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报:中国教育方式培养“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13-12-08

机器人中国教育机器人教育

1346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可以在买衣服和吃饭上省钱,但有一样东西她是绝对不会省1块钱的,那就是两个孩子的教育。43岁的上海居民周鲁雯说:“我们一直被教诲的一个道理是,受教育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教育支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投资,因为教育是成功的前提。”西报称,这就难怪中国是世界上海外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且根据3日公布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报告(PISA)显示,中国中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居世界首位。

  西班牙《国家报》12月3日报道称,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是一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筹划的对全世界15岁学生在数学、阅读素养和科学等三项领域学习水平的测试计划。上海从2009年开始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的代表参与这一测试。在刚刚公布的2012年PISA报告中,第二次参加测评的上海学生获得数学、科学、阅读素养三个单项的第一和总分第一。在数学方面,上海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13分,超过了经合组织平均成绩119分。这或许正是3年中学学制所带来的优势。

  但是对中国教育体制持最严厉批评态度的专家们却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周的大女儿、16岁的婷婷对此也十分认可。刚刚结束了为进入高中进行选拔的考试--中考的婷婷已经开始担心起未来的高考。她每天早上7点30分到校,下午4点放学。每天晚上她都要目不转睛地读书学习,直到10点妈妈让她睡觉。她的课外活动就是上英语课和钢琴课,但这却是她最痛恨的东西。

  “我考入了学区最好的学校,现在父母希望我能努力学习,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然后到美国继续读研,这样将来才能找到一份收入好的工作。”婷婷低声说道。一旁的周鲁雯语气温柔却坚定地说:“她现在还不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根据PISA报告,在中国文化具有很强影响力的亚洲其他4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香港、台北和澳门,和周家一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徐安琪(音)认为,“很显然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优秀的,但他们从小承担的压力和要面对的竞争也是巨大的,这些都会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个人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这些方面在PISA报告中却没有分析。”

  报道称,近来发生在中国大学校园的自杀和投毒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体制黑暗面的激烈讨论。临床心理学医师徐凯文(音)指出,“这些事件与中国的教育体制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中国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要努力学习,取得高分。但这样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取得成功,在生活价值观上却是零分,对其毕业后也会造成影响”。

  婷婷虽说没有自杀这样的极端想法,但她却承认自己的情绪时常很低落。“我想更多地和朋友们出去玩,但爸妈不同意。他们就希望我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我现在是班里的前五名。爸妈关心的只有我的成绩。我不能交男朋友,以免分散精力。最糟糕的是,他们也在对我年仅10岁的弟弟做同样的事情。”婷婷说。

  报道称,中国人的普遍看法是,他们的教育体制培养出的都是“机器人”,而不是有思想的头脑。上海虹口区的一名中学教师王力(音)说:“教师拥有绝对权威,虽然很多事情都在变,但教育仍然是单向的,那就是我来说,你重复。不允许学生有讨论,这样的方式根本无法激发想象力。或许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自然科学学科超过了人文学科占据了中国教育的主导地位。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学生,他们都具备很高的数学能力,但却缺乏创新能力。”

  也有人指责中国教育过于专业化,导致中国学生对自身文化都不了解。徐凯文说,“语言和历史等学科被看作缺乏实际用途,这导致中国年轻人甚至正在丧失语言能力。但是,虽然有这些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十年来在中国大城市这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