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获B轮1.5亿美元的Geek+内部大换血,创始人或退居二线?

亿欧网 2018-12-04

机器人郑勇

1962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于2018年11月21日刚完成1.5亿美元B轮融资的智能仓储机器人公司Geek+,内部进行了大换血!

郑勇回复表示,该事件“真的是谣言”

目前,郝旭东在极智嘉担任什么职位,他还尚且不知,公司也还没有透露,近期估计会公布,还没拿到任何指示。针对创始人兼CEO郑勇的职位变化和是否退居二线,他回复称没有变化,还是公司CEO。对于在董事会的话语权,他说他不在董事会,并不了解这里面的情况

其实,在此之前,也就是2018年11月16日,也有行业消息传闻,机器人公司Geek+与投资方华平资本因融资对赌失败,Geek+创始人兼CEO郑勇即将面临被换岗,具体调整时间约在接下来的1-2个月或半年内完成。

然而,亿欧物流得到此消息后,第一时间求证Geek+创始人兼CEO郑勇,郑勇向亿欧表示:“我们都没有对赌,哪来的失败”。

亿欧物流同时求证了Geek+投资方华平资本和高榕资本,华平资本执行董事张磊回应称:“完全没有此事”。高榕资本副总裁辛旺向亿欧表示:“Geek+目前业务发展非常好”。

但亿欧物流从物流行业同行多个信源了解到的信息是:Geek+目前确实遇到困难,Geek+也空降了新的执行总裁,据亿欧核实,该执行总裁有可能来自SAP (思爱普)。

亿欧向一位物流行业资深投资人求证,该投资人表示对于这件事情目前并不知情。但其表示,华平资本以往的投资策略比较喜欢分两期进行,而且投后管理一般做的比较重。

说起AGV仓储机器人在国内的发展,就不得不提亚马逊的Kiva机器人。Kiva机器人,是亚马逊在2012年斥资7.75亿美元收购Kiva systems公司的机器人项目,这家公司专注于如何利用机器人在仓库里完成网上大量的订单派发工作。

Kiva机器人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冰球,能够搬起超过3000磅的商品在物流中心自由“行走”。Kiva重约320磅(145公斤)虽然小小的可是个大力士,其顶部有一个升降圆盘,可抬起重达720磅(340公斤)的物品。Kiva机器人会扫描地上条码前进,能根据无线指令的订单将货物所在的货架从仓库搬运至员工处理区,这样工作人员每小时可挑拣、扫描300件商品,效率是之前的三倍,并且Kiva机器人准确率达到了99.99%。

当时,这一收购事件在国内物流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之后,便刮起了一阵类Kiva机器人的AGV仓储机器人之风,以瑞士Swisslog、以色列 Transwheel 、印度GreyOrange、硅谷Fetch和Freight等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和以Geek+、快仓、海康威视、昆船、艾瑞思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国内品牌纷纷入局研发。因此,AGV成为物流仓储行业关注的焦点,并且在电商、仓储等领域也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15年2月份入局的极智嘉,其产品在当年(2015年)的双11期间,就率先在天猫超市天津仓投入使用。(初成立的极智嘉投资方为心怡物流,为阿里菜鸟投资企业)

Geek+是一家AI机器人公司,利用机器人、AI、大数据、云计算和IoT技术,提供机器人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和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其服务覆盖货品存储、订单拣选、自动搬运、包裹分拣等不同的物流应用场景,服务的客户包括电商、3PL、快递、鞋服、医药、商超、汽车、3C等众多零售、物流和工业制造类的企业。

伴随电商、快递的飞速发展,物流仓储机器人作为物流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业务量及需求在近几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都在保持快速增长,且2017年呈现翻倍式增长,销量为12900台。2017年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新兴行业,如电商、快递、新能源、医疗等的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大幅度采用电商、物流仓储AGV及AGC产品。2018年AGV机器人销量预计将超1.8万台,同比增长超40%。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国物流业的崛起为仓储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外包需求的释放和仓储物流战略地位的加强,未来智能仓储存在巨大市场需求。预计未来3-5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年增长率保持在20%-30%,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00亿元。

在此浪潮之下,极智嘉的发展也迎来了高潮,在今年(2018年11月21日)B轮融资后,已经踏进了物流仓储机器人“独角兽”的行列。以下为融资历程:

极智嘉只是仓储AGV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果反观国内物流仓储机器人领域这几年的发展,你会发现仓储机器人的成长一直是一件比较“鸡肋”的事。为什么亿欧物流会怎么说?

众所周知,仓储AGV机器人技术相比于其它的物流设备,如码垛机器人、分拣机等,技术难度低,虽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在发展上仍然存在局限性和面临一些行业问题。亿欧物流此前曾写到:

从整个中国市场来看,张磊认为仓储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物流的人才。技术包含硬件与软件背后和物流相关的一套算法体系,行业需要的是既懂写算法又会做机器人还要懂物流的人,过去的物流行业,与技术相去甚远,大多数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够,对物流也没有太深的理解,两者兼具的更少

同时,他还说“在行业里20多家公司中,一半属于实验室测试阶段,真正把东西做出来,并规模化投入使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伍强科技总裁尹军琪也曾表示,AGV、机械手以及穿梭车还有高速分拣机,在技术上存在差异:①产品研发时间太短;②基础原器件差距大一些,它包括底层的传感器、控制器、传动原器件,未来影响我们进一步创新的因素很多,但是基础原器件是主要的方面;③在产品的稳定性。

井松科技总经理姚志坚表示,国内最大的问题在于“同质化”竞争,很多厂家看到新技术出来没有去创新而是去模仿,一些新的产品出来后1、2年的时间遍地都是,同质化非常严重,国内行业应该把创新放在前面,尽力去开拓自己的市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亿欧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