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寺庙用机器人禅师,引发争议

翔正有价值的海外研修 2019-08-16

机器人

1265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日本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寺庙正试图通过一名禅师来激发人们对佛教的兴趣,该寺庙认为,这名机器人禅师将改变佛教的面貌——尽管批评者将机器人比作“弗兰肯斯坦的怪物”(注:即科学怪人)。

  机器人观音以佛教中的慈悲之神为原型,在京都的恒大寺(Kodaiji temple)讲道。它的人类同事预测,有了人工智能,终有一天它会获得无限的智慧。

  “这个机器人永远不会死,它只会不断更新自己,不断进化。”

  “这就是机器人的美丽之处。它可以永远无限地储存知识。有了人工智能,我们希望它能增长智慧,帮助人们克服甚至是最困难的困难。它正在改变佛教。”

  这个成人大小的机器人今年早些时候开始服役,能够移动躯干、手臂和头部。但只有它的手、脸和肩膀被硅树脂覆盖,以复制人类皮肤。

  它双手合十祈祷,用舒缓的语调说话,机器人的其他机械部件清晰可见。

  电线和闪烁的灯光填满了它敞开式头部的颅腔,缠绕在它中性的铝制身体周围。左眼上安装了一个微型摄像机,完成了一个怪异的、类似半机器人的画面,看起来就像是直接从好莱坞反乌托邦科幻惊悚片中升起来的。

  这款名为Mindar的仿人机器人由日本禅寺和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著名机器人学教授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联合开发,耗资近100万美元。它教授有关同情以及欲望、愤怒和自我的危险。

  “你执着于自私的自我意识,”它警告崇拜者。世俗的欲望只不过是一种迷失在海上的精神。

  由于宗教对日本现代年轻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后藤健二希望恒大寺的机器人禅师能够以传统僧侣无法企及的方式影响年轻一代。

  “年轻人可能认为寺庙是葬礼或婚礼的场所,”他说,试图解释与宗教的脱节。“可能很难和我这样的古板的禅师产生共鸣,但希望机器人是一种有趣的方式来弥补这一差距。”我们希望人们看到机器人,并思考佛教的精髓。”

  然而,后藤坚持认为,Mindar并不是增加寺庙收入的噱头。

  “这个机器人教会我们克服痛苦的方法,”他说。“这是为了拯救任何寻求帮助的人。”

  这个虔诚的机器人用日语讲述心经,并会将英文和中文翻译版投射在屏幕上。供外国游客观看。

  “佛教的目标是减轻痛苦,”后藤说。“现代社会带来了其他类型的压力,但佛教的目标在2000多年来并没有真正改变。”

  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工作中见过Mindar的人给出了广泛的反馈,许多人对它的“人性化”程度表示惊讶。

  其中一位受访者说:“我感到了一种普通机器无法感受到的温暖。”

  “一开始感觉有点不自然,但这个机器人很容易沟通,”另一个去寺庙的人回答说。“这让我深刻地思考对与错。”

  其他人则不那么相信,一些人坚持认为机器人太“假”了。

  一位礼拜者抱怨道:“如此布道让人感觉不舒服。”“机器人的表情让人感觉太做作了。”

  恒大寺还因篡改宗教的神圣性而受到批评——主要来自外国人。

  后藤健二说:“西方人对机器人最不满意。“这可能是圣经的影响,但西方人把它比作科学怪人。”

  “日本人对机器人没有任何偏见。我们在漫画中长大,机器人是我们的朋友。和西方人的认知是不同的。”

  后藤否认了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最近访问柯达伊姬时对其亵渎神灵的指控。

  “很明显,机器没有灵魂,”他说。但佛教信仰并不意味着信仰上帝。它是关于追随佛陀的道路,所以用机器、铁屑或一棵树来代表它并不重要。”

  寺庙坚称慈悲之神能够随意改变自己,而机器人只是最新的化身。

  后藤健二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认为佛陀变成机器人是合乎逻辑的。”“我们希望它能触动人们的心灵。”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翔正有价值的海外研修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