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成本售价数十万元 消费者何时能够承担起

中国机器人网 2011-11-07

机器人餐厅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1909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这是博览会上展示的自平衡机器人(11月1日摄)。 11月1日,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新华网上海11月6日电(记者 王淑娟)机器人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工博会上,各种类型的智能机器人再次成为一大亮点。专家表示,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但服务型机器人却更多地处于技术研发、提高及展示阶段,“飞入寻常百姓家”还需解决价格偏高、无法量产等诸多难题。

    “工业自动化世界”粗具雏形

    作为制造业大国,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的多个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工业自动化世界”正在形成。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2010年中国从全球市场进口了1.5万台工业机器人,增长速度比2009年提高了171%。

    在本届中国工博会上,机器人也一向是受关注的焦点。记者看到,在“工业自动化”展区,各种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展示着“十八般武艺”,市民可以近距离地在“机器人乐园”里体验神奇。

    在展会现场,一场场机器人“搬运比赛”不断上演,多家机器人公司带了目前运用极广的高速“码垛机器人”。记者看到,机器人们不仅比速度,而且还比“力气”,如发那科的机器人就能一次性搬运整层货物。展会工作人员钱晶告诉记者,搬运、堆放货物是一件繁重的工作,现在机器人已经可以代替人在车间、码头、仓库等完成这些物流工作。一个小型“智能机器人车身工厂”也被搬到了工博会现场,完成1辆车身的焊接喷涂时间只需1分多钟。此外,还有“会雕刻的机器人”,记者看到,这台机器人正转动着机械臂刻绘一尊观音,线条清晰,速度极快……

    工博会上出现的这些工业机器人不仅是一种展示,已经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制造环节。ABB机器人业务单元中国区负责人顾纯元认为,工业机器人是劳动力和生产力的解放。“工业机器人在一些高危行业代替人完成任务,并且能将人从大量重复性、枯燥的生产流水线上解放出来。同时,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顾纯元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机器人不再是制造业的专项名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各种功能的服务机器人相继出现,有能照料老人的家政机器人、陪伴孩子学习的书童机器人、能够做饭的厨师机器人等。

    在本届工博会上,记者就发现除了“重磅出场”的工业机器人外,还出现了许多服务机器人的身影。在中国科学院展区,一个身着红色连衣裙,身高160厘米的卡通智能服务机器人能和观众自由对话,这台机器人可充当迎宾小姐、展厅讲解员。而在复旦大学展区,记者还看到了名为“爱家一号”的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小家伙“人小鬼大”,能通过自动感应、远程遥控、语音交流等,让主人随时随地知晓家里的一切。

    然而,相比能上天、入地、下海、替人类干“苦差事”的工业机器人,这些智能服务机器人目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仍然很少,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即”。专家表示,智能机器人在研发阶段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科研经费,再加上机器人本身的各种新型设备,导致最终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普通百姓难以接受,因而难以成功打入大众市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人员刘益群告诉记者,智能服务机器人目前在日本等“机器人王国”都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就更小了,只在一些科技馆、展厅和部分高级餐厅使用。在本届工博会上展出的卡通智能服务机器人,成本就要20多万元,市场售价为30万元以上,单单机器人外壳成本就要2万元。“成本难以降低,无法量产,目前更多是处于技术研究、提高以及展示的阶段,离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刘益群说。
“走入寻常百姓家”也许并不遥远

    一直以来,由于过分重视技术而忽略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服务型机器人难以商业化,只能沦为消费者眼里在展览馆中陈列的神奇产品。尽管形形色色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不断被研发出来,但我国至今几乎还没有成功实现市场化的产品。

    刘益群认为,“服务型机器人的商业化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消费者还不能承受为机器人付出高昂的费用,工程师们不应只是闷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器人技术,还要看看人们的需求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小型的机器人应用正在不断地与市场对接。复旦大学媒体计算研究所副教授张文强告诉记者,“爱家一号”是刚研制出来的功能样机,成本大约为5000元,未来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生产以后的售价估计是一万元左右。相比动辄10万元以上的服务机器人,这个价格很多消费者都能承受。“我们这么多年研发下来最大的体会是,以技术为前提将成本控制住,小型服务机器人就大有应用前景。”张文强说,以往研发出来的服务机器人往往因为成本过高,导致企业不愿意进行商业化生产,从而无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张文强认为,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服务型机器人的商业应用将会加速发展,老百姓对小型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会加大。“在展会上,已经有好几个有意向的企业和我们洽谈,事实证明只要能控制住成本,未来产业化生产就有很大的空间。”张文强觉得,就和几年前的笔记本电脑一样,只要成本不断下降,老百姓就能买得起,预计5年至10年内,小型服务机器人走入寻常百姓家不再仅仅是愿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