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备电厂转正难,该如何破局走出困境?

电气传播 2021-10-26

自备电厂走出困境煤炭

1754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自备电厂作为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电力紧缺年代的重要的电力补充来源,曾经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自备电厂不缴纳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以及污染问题、效率低下问题让很多人颇有微词。

不过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拥有总装机容量高达1.42亿千瓦装机自备电厂,占全国比例为8.6%,而且,自备电厂利用小时数较高,如果盲目采取极端措施,将会对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来看,虽然已经有不少自备电厂属于高效节能的大容量机组,但占据绝对数量的还是中小型的热电联产机组,效率相对较低。虽然经过近几年严查环保,目前绝大多数自备电厂已经环保排放达标,但在能耗方面还是不如国有大型发电集团好。而且,过去几年,国家已经将很多不符合排放标准和效率低下的机组淘汰、拆除,但仍有大部分自备电厂保留下来,继续运行。

而且,许多地方基于周边地区自备电厂的热源不可替代性暂不拆除关停的政策,将自备电厂余热收归公用,所以对于自备电厂而言还是有存在的重要意义,毕竟如果靠政府去专门建设热电厂供暖,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倒不如交给地方企业自备电厂,这样既可以回收利用电厂余热,产生经济效益,当地政府又可以省时省力达到民生供热要求,实现双赢的良好局面。

甚至,许多地方政府为了留住企业不惜将原先的国营热电厂废弃,改用自备电厂供汽。其实这也是目前北方地区很多自备电厂的现状,也算是变相的转正吧。只是这样以来,企业自备电厂成为当地不可替代的唯一热源后,将来供热问题难免受制于人。

其实内行人都知道,深究起来,这些电厂还是主要以供电为主,供热只是捎带脚干的活,有的企业甚至将330MW、660MW这样的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列为供热机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既然不能将自备电厂全部拆除,那么自备电厂转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所谓的自备电厂转正,就是将电厂由企业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通俗来说就是发出的电输送到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接受电网统一调度。

转正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机组都可以。首先要满足效率要求,对于供电煤耗过高的机组坚决淘汰,而效率相对较高,达到国家供电机组煤耗限额标准的可以继续运行,目前这个标准约为310克标准煤/千瓦时,当然这个标准几乎是逐年提高的。

2019年,中国自备电厂第一大省山东省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投资的2台30万千瓦以下在运机组转为公用机组,前提是必须缴纳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承担与公用电厂相同的社会责任。虽然这样以来,自备电厂的运营成本会大大增加,带给所属企业的成本优势也会相应地被削弱,但是毕竟这给原本处在法律边缘地带风雨飘摇的自备电厂带来了一线曙光。

自备电厂的出路

可以看出,与现今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的发展趋势和电网完善构架的供电能力相比,自备电厂已经到了必须改弦易辙的时候了。

个人认为,燃煤自备电厂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造。改则进,不改则退。改造至少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 坚持总量控制。除了国家特有政策允许之外,原则上不新(扩)建自备电厂。这是政府从源头上管控的重措,也是产业发展健康科学规划的必然趋势。

② 坚持区别对待。全面清理违规违法建设的自备电厂;全面实施营业许可证制度;坚决关停不符合核准条件及落后产能的自备电厂。这是从现状出发的亡羊补牢之策,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 坚持公平竞争。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市场规则,推进自备电厂与公用电厂的同等管理,公平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安全调峰义务,加快成为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推动自备电厂和公用电厂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尽快使自备电厂跃入电力市场公平竞争的行列。

④ 坚持节能减排。严格能效、环保约朿、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切实提升自备电厂的能效、环保水平。这是寻找出路后应达到的目标,也是自备电厂能继续在役的必备条件。

事实上,我们周边已有为数不少的自备电厂,清醒地看到最近几年来行业形势的急剧变化,他们结合自身优势和周边用电用热特点,利用天时地利,先人一步,相继进行机组改造。他们改造原先的中温中压链条炉,跃升到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同时配套采用脱硫、脱硝和除尘等环保措施,拓展供热市场,企业经济效益快步提升;有的自备电厂,还在改造后进入了公用电厂的行列,实现了角色转换,成了电力市场的主体。

事实证明:只要企业主动谋划,政府主管部门“给力”,自备电厂运营机制的改革治理和机组的升级改造目标,是不难实现的。

另外,成为公用电厂并非自备电厂的唯一出路。考虑到各地区、各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科学治理燃煤自备电厂,既要坚定决心、加大力度,又要尊重历史、注重稳妥,应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有序的原则持续推进。关键是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文章来源: 传统经济守望者,中国能源 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电气传播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