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供应链里的「京东答案」

3725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对京东物流而言,隐藏在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战略布局背后的,是过往多年的组织沉淀,也更是这家新型实体企业的下一个十年。

作者|皮爷

出品|产业家

图片|京东物流

高19米,占地1800平。在固有货位外,托盘货位有序排布,偌大的空间里,可变尺寸货叉的穿梭车在地面上来来往往,不停运转。横竖交错间,大大小小箱体被直接送入仓库。

坐标东莞虎门镇,这是在亿安仓新改造完成的中心仓全景。亿安仓是中电港旗下面向电子元器件的供应链平台,其核心模式是在持续布局的三级仓,即中心仓、枢纽仓和园区仓。

但虎门镇的中心仓和之前亿安仓自建的自动仓并不相同。几个数据足以看出区别,和之前的自动仓相比,新中心仓的拣选人效提升230%,拣货准确率提升至99.99%,与此同时,人员作业难度被大大降低。

京东物流是助力者。

更准确的表述是,在虎门镇中心仓落地的恰是京东物流面向3C电子行业的首套超过19米的天狼系统。在后者的助力下,如今亿安仓的新中心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完税区与保税区结合的综合型立库。

京东物流的身影不仅出现在3C电子赛道,在快消、服饰、医药、汽车等诸多场景内,京东物流越来越多的输出点正在被看见。其中落地的不仅是软件、硬件的数字化单点,更是一众复合形态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成立14年,京东物流已然建立了一个基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战略的成熟商业模型。在这个成熟的商业模型里,不仅能看到京东物流的仓储和配送能力,更能清晰感知到的是从技术到业务的上层流转。

21世纪初,经济学家帕拉格·康纳在《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中写道:“在21世纪,供应链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组织力量,谁统治了供应链,谁就统治了世界。”

对京东物流而言,隐藏在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战略布局背后的,是过往多年的组织沉淀,也更是这家新型实体企业的下一个十年。

一、供应链,「在进化」

虎门镇中心仓的转型并不是偶然。

亿安仓的定位是面向电子元器件的供应链平台,如今随着企业本身和行业的迅速发展,固有的自建自运营模式正在出现短板。

核心点在供应链的最小建筑单位——自动仓。具体来看,电子元器件本身体积小、SKU多,因此库内需要采取恒温恒湿、防尘防静电等特殊措施,同时,电子器件在应用环节要经过多重验证、测试过程,每个环节中对仓内操作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对应的供应链服务既要能做小量多单操作,又要做多品类拼单操作,还要做大批量整单操作。

除此之外,电子元器件品类丰富,一家半导体厂商一般会用到成千上万颗IC型号,且生命周期相差较大,需要仓储运作要敏捷高效。

换言之,固有的自动仓模式已然不具备服务电子元器件企业的能力,行业需要更定制化的供应链服务,不仅需要包含固有的供应链执行配送,也要具备产业特点。

实际上,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共性。比如,在汽车领域,沃尔沃和京东物流的西安仓第一期合作试点正在推进。

换言之,供应链正在“被进化”。

即如果说之前固有的供应链更多的是围绕现实世界的执行落地,比如产品的生产、销售、配送等重执行的环节,那么如今供应链正在向更上方的业务和战略延伸,成为“一体化”服务模式。

对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在今年的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CEO余睿有一个精准的描述,“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是既可以在数字世界提供基于数据与算法的供应链战略-规划-计划-执行的全面解决方案,又可以在物理世界提供从解决方案到落地运营的一体化支撑。”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供应链正在成为商业活动中的一个核心构件。而在新的消费关系中,这个构件不仅需要包含固有的现实世界的供应链执行能力,更被要求必须具备对上方产业业务的反馈和驱动能力。

进化源自当下新的消费环境。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消费的定制化、品质化需求,上游企业被“倒逼”必须具备服务定制化需求的柔性供应链能力;而另一方面,随着当下渠道和销售场景的不断重构,企业的供应链必须具备更“智能化”的属性,以此来满足更多元的渠道分发和销售落地。

实际上,国家层面早已有所定调。“十九大”报告曾明确提出,要将“现代供应链”作为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要领域。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在未来5年将以9.5%的年复合增长率进行增长,并于2025年达到3.2万亿人民币的水平。与2020年的2.0万亿人民币相比,总增量高达1.2万亿人民币,接近2020年市场规模的60%。

如果说之前供应链的角色等同于整个商业活动中默默无闻的“犁地者”,那么如今,基于物理和数字双向进行的供应链一体化形态已然是经济发展的规则参与者和制定者。它正在成为企业业务发展最核心的底层能力之一。

或者说,不论是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抑或是电子商务,在每个领域里,供应链管理都在悄然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指标。

