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物代言成广告界掘金赛道 安全、前卫、配合成品牌最看重价值

微观人 2021-10-26

品牌广告刘勇

3268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罗茜”“雷娅·基姆”和“吕伊”最近成为韩国民众熟悉的名字。它们并非真人,而是虚拟网红。眼下,韩国越来越多机构选择虚拟人物代言其产品和服务,虚拟网红广告市场有望快速发展。

“罗茜”是韩国企业Sidus Studio X推出的一个虚拟人物,被设定为一名22岁的时尚女性,喜欢跑步、做瑜伽和旅行,注重环保,最近接到的工作是代言“雪佛兰”一款电动汽车,相关广告视频已于10日上传至视频共享平台优兔。“罗茜”先前为韩国新韩保险公司代言的一则广告反响不错,截至13日在优兔上的点击量已达约1720万次。它代言的另一则产品广告定于23日开始在韩国的电视上播出。

除广告视频,社交媒体照片墙是虚拟网红另一“战场”。“罗茜”在照片墙有超过4.7万名粉丝。

Sidus Studio X公司首席执行官金镇秀(音译)说,虚拟网红虽然是由电脑合成的人物形象,但被赋予鲜明的个性、有趣的性格特点,以减轻人们对它的疏离感。公司没有透露“罗茜”广告费价格,但宣布它今年已经挣了约10亿韩元(约合557万元人民币)。据广告行业人士介绍,虚拟网红6个月的广告费通常不超过1亿韩元(55.7万元人民币),但“很难精确计算出对它们的投入,因为依照广告类型的不同,3D建模等费用会有较大变化”。

尽管用虚拟人物代言产品的案例现在不算多,但业内人士看好其市场前景。金镇秀说:“公司已收到超过100个寻求虚拟人物代言产品的广告项目,其中约20个来自时装品牌。产品主要面向MZ世代的企业对虚拟人物代言更感兴趣。”

再看回国内,此前清华AI学生“华智冰”一亮相就占据热搜,紧接着各大企业纷纷推出虚拟形象代表。从屈臣氏推出首位虚拟偶像代言人屈晨曦Wilson拉进与年轻人距离,王者荣耀借势时下最流行电竞虚拟男团“无限王者团”全面打开社交属性,到欧莱雅推出首位虚拟代言人“M姐”迎合年轻人走进圈层,花西子推出首个品牌虚拟形象“花西子“”引领国货新风尚,虚拟形象代言人正帮助品牌迅速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助力品牌俘获更多的目标用户。

虚拟人物下场代言

在海外,美国的超写实数字人Miquela,ins粉丝超过305万,曾与特朗普、Rihanna一同入选《时代》年度“网络最具影响力人士”的榜单,2019年营收高达7600万元人民币。

目前国内虚拟人在合作中代言费一般在几十万左右,甚至与知名品牌或奢侈品合作,还只是不付代言费用的资源置换,表面火热但不一定盈利。

以往,在国内发展较成熟的虚拟人都是二次元纸片人,比如洛天依、B站的虚拟主播,字节和乐华共同打造的虚拟女团ASOUL,再到爱奇艺选秀综艺《超次元新星》当中的多位虚拟偶像。

对于动漫公司来说,将二次元角色独立出来运营,也可以提早IP的商业化,有利于为动漫创作提供资金。

预计2022年上映的国产篮球动漫《左手上篮》,其中一个角色“许星悠”早在今年3月就签约了CAA中国经纪公司,作为虚拟偶像正式出道。

如今,走红的另一批虚拟人,更多是“超写实”的属性,它们更像是贴近生活的“数字网红”。

如今,孵化虚拟人的难点并不只是依赖技术门槛。陈燕表示,国内也许已经有超过20家虚拟人技术公司可以做出好看的“皮”。但如何为这些漂亮的躯壳注入灵魂,长期投入资金塑造人设,最终应用在适当的场景里,产生流量及商业化的可能…这些并不是许多技术公司擅长的。

今年8月,一位赛博朋克风格的潮流虚拟人“集原美”,被摩塔时空以数百万元人民币收购,刘勇感叹,“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她很特别,未来一定有前景。”

如今,集原美在抖音粉丝超过66.1万,已经和蒙牛、喜茶、PUBGM等有过商业合作,但目前营收还不能覆盖成本,刘勇将虚拟人领域称之为熬年头的行业,并预计在明年年中集原美IP能实现盈利。

“很多品牌和虚拟人的合作都想要做资源置换。但我比较倾向明码标价。”刘勇认为,“好的内容产品应该被尊重和有尊严的变现,虚拟人都贱卖的话以后没有活路了。”

刘勇表示,曾经联系了二三十家品牌方,“对方都说目前的预算里没有这个合作类别,除非我保证销量或者直接投放效果,他们才能加上这条虚拟人项目的预算。”

可见,虽然已经有一些商业案例,但对一般企业来说,虚拟人这个类目还是过于新颖,缺乏标准化商业案例和流程,公司也缺乏这类媒介预算、认知。

有一些品牌方不了解做虚拟人的设计、制作成本,只当成普通KOL,或者按照市面上每分钟动画的市场价来谈,令虚拟人公司无法接受。

刘勇说道,“大部分品牌方来找我们,都是因为老板说了句某个虚拟人不错,但员工根本没有想清楚合作需求、行业玩法是什么,就来问我们能不能直播带货、线下探店…有时候和一家合作方开十多个电话会议洽谈、科普,最后还是没有合作,这种痛苦我已经经历了四五年。”

