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器人的生活,值得期待(图)

网络转载 2013-10-14

机器人机械

1837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不久前,一则北京交通大学食堂使用机器人“大厨”炒菜的新闻让大家感到非常新奇。在这则新闻中,展示了交大食堂中正在工作的一台炒菜机器人,从外观上看,它更像是一台机器,完全没有人的形状。不过据食堂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人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烹调工作,工作人员只需选择要炒制的菜品和添加调味料就可以。这台机器人的出现大大减轻了厨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节约了能源。

  机器人走进生活这已经不是太新鲜的事情了,但一直以来,人们脑海中的机器人形象依然是像变形金刚那样,类似于人形具有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机械。眼前这台机器人怎么看都跟大家的印象不沾边,那么具有什么样特点的智能机械才能够被称为是机器人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天津大学机械学院的李建明博士,请他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机器人的知识。左图:北京交通大学食堂的炒菜机器人.

  达·芬奇设计了

  最早的机器人

  据李建明介绍,要追溯机器人的起源,就要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达·芬奇,他在手稿中就曾经设计出一台机器人,并被现在的人依照手稿成功地制作了出来。“但是这种机器人还只是一个类似于人形的机械,还不具有现代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一般看来,机器人应该是可以依照操作者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某些工作的自动化装置,像刚才提到的炒菜机器人,它就是根据操作者选定的菜单,依照烹调的程序来进行操作的,这样它就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机器人。”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机器人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度智慧、造价高昂的高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会比较少。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机器人已经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服务。

  举例来说,现在人们在家中使用的自动清扫房间地面的清洁设备,就是一款机器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清扫机器人设计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由简单的传感器和行进装置、清扫装置组合成的一个自动化机械。在它工作的时候,需要使用者为它设定一个工作的时间和清扫模式,之后它就会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房间进行打扫,打扫中碰到障碍物时,传感器触发转向机构,它就会绕开障碍物继续清扫。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机器人应用的例子。”李建明介绍道。

  除了清扫机器人,在一些关乎人类健康的领域,机器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医疗领域,一种名为‘达·芬奇机器人’的手术机器人现在已经在临床领域得以应用。这种机器人在复杂的微创手术上能够给人们提供非常大的帮助,会根据手术的类型对手术的每一个步骤进行精确操作,医生只要通过监视系统给机器人发出指令即可。这种操作跟医生直接操作的手术相比,优势在于更精确,不会像人一样因为生理原因出现操作的失误而导致患者出现危险;其次,在操作时,它可以通过传感器传回病灶的清晰三维图像,并进行数倍放大,便于医生更好地观察,这也是医生在手术中无法做到的。”

  机器人改变生活

  必须遵守三原则

  机器人虽然能够在许多领域代替人们进行工作,但是在科幻《终结者》和《机械公敌》中出现的灾难又让人们对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的未来有着隐隐的担忧。对于这种情况,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在1940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同第一条相矛盾;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在实际的科研和开发中,李建明表示科学家也需要遵循类似的守则:“在设计和制造机器人的时候,科学家要遵循一些原则来设定机器人的程序。首先是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这是在设计制造之初就必须确定的。之前有报道称美国有将机器人投入战争使用的消息,消息一出引来多方关注和担忧,正是因为这种应用违背了上述原则。其次是慎重考虑是否让机器人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担忧也是必然的,因为一旦机器人有了学习能力,就有可能帮助它摆脱程序的束缚,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

  不久的将来

  可与机器人亲密接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在未来,机器人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不久的将来,一些保姆型机器人也许会投入使用并为人们提供服务。李建明说:“在未来,一些服务型机器人将开始为人们提供服务。比如在家中进行房间布置打扫,甚至帮助主人遛狗、取快递、陪子女学习。此外,很多家庭的老年人需要全天陪护,但是子女平日又难以腾出时间,未来的保姆机器人将解决这一问题,它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定时提醒老人服药,帮助老人到户外晒太阳等,一旦出现突发状况,会自动联系医院并进行紧急救护。在公共服务领域,机器人将会代替人类进行一些服务领域的工作,比如说你在超市买东西,只需要选择好商品,之后直接到银台结账,机器人会代替你将购买的商品送到结账处,省去购物筐和手推车带来的不便。当然,在事故、自然灾害中为人们提供紧急救援也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方向。”

  见习记者 李超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网络转载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