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赛获奖达人:如何从一无所知到专业达人

网络转载 2013-11-04

机器人机器人大赛

1268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吴志昊是个获奖达人:中国大赛冠军、中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亚军、首届水中机器人国际公开赛季军……

  可4年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自动化专业新生吴志昊对此一无所知:“我不知道这专业是学什麽的,更不知道毕业后能干啥?”与许多大学新生一样,他心中有喜悦,但更多的是迷茫。

  凭着新鲜劲儿,吴志昊加入了学生会,但很快,他发现自己的主要工作是一次次地给“晚会搬椅子”。

  大一的生活对很多人来说就像“脱?的野马”,那时候周围不少同学都痴迷网络游戏,穿过男生寝室的走廊,“好像穿过二战战场”,不过,吴志昊觉得这也没意思。

  吴志昊也玩过游戏,“六年级的时候,玩《奇域》(一款网游),特别上瘾,不做家庭作业光打游戏。玩了两年,自己突然觉得腻了,就再也不玩了。”

  如果不是C语言,打篮球是吴志昊大学生活的最大消遣,“我隔天就打一场球,一打就是一下午”。

  吴志昊还记得第一次上C语言课程的激动,“太神奇了,居然能让电脑执行自己的想法。”他一下子迷上了这门课程。不满足於教学进度的吴志昊开始利用互联网和书籍自学。

  一个星期后,同学们的程序仍只能输出一个静止的三角形,吴志昊的程序却变出了“一只会动的猪”。

  就这样,吴志昊加入了航模工作室。工作室的范围包括航模、智能车、机器人、机器鱼(水下机器人)。吴志昊参加了除航模外的项目,生活180度大转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智能车和机器鱼的工作室在两个校区。我上午忙完智能车的工作,就得匆匆忙忙赶去机器鱼工作室”。

  吴志昊加入工作室的时候正好赶上人员的新老衔接,“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

  机器鱼、智能车,都是电工电子与运动控制相关的竞赛项目,电子的东西,在门外汉的眼中,不仅器件小而琐碎,知识点更是碎得连不成串。可再无从下手的事情也必须有一个开始,於是吴志昊硬着头皮从焊接器件开始学习,从直线游动的控制代码开始试写。

  假期到来,吴志昊的行李中放着两份特别的家庭作业:一块手焊的电路板,计算器一般大小,上面布满错综复杂的元件和导线,这是从学长那里要来的。另外还有一个一百行C++语言的程序。

  吴志昊解释,工业制作的电路板,导线都是嵌在板上的,光看电路板是看不出导线的连接的,所以只有看手焊的电路板,才知道哪根导线连哪儿。所以他特意向学长要来了这个“宝贝”。

  整个假期,吴志昊都在研究这块电路板,针对电路板上肉眼不易观察的小孔,吴志昊自创“头发丝”法,“把一根头发丝穿过小孔,从背面看头发丝从哪儿钻出来,就知道小孔的位置了”。

  而另一项作业则更费工夫:把C++语言看懂,吴志昊花了20天。“智能车是由C++语言编写的程序控制的,但我们只学过C语言。”

  假期结束,工作室开会,吴志昊发现自己是仅有的弄懂那100行C++语言的人。

  但,这还仅仅是开始。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刚开始操作,吴志昊和小伙伴们就碰了钉子:指导老师拨了5000元经费,购买了50个智能车用的激光头。“不到4个月,50个头全烧了。”吴志昊说,问题出在没经验上,“比如说,激光头是不能用手碰的,要戴绝缘手套,我们不知道,一摸就烧掉一个。”

  工作室摆着3台获过荣誉的车,吴志昊他们就打起了主意,把3台车全拆了,又得了20个激光头。

  在不断试错中前进,吴志昊和小伙伴们渐渐摸准了门道。

  吴志昊带着和小伙伴们一起完成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参赛,一次又一次修改,一次又一次进步。随着作品日趋完美,吴志昊也越发成熟了——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专业达人。(实习生 陈奕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网络转载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