二、「寻找」京东物流

对企业而言,供应链管理优劣已不仅仅决定好与坏,更可能成为生与死的关键。而对于供应链企业而言,“一体化供应链”则更等同于一个必答题。

已经有人给出了答卷。更清晰的信号是,在这个越发重要的基建领域,京东物流正在成为一个鲜明的范本。

以上文提到的京东物流与沃尔沃的合作为例,根据数据统计,如今基于西安仓试点,平台已经实现订单满足率提升至95%以上,年库存周转次数提升至7次以上,预期全国落地推广后可实现库存金额下降25%。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京东物流正建立起基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战略的全面而逐渐成熟的业务模型。比如针对3C行业的数字化集成供应链解决方案+工业协同物流模式、针对快消行业的智能化园区+全渠道多场景一盘货的模式、针对家电家居领域的渠道数字化变革+仓干支装全链服务模式等。

再比如,在服装领域,京东物流通过智能补调+正逆向仓配一体相结合提升供应链效率,在汽车领域,其为汽车企业提供售后备件国内国际一体化服务,在生鲜领域提供连锁餐饮一体化服务。

显然,京东物流已然建立起了整套一体化供应链“组合牌”。

牌面之下是被不断夯实的底座。对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型的一个拆解是,其恰是依托于供应链中台、数据算法中台和云仓、物流等核心能力,基于“耦合”“积木式”的模块关系,同时配以多年的产业理解,最终构建出一体化供应链模型的多条支线。

实际上,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模式早已经备受关注。在今年5月份京东物流对外披露的近600页的招股书中,“一体化供应链”总共出现了147次。

根据招股书的数据显示,京东物流的营收体系和顺丰、中通等物流企业营收的主要构成(以快递为主营业务)完全不同,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来自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客户的营收占比高达69%。

此外,根据去年灼识咨询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按收入计排行前十的企业(通常为合同物流企业或大型企业分拆物流部门)仅占9.0%的市场份额。排行前十的企业中,京东物流是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2020年市场份额为2.7%。

或者可以说,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恰是京东物流的“主航道”。“我们从第一天起就是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的角度,来规划京东的物流基础设施。”余睿表示。

从技术层面来看恰是如此。即和其它同赛道企业不同的是,京东物流的“品质服务”更多的是基于数据和智能仓储处理,通过数据算法、AI等多种能力,进而减少履约环节,进而实现高效履约。

供应链的一体化不是依托于更高效的交通工具和更多的人力,而更多的是基于算法、数据进行对应环节的优化和缩减。一个数据是,今年上半年,京东零售库存周转天数再次下降为31天。

实际上,京东物流能够成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的范本”也恰在意料之中。

即除了肉眼可见的规划、技术和仓储投入,背靠具有超百万量级自营产品的京东集团,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京东物流本身就已经积淀出了强有力的产业理解力和渠道服务能力,这也恰是京东物流能够迅速为不同行业客户出具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和过去14年之前不同的是,如今的京东物流不仅出现在京东内部,更是频频出现在京东外部。它正在努力把“一体化供应链”的试卷做到满分。

三、下一个14年

对整个京东体系而言,京东物流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从2007年刘强东的“大手一挥”到如今成为供应链的领跑企业,京东物流也恰为京东带来了足够强的核心优势。用余睿的话说,“我们帮助京东零售接近90%的自营订单实现了当日或者次日送达,定义了中国电商行业优质配送服务的标准。”

但成长的更多细节来自自身。比如如今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运营约1200个仓库,总管理面积2,300万平方米,拥有近20万名配送人员,再比如,华北运营的京东物流北斗新仓,已实现百万级SKU操作,并进一步缩短履约时间2-3小时;京东物流的心技术产品京慧2.0、智能仓储解决方案、以及第五代智能快递车也都在今年的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亮相发布。

如果说在过去的14年里,京东物流更多的是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少年,处于内生的输入角色;那么在如今,京东物流正在成为一个输出的成年人,它正在以自身过往14年的积淀,成为中国经济的推动者。

之前人们对于京东更多的标签是电商、物流,那么在现在,乃至未来,以供应链为内核的产业开放恰在成为京东——这个新实体企业的核心标签。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一体化供应链本质是对工业生产链条的升维加持。即在这个京东物流一直对外输出的能力中,企业和市场被赋能的不仅是数字化的能力,更多的则是基于柔性供应链、C2M反向定制乃至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理念。

京东物流正在加速向外界输出自己的价值。

这种价值,也在成为“共同富裕”的新底座。比如,在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能力的推动下,“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正在成为新趋势,“人货场”的关系被重新解读,产业上下游的互动连接更为密切公平,社会的消费结构和公平机制在无形中被逐步夯实。

此外,同样看到的是京东物流背后的低碳价值。在本次大会上,余睿同样宣布,未来京东物流将投入10亿元用于加码绿色低碳的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建设,力争未来5年实现自身碳效率提升35%。

比尔盖茨曾经说,“人们总是高看未来两年的变化,总是低估未来十年的变化。”从2007年呱呱落地,到2017年独立开放,再到如今坚定“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的战略方向,在京东物流身上,在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战略路径上,这句话正在被逐渐应验。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产业家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