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辉:中国商业将进入到大企业主导的,以效率提升为主的微创新阶段

砺石商业评论 2021-11-04
655 字丨阅读本文需 1 分钟

刘学辉 | 文

父亲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的一批生意人,从小笔者就对中国商业一点一滴的变化,保持着密切的关注。之后读大学,又开始系统地学习企业管理课程,大学毕业后更是一直聚焦在商业管理领域进行研究与实践,所以对中国整个商业进程有着较为敏锐的感知。

2020年之前,我的一个明显感受是,中国商业领域日新月异,每年在地产、汽车、消费电子、能源矿产、日常消费、健康医疗、文化传媒与互联网等领域,不断涌现出的优秀企业让人目不暇接。

但从最近两年起,开始有着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感受,几乎没有一家太让人感到惊喜的新兴企业再出现,相反在多个行业出现了很多类似苏宁、国美、恒大与华夏幸福等过往明星企业陷入经营危机的消息。甚至在互联网企业,除了阿里、腾讯、美团与京东等少数几个明星企业,像搜狐、新浪、微博、搜狗、当当、爱奇艺、易车网与云集等大量互联网领域的企业也都辉煌不再。

不过在这种光彩整体稍显暗淡的大商业环境下,也有一些亮点,就是类似比亚迪、长城汽车、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康威视、宁德时代、万华化学、伊利股份与三一重工等一批在历史上内功沉淀颇深的优秀企业,呈现出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业绩不断创出新高。另外,在过去一直没有太多创新的消费品领域,也涌现出不少像元气森林、文和友、茶颜悦色、喜茶、蜜雪冰城、和府捞面与钟薛高等带来更优消费体验的新消费品牌。

在此背后,笔者认为核心原因是,无论中国的技术红利还是人口红利都已经接近尾声,已经很难再出现依靠某种新技术、新模式便可以实现速胜的新商业机会。未来中国商业界将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竞争局面,除了在一些细分消费领域存在一些较小的商业机会,整体将进入到由大企业主导的,以经营质量与经营效率提升为主的微创新阶段。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砺石商业评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