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爆款专业” 00后将成为人工智能专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19-05-31

人工智能

1625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高考临近,人工智能专业已成为不少高校招生的新亮点。

  近两年,人工智能成为风口之一,包括BAT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在积极的开疆掠土,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从政策指引到实施落地,人工智能专业显然像当年我们高考时的金融、计算机一样,成为新一代风口专业。


  “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自动化......”这些在几年前对我们还很陌生的词汇如今已不再是简单的词汇了,它们已变成切实的产品和技术面向市场并逐步成熟。我们总说时代在变化,科技引领未来,我也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因为这是我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可我从未跳离这个思想,结合实际去感受和思考现代科技,因为我觉得像AI技术这些都是将来式,它们丝毫影响不到我的生活现状。直到AlphaGo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引起轩然大波,我便不得不去正视“人工智能”。回过头去想,我的生活不仅被其改变,甚至开始依赖AI,细思极恐,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后知后觉。



  我想,究其缘由,也是因为我们从未被“系统教育”,在我们80、90后这一代人的教育系统中,几乎未涉及到“人工智能”。即使有部分概念,但也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但当代社会的发展走向已不容许AI仅停留在概念层,它的发展如股市瞬息万变。或许你都还没弄清楚人工智能是怎么回事,甚至像我一样觉得它是属于未来的,但你却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工厂车间里的机械手、银行大厅里的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宠物机器人、语音助手、课堂上的AI教学、AI艺术表演、AI+医疗、智能搬运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甚至你正在吃的刀削面都有可能来自机器人之手,此类种种,都在提醒着我们“未来已来”。


  对AI的看法,有人会觉得可怕,甚至觉得它会“威胁”人类,就连霍金生前也曾表示过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教育部的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AI会取代老师吗?不会,但不会用AI的老师一定会被取代。我始终觉得AI不会取代人类,但总会在部分工作上替代人类,因为“恐惧源于未知”。如此,将人工智能作为独立专业列入到系统教育里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紧迫的。




  

回顾近两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走向:


  

政策支持: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明确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该政策发布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了26项人工智能专项扶植政策;6个地级市发布了6个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有8个区(县)发布了10个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11个产业园区发布了11个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各地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布局既和国家规划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同时,又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各有侧重。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将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等8大行动,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3大类18项重点任务,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计划提出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到2020年,我国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高校学院与专业设立:


  2017 年 5 月 28 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发文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2017 年 11 月 2 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


  2018年3月5日,南京大学宣布组建人工智能学院,并于5月 20 日正式揭牌。


  2018年5 月 16 日,天津两所著名高校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同时举行了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


  2018年5月26日,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


  2019开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南大学接连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目前,国内高校AI学院已超过30所,达38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正引发可产生链式反应的科学突破、催生一批颠覆性技术,加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新型产业体系,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带来广阔前景。


  赶在AI风口的00后,将成为人工智能专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果重返18岁,你会选择人工智能专业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