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快递 当保姆 机器人能否与人类共舞

中国青年报 2013-12-05

机器人机器人保姆人工智能

1234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网上订购的产品,30分钟内便可从天而降直达你手中,这样的购物体验你是否感到愉快?近日,全球最大互联网零售商亚马逊公司公布了其正在研发的绝密送货武器“迷你无人机”。据称,该项目一旦成功实施,将会开启快递的新时代。

  另一台智能机器同样很出名。据国外媒体报道,不久前,奥地利人哈克尔雇佣的保姆机器人或因为受够了家庭琐事,愤而选择了“轻生”。房主说,这个小机器人用来帮助打扫全家人早餐遗落的残渣,完成工作后,就将机器人的开关关闭,之后一家人离开了房子。但不知为何,这个机器人自己启动了,还爬到了炉子上,推开了放在炉子上的锅,把自己活活烧死。等主人回到家里,机器人早已是炉子上的一堆灰烬。由于机器人自焚导致的浓烟毁坏了房子,目前哈克尔一家已经无处居住,他打算向机器人公司申请赔偿。

  如果媒体报道非虚,这是全世界迄今为止第一起“机器人自杀事件”。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一些机器人已经拥有了人脑的特征。上世纪90年代“深蓝”机器人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1年,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中以绝对优势击败人类冠军选手最终夺魁;今年,很会聊天的机器人“小黄鸡”火爆于各大社交网站。

  能够独立思考的机器人如何做到与人类相安无事?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其著作《我,机器人》中给出了答案。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大法则”。即,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如今这场“自动化革命”或“机器人革命”对人类的冲击,更多体现在了争夺就业岗位上。美国的《华盛顿邮报》评论认为,“由于机器人不用睡觉、休假、分心,也不会要求加薪,最终机器人将会比人力劳动成本便宜”。牛津大学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20年,美国将有47%的工作岗位存在被自动化替代的可能。

  对于IT业这样集成度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机器人无疑是最佳选择。早在两年前,富士康就有意在组装工厂部署100万台工业机器人(机械臂)。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清楚这笔账,每个机器人的成本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它们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工作时间是普通工人的3倍。按照富士康普通工人年薪约为3万~4万元计算,这种机器人的成本,只相当于雇用3个普通工人。如此一来,一年之后便可收回成本,剩下的时间创造的就是纯利润。但近来又有消息称,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面临搁浅,原因是机器人的维护成本实在是太高。

  同样,有分析人士指出,贝索斯透露的无人机快递服务Prime Air只是一个噱头,无人机的飞行半径有限,可运送负荷在0.5公斤到2公斤内,不具有多少可用性。此外,如果伤害到人亚马逊还需要支付高额赔偿。

  推荐理由:

  对于刚刚经历过“双十一”国内快递物流苦熬的网民来说,如能享受到亚马逊Prime Air的服务,的确是一大快事。对于一位居家男人来说,如能雇佣一位机器人保姆,从此告别洗碗和拖地,看上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就目前而言,亚马逊的无人机只是一个模型。同样,要是机器人保姆“撒起泼”来,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还未解决的技术难题,正是机器人产业和智能技术所追逐的科技最前沿。从整个国家产业升级的角度看,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自动化革命”也将不可避免。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青年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