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纷纷放弃液晶面板产业 中国面板的强势崛起离不开他

微观人 2021-11-04

王东升京东方液晶面板

3096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近日,日经新闻报道,松下将于2022年3月底停止在欧洲的电视生产,停止生产的是欧洲捷克的一家电视工厂,该工厂约400名员工,其中大部分将被解雇。此后,松下会把电视生产外包,以继续在欧洲销售。

其实,松下出售或停产电视的消息由来已久,在2020年初的时候,松下就宣布将要退出液晶电视业务,将于2021年终止生产,按照时间计划,松下也在准备相关停产或出售产线的计划之中。

在今年的8月,有消息称松下已经独家授权日本设备拍卖商Hightec Systems举办了松下G8.5代线设备拍卖线上说明会,目前处在接受买家参观设备阶段,时间将持续到8月底。目前,松下G8.5代线设备拍卖到底进行的怎么样,目前还没有更确切的消息。

日韩为何出售、关停面板产线?

其实,不只是松下,就连三星、LGD这样的“龙头”显示品牌也在不断的出售旗下的液晶产线,还有三菱等企业也在停产或出售旗下液晶产线。为什么日韩品牌都在出售、减产或关停液晶产线呢?笔者认为有一下几个原因。

首先,面对我国面板产业的崛起,外资品牌的竞争力下降,逐渐被挤出市场。由于大陆面板厂在规模、效率、技术的综合竞争力提升,逐渐掌握的定价权,通过价格战不断挤压外资品牌的生存空间。这些年,我国液晶面板的产业不断崛起,市场份额迎来了新的突破,已经占了全球LCD的50%+的份额,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2年我国面板产能占比将达到56%。

在中国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京东方A董事长陈炎顺透露,中国大陆显示产业以高达6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83.9亿元)的产值和29.6%的增速,成为全球显示最重要的增长极。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三头部厂商2021年上半年LCD TV面板出货面积占当期全球总出货面积50.9%,液晶面板的重心已经向中国偏移。

面对强势崛起的中国面板行业,日韩品牌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三星出售液晶产线后选择从中国进口液晶面板,松下也找好了代工产线,这足以说明我国液晶面板的实力。

其次,有实力的品牌希望摆脱液晶这种偏“低端”的产业,将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县市技术上。除了在液晶上的竞争力减弱,无法与中国液晶面板企业竞争的,选择退出液晶行业。另外也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应用到创新显示技术领域。

比如,像三星这样的占据电视行业第一数年之久的品牌,选择出售液晶产线之后改为从中国进口,这是三星的战略。三星将更多财力和精力投入到Mini/Micro LED、QD-OLED以及其他创新显示技术领域,不得不甩掉液晶这个“包袱”。

中国面板事业第一人

如今我国面板产业强势崛起,竟逼迫到日韩纷纷放弃,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这个男人,他是带领中国面板事业走上全球道路的领路人,他就是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

从一个破落的、年亏数千万的落寞军工厂,到一个先进的、年赚数十亿的全球电子巨头,京东方开创了中国高技术工业的全新路径。

如何挽救一个陷入困境的企业?这应该是管理学上的世界级难题。因为在这个难题里面,一个企业会遭遇管理上的几乎所有问题:钱没了、人跑了、主业快消失了、经济周期又来了…当一个企业内外交困,几乎不知道自己究竟还剩下什么资产。

1992年的774厂,后来的京东方,就是这样一个即将死亡的企业。

35岁的王东升,面对的是资不抵债的工厂、士气不振的员工、上门闹事的下岗老干部…每日都陷入到惶恐中。

但在接下来的27年,王东升带领京东方创造了工业史上的奇迹。

京东方前身为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做电子管、半导体等电子器件的企业。从50年代开始就接了国家很多的“计划”项目,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电子器件工业的摇篮。

在计划体制的时代,大部分企业是大而全,每一块都要做,每一块都不精,规模量不够,效益不高。到了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型时,企业在技术、产品、体制上已经落后了。走向市场后,企业没办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到1992年,企业已经连续7年亏损,面临经营困难、发不出工资的困境,原本已经调离的王东升因为一份朴素的感情留了下来。

