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机器人“上岗”盖房 打造质量安全防火墙

2776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一顶“蓝帽子”将施工中的大楼高层围起来,以一小时升一层的速度将所有机位同步顶升;这里既没有漫天飞扬的尘土,也看不见堆积如山的料场,楼层清洁正自动清理石块与尘土。

  在佛山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现场,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标准。这是国内第一个使用“自升造楼平台”进行施工的建筑项目,也是碧桂园旗下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化项目。

  在房地产行业,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而科技的引入无疑是提升建筑安全生产水平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时常强调四个字,“提质控速”。他认为,宁可放慢一些发展速度,也要在安全和质量保证下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当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碧桂园正将科技和管理创新结合,驶入建筑安全和质量管控的新航道。

 

  中国是建筑大国,建筑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据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5366.9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比例超过7%。但同时,房地产和建筑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劳动强度高、危险性大、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日益突出。

  201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在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同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先进建造设备、智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作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碧桂园担负起行业变革的责任,率先走上“科技兴安”之路。近年来,碧桂园引入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元素,用科技创新解决建筑行业的痛点。2018年7月,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成立,碧桂园正式启动了建筑机器人的自主研发。

  “在施工过程中,墙面喷涂作业会产生大量粉尘,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室外的外墙喷涂更属于高危作业。‘自升造楼平台’投入使用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凤桐花园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称,建筑机器人的标准化施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外墙底漆喷涂机用于高层建筑外墙面的自动喷涂作业,最大喷涂效率达300m?/h凤桐花园项目使用的“自升造楼平台”形似一顶“蓝帽子”,将施工的高楼围起来。据介绍,通过可自动顶升的建筑机器人施工平台,房屋生产线随建筑向上同步顶升,进而实现建筑主体的智能化自动建造。大家形象地称之为空中“造楼机”。

  去年9月25日,首批9款43台建筑机器人在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正式“上岗”。这标志着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正式在一线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凤桐花园项目已累计进场各类机器人20多款50余台。

  建筑机器人的施工效果如何,数据直观可见。据介绍,在“造楼机”的同步顶升功能下,仅用时一个小时就可使整机顶升3.3米;外墙腻子打磨机器人相比传统人工打磨效率提高了三倍,也避免了粉尘对工人的危害;外墙底漆喷涂机用于高层建筑外墙面的自动喷涂作业,最大喷涂效率达300平方米/小时,是人工的两倍,同时也降低了高空作业坠落的安全隐患。

  杨国强曾表示:“机器人对于解决安全和质量是一个有效手段。” 目前,利用机器人操作繁杂、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在碧桂园已具备成熟的落地经验。

  截至2021年4月,博智林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4个省份50余个项目,累计应用施工超百万平方米。机器人产品线覆盖了项目施工的全周期过程,包括土建类混凝土产线机器人、修整类机器人、装修类机器人、辅助类机器人等。

  碧桂园集团在发布2020年度业绩发布时表示:“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相信,机器人建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定会实现的行业变革。”如今,包括4000名研发人员在内,博智林员工规模已达7000多人,在研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近50款,多款成熟产品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在顺德碧桂园容桂凤雅苑项目,现场测试用的纸皮被点燃后冒出火焰和浓烟,不到1分钟,报警信息就显示在了安全管理人员的手机和大数据中心的屏幕上。

  这是碧桂园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一体化平台,它将BIM技术、集成机器人、物联设备、智能设备等科技融入工地施工管理当中。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未来,大范围人机协同作业将成为行业建筑施工的新模式,而智慧工地则为这个新模式提供了数字化底层土壤。”

  据介绍,智慧工地涵盖人脸识别、AI智能摄像头、VR安全体验、塔式起重机远程安全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以智能化检测、行为监管、结果分析的方式,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工程可视化、精细化管理。

  “平时施工中,比如工友突然倒地、工地上突然起火冒烟、有人翻墙进入工地,这些异常情况都能被系统监测到,自动发出警报并通知安全管理人员。”容桂凤雅苑项目的一位工友告诉记者,工地上有这样的“千里眼”,日常施工更安心了。

  大型机械设备常常是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难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后果严重。智慧工地系统则利用IOT物联传感对大型设备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甚至在发生危险时进行紧急制动。

  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以塔吊为例,大臂回转角、幅度、载重、高度、倾角、风速等数据均被收录在系统内,系统针对吊装超载进行实时监控。例如塔机间发生碰撞,系统会实时预警,立刻触发制动。

  智慧工地大数据系统为碧桂园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已然成为其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截至2021年4月,碧桂园已在54个项目推行智慧工地。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蔡瀛曾在参观完智慧工地后表示:“这就是建筑工地应该有的样子。”他充分肯定“智慧工地”能借助科技力量来监督安全生产过程,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房企在规模做大的过程中,随着管理半径的增大,管理精细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近年来,碧桂园通过建立机制、创新手段、构建文化等多方面举措,在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方面形成自己的一套章法。

  日前,在碧桂园安全委员会工作会议上,清华大学方东平教授建议,碧桂园要构建变革型安全领导力,通过“多元激励-文化牵引-行为自觉”路径,构建先进的安全文化。无疑,碧桂园已经在路上。

  早在2018年,碧桂园提出了“提质降速”的战略,持续加强管控,提升全周期综合竞争力,并提出把“零伤亡”作为未来长期的目标,企业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当年8月,碧桂园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由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担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莫斌反复强调:一切速度和效益要让位于安全和质量,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长期目标。

  同时,碧桂园以各个区域为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专人专岗对项目工程安全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从集团、区域到项目,对责任分级管控,专人专职、专责专岗,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截至2021年4月底,碧桂园各区域设置专职安全经理105人,项目专岗安全经理1861名。

  实际上,碧桂园在多年的安全生产及管理中,探索出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妙招。在碧桂园的项目工地上,开工时段的入口显示屏上连续滚动播放着来自工人家属录制的安全提醒短。

  对于这个小小的安全寄语,来自宁波北仑御江东项目二标段的电工谢师傅深有感触:“每次看到视频就好像孩子就在身边,让我会更注意自己的安全。”截至今年4月底,碧桂园全国106个区域共拍摄2.7万多条工友家属寄语视频。

  除此以外,碧桂园还在工地上进行安全施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工地WiFi联网前进行安全知识大冲关、将安全教育录制成工地安全课等。这些措施使员工时刻浸润在安全知识教育中,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员工提升自我安全意识,为实现“零伤亡”的目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经城事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