巨大挑战

一起观科技 2018-11-14

机器人医疗

998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2018 世界医疗大会 10 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本次大会由世界医疗机器人协会、慕尼黑工业大学、深圳市罗伯医疗机器人研究所共同主办。有医疗机器人之父之称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泰勒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瑞士、德国、中国等多国的医疗机器人科研人员和产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当天,与会代表们围绕从科研到临床:开启医疗机器人产业新时代这一主题,就世界医疗机器人研发成果与未来进行了讨论。作为手术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领域的奠基人,泰勒教授在会上表示,目前机器人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人机互动问题,也就是如何才能使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沟通理解变得像人与人那样自如顺畅。

库卡医疗机器人超音波图像下脊椎穿刺展示。

泰勒说:这是一个从根本上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让机器人知道和理解人们想让它做什么,二是人们怎样才能确保机器人完全按照人类的指令行事。计算机会将人类发出的命令翻译成程序,从而对机器人进行控制。从今天的技术角度来看,直接跟机器人说你去给这个病人治病还是很困难的。我们还在路上,所以要加强国际合作。

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是世界顶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机器人年产量超过 3 万台,医疗机器人也是该公司近年来致力发展的领域。库卡医疗机器人事务发展经理蒂森豪森在会上表示,库卡早在 18 年前就已经与中国结缘,在上海建立了子公司和工厂。 2017 年 1 月库卡被美的集团正式收购后,与中国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慕尼黑工业大学机器人与嵌入式研究所展出的眼科手术机器人。



在当天的会议上,慕尼黑工业大学机器人与嵌入式研究所展出了该团队最新研发的眼科手术机器人。据该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周鸣川介绍,由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精度要求极高,团队研发的这款机器人在稳定性、高精度方面优势显著,未来有望为高难度眼科疾病治疗提供便利。

周鸣川说:我们希望提供这样的工具来进行视网膜下药物注射,因为视网膜厚度大概是 200 微米,医生在手术中手的抖动幅度大概是 100 微米,所以要把药物注射精准地控制在视网膜下是比较难的。因为视网膜下有很多血管,如果把视网膜扎破了,就会让病情更加严重。机器人可以实现高精度(注射),可以长时间保持位姿。”

泰勒教授在谈到中国医疗机器人发展前景时说,虽然中国医疗机器人目前大多数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广大患者治病的需求与意愿将是促进技术研发的最好动力。泰勒说:中国在医疗机器人领域蕴含着很大潜力,我刚刚了解到有一些中国企业和机构正在开始为一国市场研发和生产机器人,有一些是不错的,虽然刚刚起步,但这是一个开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一起观科技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