当时王东升正调离公司,报告都已经让领导签字了。王东升去的那家公司还给了他两套两居室,他正计划把退休的父母接来北京。

然而,在看到一些退休的老师傅们为了生活去酒仙桥附近一个大菜市场捡白菜帮吃,王东升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1982年进厂的年轻翘楚,王东升1年升副科,5年赴香港学习,6年成为副总会计师。

王东升刚到厂里时,那些老师傅就告诉他,干企业比蹲机关更好,要有奋斗精神,要成为专家,要“实业报国”。也是得以老师傅们的照顾,王东升才能在厂里平步青云、仕途顺利;

最后,王东升毅然选择留下了并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教过我们、爱我们的老师傅们可以按时发工资,报销得了医药费。

就这样在1992年的9月,时年35岁的王东升临危受命担任厂长,接下了这一厂子人的期盼。

1993年,王东升和2600多名员工一起,自筹650万元种子资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立京东方,王东升担任董事长兼CEO,开启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

债转股完成后,企业状况仍很艰难,王东升做了两个断臂求生的决策:其一,给各个子公司下放权利,令其自负盈亏;其二,裁撤冗员,这一步很难,虽说当时的厂子是个烂摊子,但好歹算个铁饭碗,那个时候经常有老员工哭天喊地讨说法,为了稳定军心,王东升不得不请来厂里的老人维持局面。

随后,京东方迅速扭亏为盈,1997年在深圳实现B股上市,用5年时间从濒临倒闭到涅槃重生,当年就做到了年盈利4000万-5000万。

大多数企业,习惯于在熟悉的市场构建竞争优势。另有些企业,则喜欢离开“舒适区”,通过占据新的价值前沿形成驱动力。而很显然京东方属于后者。

17年前,京东方通过海外收购杀入液晶显示领域,在怀疑声中成为世界显示行业的领导者。6年前,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正式把企业定义为一家物联网公司,要用更复杂的创新进行跨界转型。

2003年,京东方B股增发20亿港币,那时候手上有30亿元的现金。有人建议买望京的地。王东升说到:我们是搞工业起家的,搞房地产我们也不懂。如果连我们这些人都去做房地产,那谁来搞工业化?我们还是搞工业化吧。

生而干高技术工业,京东方马上进入了一个颠覆式创新者的战场。

其实,早在5年前王东升分析公司的发展定位,就认为公司做电子管、半导体,最能培育大企业的产业里,显示算一块,就把眼光放到了CRT(彩色显像管)的下一代技术方向。

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开始,到电子管的器件,再到半导体发明,整个电子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半导体技术替代真空技术的历史。看到这个趋势,京东方在1998年基本确定了进入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

不过直到2003年,京东方才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2002年,由于Hynix陷入巨额债务危机,宣布要出售旗下HYDIS的液晶显示业务。2003年1月,京东方抓住机遇,以3.8亿美元收购HYDIS,并迅速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北京自主建设了中国大陆首条依靠自主技术的第五代TFT-LCD生产线,结束了中国大陆“无自主液晶显示屏时代”,填补了中国大陆没有液晶显示技术的空白。

如果说京东方的第一个十年实现了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从0到1”,那么此后10年,王东升带领京东方则走出了“由弱到强”的成长路径。王东升曾多次表示这离不开京东方自创立起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2013年京东方毛利润业内第一,产业规模、技术实力、市场份额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人们的印象中,三星的液晶面板论质量堪称业界翘楚,但事实上,京东方已经领先全球。

2017年,京东方液晶面板总出货量已位列全球第一,但三星现在OLED做得比较好,京东方OLED暂居世界第二。

2018年,京东方超越韩国双雄三星和LG,其LCD屏幕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主流产品领域,京东方市占率均拔得头筹。2020年第一季度,京东方液晶电视显示屏出货数量和出货面积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京东方A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8.96亿、938亿、971.09亿、116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8.83亿、75.68亿、34.35亿、19.19亿元。

时代塑造了京东方,京东方也塑造了这个时代。

结语

虽然全球液晶面板生产中心向中国转移,但是我国也要警惕大的挑战。以国内液晶面板企业的产能,很快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面板价格下降只是开始。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内耗、内卷也将变得非常严重。

所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全球市场,但是又能避免内卷式的价格战让别人捡了漏,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看呢?

文章来源: 百姓家电网,蒋东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微观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