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做秋裤43年,这个村一年卖了6000多万条秋裤

新商业要参 2021-10-25

南极人

2624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不穿秋裤爱臭美,老了变成老寒腿。” 

寒冬来临,秋裤如约成为妈妈心中YYDS。“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的故事,也乘着寒流,卷进千家万户,可偏偏这故事在山东某地止了步。 

比起你妈觉得你冷,他们更信奉的是“有一种冷,叫我们觉得你冷。” 

在山东泰安,姚家坡村民主要以秋裤为生,平均每3户就有1户从事秋裤加工,年产量高达6000多万条。把这些秋裤的长度加起来,足足能绕地球一圈。 

姚家坡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秋裤村”。

比起你妈,他们更希望你穿秋裤,而你现在穿的秋裤,可能就有一条来自这个“秋裤村”。 

01 年产6000多万条秋裤,只卖了1个亿?

对于姚家坡人来说,秋裤,承载着这个小村庄的发展史。

坐落于泰山脚下,姚家坡人深耕秋裤43年,生产的秋裤数不胜数,也早已凭此找到生存之路。可再早30些年,还没能抓住秋裤的姚家村,属实还是个“穷窝”。 

穷窝村里出奇迹。 

70多年前,穷苦的老一辈为维持生计,将自己缝缝补补的技能发挥到极致。他们从周边服装厂购置边角料,靠着纺车,一点一点将零碎布料重新裁成服装。 

彼时,姚家坡村还是无人问津的小地方。老一辈人就挑着担子,向南渡过汶河,向东抵达莱芜,把服装卖到周边小镇、县城里去。 

靠着一根担子,姚家坡的衣裳也走进大大小小的地方。

从花线业起家的老一辈,靠着那架纺车,也把姚家坡从“穷窝”变成远近闻名的“织布窝”。到了1978年,村里已经家家户户做衣裳了。伴随着村里针织产业兴起的,还有针织加工的机械化。 

随后,率先意识到量产才是出路的姚家坡人,在通电后陆续购入纺织机器。从传统的手工缝纫机到马达缝纫机,再到锁边机,姚家坡的针织产业逐渐走向机械化。 

而那一台台被搁置的老式纺车,也成了这波历史的见证者。

图源/网络

机械化下,姚家坡村针织火热,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了。 

渐渐的,他们用的布料也从边角料转向质量更好、面积更大的布料,从传统的制衣转向了秋裤。 

秋裤样式简单,操作难度不大,更适合姚家坡的老年人。于是,姚家坡人就这样盯紧了秋裤,一盯就是43年。 

从最初的泰安市场、济南西市场,到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吉尔吉斯斯坦、印度、俄罗斯等外国市场,姚家坡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目前,姚安坡村生产1条秋裤只需3分钟,年产6000多万条,往往冬季一来临,前三个季度生产的秋裤就会被抢购一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年销6000多万条,姚家坡的秋裤年销售额仅仅1亿多元?

卖得多,获利不高是秋裤村最普遍的问题。

02 没有品牌,买秋裤都去了南极人?

即使秋裤都卖了出去,姚家坡人还是闷闷不乐。这并不奇怪,对比其他秋裤商家,姚家坡的秋裤实在赚得太少。 

作为上游供应端,姚家坡秋裤主要靠薄利多销。一条秋裤的批发价约3~4元,商品毛利率不高,只能走量盈利。 

可同样一条秋裤,在网红主播、品牌方等进货后,经过贴牌、包装,转手就能卖10元、2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 

一番比较之下,姚家坡人有了危机感。

反观同样靠着保暖内衣起家的南极人,如今靠卖吊牌年入40亿,姚家坡人渐渐找准了自己的缺陷—品牌意识。 

1997年,看准保暖内衣市场的张玉祥创办了南极人。 

即使是4个月营业额达1亿元,7年营收10亿元,创下业界神话的南极人,同样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栽了跟头。 

劳动力价格上涨,保暖内衣单一等问题下,南极人岌岌可危。此时,张玉祥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关停工厂。 

