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大山雀”飞进田间地头,卫星遥感技术首次用于农村贷款

通信小匠 2021-09-26

卫星遥感大山雀卫星

2074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9月26日消息,蚂蚁集团发起成立的网商银行在陕西洛川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大山雀”迎来技术突破,成功识别苹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这也意味着,许多果农贷款难的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据悉,这一代号为“大山雀”的卫星技术于去年9月正式商用,原理是通过解析卫星影像,判断农户耕种面积和品类,预测产量产值,从而给予合理的贷款额度。此前,“大山雀”成功识别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数十万种粮大户因此成功获得贷款,这一技术也入选2021年度农业农村部新技术优秀案例。

此次成功识别苹果、猕猴桃等新品类,将使得更多果农也得以用上新技术。

一年技术攻坚:苹果、猕猴桃等果农将获卫星贷款

农村金融一直是世界难题。困难在于,银行很难知道农户有多少资产,没有根据,就无法给出信贷额度。

“大山雀”技术通过卫星了解农民种植作物的长势、预判收成,为农民在天上安了一个“信贷员”,实时观测和了解地里种植作物所需资金的时间和规模,实现“天地连接”。

记者了解到,由于卫星识别分辨率要求不同,大山雀去年仅应用在粮食作物上。目前突破识别水果等经济作物,如苹果、猕猴桃、柑橘等,经历了一年技术攻坚。

“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一般较稀疏,相比水稻等主粮作物,种植密度低很多,同等分辨率下,识别难度更大。”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首席算法专家王剑解释道,“而且果园等卫星识别图像,与自然林木很接近,很难区分。“

据介绍,网商银行升级的“大山雀”,其作物识别算法模型,实现了融合识别不同分辨率的影像,提升了水果等经济作物的识别精度,在业内属于首次。

同时,升级的算法机器,还融合了人工经验,能利用地形、降水、积温、历史产量等知识识别作物,比如“冬天主要种小麦”、“夏天主要种水稻、玉米、大豆”等等,让天上的卫星真正掌握了传统“信贷员”的技能。

卫星助力乡村振兴 苹果识别在苹果大省陕西率先推广

作为全国第一个涉农县域全面打通数字金融服务通道的省份,陕西省也将成为升级的“大山雀”技术落地的第一个省份。

陕西是全国苹果种植大省,占全国苹果产量排名第一,全国每4个苹果就有一个来自陕西,在正在进行的洛川国际苹果节上,陕西的苹果果农也率先尝鲜这一新技术。

今年中央在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创新的数字化技术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在农业农村部6月公布的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中,网商银行的卫星遥感助农方案入选。

遥感卫星是人造卫星的一种,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可连续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从遥感集市平台获得的卫星数据可监测到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情况,遥感卫星从应用领域分类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

遥感卫星可在气象、灾害监测、资源和测绘等应用方面创造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其受益者为国家和全体公众,因此数据本身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大部分遥感数据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商业化发展,但未来行业的商业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2组卫星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将遥感三十二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89次飞行。

地理信息行业规模的增长创造遥感市场需求,是中国遥感卫星行业商业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地理信息行业自2018年转型发展以来,其产业输出已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伴随行业规模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服务、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出现。

在国家层面,政府对高精度、高质量、高安全性的空间地理信息服务需求加大。此外,在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基于定位、导航、地图等服务的外卖、共享单车以及网约车等产业对地理信息行业的依赖巨大,高精度定位、高质量地图、导航等服务需求上涨。而遥感卫星是提供高分辨率图像、遥感大数据共享的关键一环,同时是提升位置、导航、地图服务的重要手段。因此,地理信息行业创造的市场需求为中国遥感卫星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政府短期内仍旧是卫星遥感数据的最大购买者。

遥感卫星可有效服务于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工作,有效监测和预防自然灾害,因而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中国政府始终重视遥感卫星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作用。与此同时,发展遥感卫星对于中国这样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和灾害频繁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0年,我国遥感卫星相关技术的申请数量累计达到了230项。

目前全球共有824颗遥感卫星在轨运行,其中美国遥感卫星数量最多,中国在轨遥感卫星数量全球第2。据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CS)全球在轨卫星数据库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9月,包括各类遥感卫星以及政府部门和企业所有的民用遥感卫星。

在轨运行的824颗遥感卫星由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其中美国、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6个国家和地区各自的遥感卫星数量均超过15颗,美国是全球拥有遥感卫星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共有462颗遥感卫星在轨运行,中国共有181颗卫星在轨运行,在轨卫星数量仅次于美国。

经过10几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全天候、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建立对地观测数据中心等地面支撑与运行系统,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在国家航天局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国遥感产业进入到市场化为导向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文章来源: IT三剑客,中研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通信小匠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