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与他的智能机器人

青岛新闻 2013-08-16

机器人人工智能

682 字丨阅读本文需 1 分钟

  是一种在感知、思维、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可以在危险、有害的环境中代替人从事特殊作业。经商多年的杨楠看到了其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组成研发团队,研制取代义肢的智能臂手,希望未来几年能服务于肢残患者。

  记者见到杨楠的时候,他正与同事对一只仿真的机械手臂做抓取物体、力量传导的检测。

  智能臂手机器人的整个系统,模仿人的手臂长短大小制作,共有22个关节,与普通人的手臂完全一样。目前主要采用不锈钢和铝合金制作,总重量5.5公斤。智能臂手机器人主要用于上肢残缺患者,帮助他们像健全人一样生活。

  要想让智能臂手机器人真正成为肢残患者身体的一部分,机械臂手的控制方式、信息的传输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目前世界上主要运用脑神经和肌体神经两种方式来控制智能机械臂手,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华中科技大学的熊蔡华教授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提出了视觉控制智能臂手机器人的解决方案。日前该理论在刚刚结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评审中获得全票通过,成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

  今年已经43岁的杨楠过去主要从事房地产和光伏电站运营等产业,公司有着不错的效益。2012年在一次与国外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国外公司对我国高端技术转让的限制,于是决定依靠国内科研院所和本土专家的科研实力,打破国外的垄断。他将自己全部的财产和精力投入到高端的智能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中,于今年3月份在青岛高新区成立青岛昱辰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主要研制医疗康复机器人和智能臂手机器人,希望通过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帮助身体残疾的人像健全人一样行动自如,提高生活质量。

  生产康复机器人只是杨楠的第一步,他的最终梦想是研制、生产能代替人类从事高危险行业工作的智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青岛新闻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