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百万机器人即将上岗(组图)

中国机器人网 2012-01-31

机器人富士康

783 字丨阅读本文需 3 分钟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将百万“大军”计划公布于众后,引起外界瞩目。其中,也有部分质疑声聚焦于一点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投入生产一线后,将会对企业用工造成何种冲击?对此,业内专家又是如何看待?   一线工人被挤占不可避免   正如富士康所说,出现在某些生产线的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而非“替代”人类生产记者走访业内专家时,这一说法在他们口中得到了印证。   不过,他们也预言,大批机器人上岗后,短期内将挤占人类岗位的现象仍不可避免。“假如说,一条装配线上原来需要10位工人,如果这条装配线换成使用机器人,就意味着这10位工人将失去工作。”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刚说,短期来看,“机器人战略”势必伴生着一批生产工人的下岗。   但同时,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也会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都需要更多企业人员来从事。   使用机器人生产效率大增   到底什么是机器人?谢刚认为,将机器人理解为外形类似于人类的精密机械设备颇为狭隘。反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规定动作或操作的机械设备都可称为“机器人”,因此“机器人”可呈现履带、机械手臂,抑或人形等多种外观。   “在生产线上,工人相比机器人操作较为不准确。”谢刚举例说,产品通过机器人抛光, 成品率可从87%提高到93%,因此无论“机器手臂”还是更高端的机器人,投入使用后都会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其次,机器人有更高的承受力。富士康的工人队伍中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年轻人,长期重复简单的劳作使他们压力倍增。   机器人不会上演“自杀悲剧”   “2010年开始,富士康研发出的首批机器人已经在山西晋城园区投产,2011年这一园区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一万台。”在考察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区时,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向记者证实了富士康将在“三年内造百万台机器人”的计划。   郭台铭说:“我们希望人不再被机器控制,而是人来控制机器,把单调重复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让员工解放出来。”出现员工“N连跳”后,富士康正在通过采取大范围涨薪、大规模迁厂、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等举措,避免悲剧重演。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中国机器人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