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功实施首例肠癌肝转移机器人辅助微创同步切除术

中新网 2013-08-21

机器人大肠癌微创

986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今日披露,该院普外科副主任、结直肠癌治疗专家许剑民教授和韦烨副主任医师,联合肝外科微创治疗专家王晓颖副主任医师,完成上海首例辅助微创同步肠癌根治术和肝转移灶切除术。   据知,这也是国内第二例辅助微创同步肠癌根治术和肝转移灶切除术。有业内人士表示,该例联合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普通外科微创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行列。据文献检索,此类手术在国外也仅有数例个案报道。   46岁的阮先生因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并有轻微腹痛,4个月前来中山医院就诊,肠镜检查显示距肛门20-32厘米处有增生状的病灶,占肠腔一圈,管腔狭窄,组织僵硬易出血。PET/CT检查考虑为乙状结肠癌伴肝右叶转移。   普外科和肝外科的专家们决定联手运用当今最尖端的微创技术——达芬奇机器人,为其实施了结肠癌根治术并同步切除了肝脏内的转移灶,避免了两次手术打击。据悉,这台手术组耗时6个多小时,与实际开腹的同步切除所用时间相当。但由于两处手术仅需一个5厘米大小的切口来实现肠道的吻合和肝、肠肿瘤标本的取出,病人术后恢复很好,第二天即下地走动并饮水,术后第三天排气并流质饮食,术后第五天就康复出院。   据了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在狭小的空间中可以获得灵活的操作和清晰的视野,因此能实现对病人的“微创”。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合并肝脏转移灶切除术,实现了同期手术,避免了患者等待的恐惧和二次手术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因仅切除原发灶后肝转移灶的迅速增大的风险,有利于患者早期的活动和后期治疗的开展。   据悉,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中国逐年升高,但中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2%,远低于欧美国家,肝转移是其生存期短的主要原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秦新裕、许剑民教授领衔的团队从手术创新治疗、规范化综合治疗及预防肝转移等多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历经10年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该院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欧洲标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此例手术的开展,将为此类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提供新的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   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专业组于2010年9月开展了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011年9月完成国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同步肝转移灶微创切除术;2013年3月完成国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肠癌根治术+胸腔镜同步肺转移灶微创切除术。截至2013年7月,共施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结直肠手术185例,手术效果良好,患者较一般开腹手术明显迅速恢复,提早出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新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