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十二五”冲刺3万亿

中国机器人网 2011-10-12

十二五重庆发展

872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继确定电子信息为我市工业第一大支柱后,我市工业领域又一个万亿级的新板块呼之欲出。昨日,市经信委召开新闻通气会,《重庆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正式出炉,以汽摩、精密数控机床、轨道设备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重新定位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而创新将成为未来我市工业发展 壮大的新“主题”,我市工业规模将在未来5年内增长2倍,达到3万亿的规模。

定调高端装备制造

汽摩产业产值6000亿,精密 机床实现“破题”,全力进军轨道交通、风电装备、节能环保等11个具有基础优势的装备产业集群……在昨日的通气会上,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表示,作为继电子 IT产业后,我市工业传统优势板块装备制造,将在未来的“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整个产业板块将形成万亿规模。

据悉,到2015年,上 述装备制造业板块的总投资将累计达到2000亿元以上,而包括工业机器人、海洋工程设备、大型液压机、大马力柴油机以及直升飞机等新兴工业品,都有望实现 突破“重庆造”空白,进一步形成4000亿的产值规模,形成3~5家销售收入产值上百亿元的整机和成套设备企业,成为国内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

创新成工业新“主题”

从现在产值1万亿到五年后3万亿,重庆工业的倍增计划,除了明确新的工业增长板块外,在昨日的通气会上,还对我市工业如何“加速跑”,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未 来5年重庆工业的布局,绝对不是简单的、低层次的引进,而要把重庆置于全球产业转移和全国发展大局进行布局,创新将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新主题。”沐华平表 示,面对全球化的竞争,重庆工业企业未来应该在“工业设计”和“内容体验”上大作文章,而政府也将在引导方面,大力支持发展工业企业在结算、设计领域的快 速发展,从而强化2.5产业对于全市经济的贡献。

5年新增产业工人150万

对于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对我市整个经济发展的益处,沐华平表示,除了避免类似发达国家或地区“去工业化”,而出现的就业、城市产业空心化问题外,对于重庆而言,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也有着积极意义。

沐华平同时表示,我市工业经济在未来5年的高速发展,除了使得我市的工业总量从现在的1万亿增加到3万亿以外,将使得工业就业的总人口,达到创纪录的390万,全市将新增产业工人150万以上,而从事研发和管理的工程师和管理骨干员工将达到30万人以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