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13位科学家联合撰文—— 新冠肺炎疫情或推动机器人技术研究

上海科学院 2020-03-27

机器人疫情肺炎

460 字丨阅读本文需 1 分钟

  可以成为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工具吗?答案是肯定的。来自美、中、日、意等国的13位科学家25日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联合撰文指出,机器人技术能够在对抗疫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此次疫情则提供了一个契机,可能会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这篇名为《与新冠肺炎做斗争—机器人在管理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方面的作用》的评论文章指出,早在2015年埃博拉疫情期间,在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的研讨会上,科学家就确认了机器人技术在流行病疫情应对中可发挥作用的3个领域:临床护理、后勤保障和监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则带来了第4个领域:工作连续性和社会经济功能的维持。目前疫情已影响了全球制造业和经济,更凸显出对远程操作系统进行更多研究的必要性。

  文章称,针对上述每一个领域,机器人技术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及机遇。机器人能够完成一些“枯燥、肮脏和危险”的工作,如对危险场所进行消毒、在公共场所进行体温监测、为被隔离患者提供支持、收集用于诊断的危险样本、运送和处理污染废弃物、帮助人们进行虚拟会议等等。机器人参与这些工作,将会大大减少人类接触病原体的可能性,这对流行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上海科学院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