关停工厂后的南极人彻底卖起了吊牌,其后开始跨足电商,在电商领域风生水起。 

2020年财报显示,南极人电商的合作供应商达1612家,合作经销商达6079家,授权店铺7337家,并实现营收41亿元,净利润为11亿元。

而据爱企查显示,该公司注册的商标信息多达1766个,且部分非“南极人”字样的商标也同样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份额。 

而这一切的成绩,成于品牌。

当然,我们并非鼓励姚家坡人后期通过卖吊牌重走南极人的老路(如果可以实现品牌),但对于和保暖内衣同样面临品类单一、消费者困境,薄利多销的秋裤来说,搭建品牌是个不错的方法。 

事实上,近几年来,姚家坡已经有人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他们试图建立专属于姚家坡的秋裤品牌,只是一直反响平平。 

这和姚家坡传统的针织产业有关。从最初针织发家,姚家坡一直以来属于家庭小作坊经营模式,分散化、个体化是这个村庄的特点。而所谓的“秋裤产业群”,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实施。 

此外,姚家坡从事秋裤加工的大多属中老年人,他们的目标只是赚零花钱,对于成立专属品牌的蓝图,显然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和动力。 

更多情况下,姚家坡人还是把希望赌在了电商渠道上。

03 眼馋电商,能否成为下一个曹县?

电商的红利,是姚家坡人有目共睹的。

因为这样的故事,在同为山东“小伙”的曹县,正演得火热。相比之下,姚家坡人只是旁观者。 

有人说,曹县的走红纯属意外。毕竟”山东菏泽曹县666“”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样的口号在网络走红,是具有偶然性的。 

但深究下来,曹县走红是必然的事,只是或早或晚的区别。电商之势破竹而出,靠着电商的红利,曹县成为名副其实的”淘宝村“。 

从阿里研究院2019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数据来看,曹县成为仅次于义乌的全国第二大淘宝村集群,共计124个淘宝村。 

这里的百姓大多从事电商,做着大大小小的木制和服装生意。 

有数据统计,曹县表演服饰、木制品网络销售额分别占天猫、淘宝平台的70%、40%,后者更是占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木制品跨境电商销售额的12%。 

尤其是近几年,搭上汉服快车的曹县,更是直接成为全国最大的汉服基地。 

有数据统计,曹县约有汉服及上下游相关企业2000多家,2019年仅曹县大集镇从事汉服生产的企业就达286家。 

曹县人民喜欢电商,而电商也实实在在没有辜负他们。2019年,曹县电商交易额516亿元,销售额突破198亿元。 

这样走红的曹县,真的只是意外吗?

正如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分析:有些淘宝村最初就有产业,到发展电商,在促进原有产业发展的同时,给产业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曹县,正是如此。 

在电商发展起来之前,无论是林木加工,还是服装制造,曹县早已形成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正是这样的产业体系,才有幸被插上翅膀。 

与其说是网络带火了曹县,倒不如说是曹县刚好抓紧了电商。

反观姚家坡,一直以来的分散化个体经营,在难以形成标准化产业群的同时,也错失了许多机遇。有村民就曾表示,当姚家坡秋裤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就曾因为不够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在净重中惨遭淘汰。 

如今,打算走上电商之路的姚家坡人,借鉴曹县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首先,打破原有的个体化经营,让秋裤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

姚家坡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近两年,姚家坡村计划新建6万平方米的针织产业加工园和销售园,从而形成真正的秋裤产业群。 

其次,完善物流渠道。 据当地村民介绍,姚家坡的秋裤在快递运送过程中,往往需要2天才能离开山东。 

物流造成的不便,大大影响了电商布局,因此想要搭建一个好的电商体系,离不开高速物流的配置。 

最后,进一步拓展新品类。 显然,要走更长远的路,姚家坡人需要在秋裤之外,开辟新的品类,既是增收,也是给姚家坡品牌的一个新机会。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乖乖穿上秋裤的。秋裤扎进袜子里的安全感,还需要姚家坡人用新的方式教会年轻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深氪新消费”(ID:xinshangye2016),作者:沐九九,编辑:黄晓军,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新商业要参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