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受到机器人威胁吗?

中国机器人网 2013-12-03

机器人人工智能

2805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1月14日报道,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预测称,办公室工作将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完全消失,届时智能机器将会取代人类员工。

  认为机器人有朝一日将能够承担所有低技能工作的想法并不新奇,但英国人工智能公司塞拉顿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安德鲁?安德森表示,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比人们最初想象的要快许多。

  他说:“恐怕如今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大部分从事办公室文书工作的员工将失去工作。这当然会对工作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但巨大的技术进步一直都在产生,人工智能现在已发展到极为精密复杂的程度,智能机器人已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

  举例而言,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迅速地自动完成劳动密集型的文书工作。而最近研发制作的模型还能够做出传统上由人类所做的决定。

  安德森说,他的公司已与相关产业进行了接触,并从中发现变化出现的速度比政府机构和其他部门已做好准备接受的速度要更快。

  他说:“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学习上下文的措辞方式阅读并理解整个文件的意思。这就是它的学习能力,从处理文件的自然结果中学习的能力。这降低了由文书工作人员执行这些重复性任务的需求。”

  “实际上,一部机器不仅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而且会不断学习如何更好更快地工作。这意味着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大量的文书工作人员了”。

  举例而言,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识别以前见过的电话号码或地址辨认出归入保险公司档案的索赔文件副本。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需要人类参与工作,人工智能机器人都会从中学习到新的本领,从而降低对文书工作者的依赖程度。

  报道称,许多使用自动化客户服务中介的互联网零售商就面对着这种情况。

  今年早些时候,科技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把超级计算机“沃森”安排在机器人呼叫中心工作。这一人工智能系统扮演起了客户服务经理的角色。这种服务利用该公司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关于客户的数据,并确保客户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沃森能够根据公司和客户类型为以后的呼叫服务制定个性化的回复方案。举例而言,警察和军队也会使用机器人作为拆弹专家。

  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康奈尔大学的学生们发明了一种能够取送食物和饮料,做家务并完成其他日常工作的机器人。而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则造出了机器人酒吧招待。

  但获得这一优势会让人们付出代价。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去年撰写的报告指出,预计2010年至2020年期间,行政、文书和秘书等职业将会失去数量最多的工作岗位。将要减少的工作岗位共计为38.7万个。

  安德森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精密程度足以令其辨识一封信函是否是投诉信,并判断出其重要程度如何。一些人很难相信这一点。这就是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对其加以展示的原因。毕竟眼见为实嘛。”

  “随着更多公司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来提高自己的利润率,改善客户服务并增加股东的收益,认为‘这先进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想法正在逐渐减少”。

  安德森说,人工智能就像是“游戏规则改变者”。尽管它会对工作产生影响,但它为消费者带来的益处却大得多。

  使用机器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他们能够改善客户服务质量,增加灵活性,并提高办事效率。

  独立工作的人工智能专家马西莫?巴尔巴托同意上述观点。他的著作《超越限制的思维》一书探讨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虽然新科技曾主要对低技能工作带来压力,但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知识专家的位置”。

  “截至202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将能够学习知识,进行自我调整,运用判断力,并为自己重新编写程序”。

  “受到冲击最大的将会是销售、教育、医疗保健、信息技术、管理、金融和法律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在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作岗位中,随着分析工具、移动互联网设备、手机应用程序以及云服务等互联网服务功能的不断发展,它们的表现将会超过人类”。

  11月15日,美国《彭博商业周刊》网站刊文援引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话说,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05年到2012年,中国内地机器人销售量平均每年增加25%,去年已达到2.3万个。该联合会预测到2016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合适的切入口之一,中国未来将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特别是在人口红利边际效应递减或是广为讨论的“刘易斯拐点”影响下,工业机器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现在当一家中国工厂的老板要比过去更难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欧洲的需求依然疲软,所有这些都让中国南部出口中心的制造商日子很不好过——美国《彭博商业周刊》这样描述着中国企业老板现在的处境。

  这家美国媒体所言并不夸张。在江苏,一家服装代工厂负责人就表示,一个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经涨到了3000多元,而出口订单量和价格却没有同等比例的上升,两头挤压下,企业想多赚点钱,变得越来越难。

  难道,“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编者注)已经临近?尽管业界对此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用工难、用工贵的趋势,已经在很多领域出现。

  相比人力成本,近年来机器人的成本正在不断下降,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以焊接工种为例,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如果按照4000元算,一台焊接机器人目前售价15万左右,一般能抵3个工人,基本和人力成本相当。而且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至少3~5年,成本优势就更明显了。

  与此同时,机器人还能够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不宜于人工作的环境中工作,具有人工劳动力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机器人逐步进行人工替代将是大势所趋。例如,三一重工长沙工厂使用的喷涂机器人,就解决了工人在危险有毒环境中的潜在健康风险,这也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首个喷涂机器人案例,突破行业技术壁垒。

  目前,成本相对低廉的机器人已经吸引了不少省份的眼球。

  深圳机器人协会会长毕亚雷介绍,在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使用的年增速已达到30%到60%,尤其在装配、点胶、搬运、焊接等工业领域。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士11月14日也透露,当地政府将试行一项新的解决方法:未来五年将投资820亿美元(1美元约合6.13元人民币),帮助当地工厂部分实现生产工序自动化。

  中国机器人网首席运营官赵勇估算,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每年的产值规模在200亿元左右。不过,国内机器人产业尤其工业机器人领域,由于技术、资金门槛都较高,从业人数仍比较少,参与进来的公司也不多。现在这个产业还处于初期成长阶段,从公司规模,包括整个企业的研发、资金实力等看,还是小和散。

  国内所使用的机器人90%以上为进口。欧洲和日本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垄断优势,国内企业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

  此外,在整体技术水平上国产工业机器人与国外同类产品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精准度和稳定性上差距明显,许多国内用户担心使用过程中出故障影响生产而选择价格更高的国外机器人。

  不过,与国外相比,国产机器人优势在于项目管理费用和人工费用便宜。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有几十家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和多家外企中国总部。

  计划到2015年力争机器人与其相关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到2020年争取达到600亿元至800亿元,成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机器人产业将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