可见,目前虚拟人最核心的营销手段就是出圈,被更多品牌方看见。刘勇表示,“我们甚至开玩笑说过去投领英的信息流广告,虽然领英用户和集原美的受众并不重合,但是太想让世界500强高管都看见、了解虚拟人。”

品牌为何青睐虚拟人?安全、前卫、配合度高

目前,品牌和虚拟人合作的诉求,主要是借助其某种特色凸显品牌理念,展现创新数字化的调性,吸引Z世代消费者。

所以品牌方往往选中人设鲜明的虚拟形象,例如中国风品牌百年润发等与翎合作,潮流品牌等选择集原美、AYAYI合作。

部分品牌高管不了解二次元虚拟偶像,倾向于选择审美范围内的超写实虚拟人合作。而选择与许星悠合作的康师傅冰红茶品牌负责人李伊认为,二次元偶像受众要更年轻一些,但两者只是展现形式不同,关键都是人设传递出来的核心价值,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如果是只是为了带动销售,透过名人效应和流量收割确实更直接快捷。但像康师傅这种知名度已经很高的品牌,为了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固旧纳新,与虚拟偶像合作就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方式。”

去年,康师傅与洛天依进行了初次合作尝试,在中学生群体中反馈不错。此外,往年冰红茶主要通过篮球、音乐、时尚跟综艺等渠道触及年轻人,所以也和曾就职于NBA的李锦天有过合作。

随后,李锦天创业成立了心魂文化,筹备中国首部篮球动漫《左手上篮》。康师傅和心魂文化便在动漫IP和虚拟偶像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合作。

关键在于,洛天依作为知名的虚拟偶像IP,同时也链接了许多其他品牌,康师傅则想建立一个更深度紧密关联的虚拟合作方。李伊表示,洛天依的合作模式都是比较成熟、固定的,但许星悠的运营方配合度较高,每次合作营销活动经过了双方的脑力激荡,力求新意。

“其实最初选择许星悠的时候,我心里也是有点忐忑、怀疑的,毕竟她还没有知名度。”李伊表示,市场调研结果也显示许星悠有走红潜力,随后便借助这一新星推出冰红茶热带风味新品。

为了深入二次元人群,康师傅和许星悠的合作营销重点在B站展开,推出了涂鸦罐和开学季等相关活动后,“在线下推广的活动现场,我们明显发现年轻人比较喜欢许星悠,而且甚至有一些人直接说认识这个小姐姐。”

近两年相关创作技术的发展,也提升了二次元虚拟形象作为代言人的长远可行性。

业内人士指出,前今年与动漫类IP合作物料制作需要投入很多费用和时间,一支短片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商谈合作,无法快速满足品牌快速的多季节、场景变换的营销内容需求。“现在时间和成本都降低了,虚拟偶像变成了一种更灵活的合作方式。”

未来,康师傅冰红茶也正在规划和许星悠进行更高层级的深度合作。

除此之外,许多企业也开始打造品牌拟人化形象,比如欧莱雅旗下的M姐、屈臣氏的屈晨曦。据悉,找虚拟人付费代言合作的成本一般是几十万,足够制造一个自己的品牌虚拟人,后者的市场价在50到300万左右。

但是,正如品牌自身不擅长做自媒体,这些虚拟人的数据也比较一般,他们不说话,也没有太多内容输出,只是一种传递品牌理念的logo,也不能解决流量销量问题。

所以,品牌经常选择已经走红的虚拟人合作,直接连接上其长期运营积累的形象和粉丝,进行新品推广。

虚拟代言人未来趋势洞察

趋势一:虚拟代言人对真人替代性不断增强

虚拟人在营销模式上对真人的替代性增强,且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环境的限制,制造出新鲜的视觉体验。随着交互技术和营销模式的创新,品牌与虚拟人合作进行创意营销将成常态。

趋势二:技术快速发展支撑虚拟代言人的服务属性落地

在互动设计上,虚拟形象能更方便地融入其他程序,与受众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未来,品牌将赋予虚拟形象代言人以外的多重身份,通过“服务属性”驱动用户认知虚拟形象进而认知品牌。

趋势三:虚拟社区+数字周边产品,为品牌累积数字资产

随着技术门槛降低,消费者在虚拟世界建立多重分身不再是难事,元宇宙社交兴起,品牌以虚拟代言人融入平行世界社交圈。品牌可以为消费者搭建虚拟社区,并发售数字周边产品,以此积累虚拟资产进行变现。

随着媒介技术和消费者内容消费习惯的变迁,品牌虚拟代言人在发展中具有了更加鲜明的人格特征和拟真特点。

在未来,随着品牌虚拟形象底层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品牌代言人的形态和应用都将迎来更为日新月异的景观,这也将为品牌形象的建构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

相比真人,虚拟人物固然有它的好处,但由于赛道过火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能否抓住风口顺势向上,还需多加思考!

文章来源:剁椒娱投,TopKlout克劳锐,西安晚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