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吸管大生意!利润8豪他却狂赚2亿,揭开“吸管大王”的生意经

材料技术观察 2021-11-05

义乌

3456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1993年,他开始接触吸管,一干就是半辈子。楼仲平的双童吸管,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专利技术,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吸管技术。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吸管是来自双童。小吸管大买卖,楼仲平是如何做到的呢?

出六进四

1965年出生的楼仲平,浙江义乌人。家里有6个孩子,他是老四。到了楼仲平到了上学的年纪,他穿着开裆裤去到学校,被同学嘲笑后,他哭着跑回家,再也不想去学校了。母亲就把一个围裙裁剪了,给补上开档的地方,这才避免了尴尬。小时候,楼仲平只有一个念想,就是吃饱肚子。

等他上到初二,做货郎担生意的父亲和哥哥们回家里,楼仲平就哥哥:货郎担好不好,哥哥就说:反正能吃饱饭。能吃饱饭,成了楼仲平的致命诱惑。他就和父亲说:我也要去做货郎担。货郎担,就是一个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鸡毛、鸭毛、甲龟壳换喽”。别人会拿鸡毛鸭毛等,换一些糖果或日用品小物件,又叫“鸡毛换糖”。

父亲还是坚持让楼仲平上学,但也同意了让他寒假出去试试。楼仲平看父亲换了时候,总是多给别人一些东西。比如小孩子换糖的时候,说好了换两块,父亲总会多给上半块碎糖。老人出来换的时候,说好了是5个纽扣,父亲也总会给上6个。

楼仲平不解,父亲就告诉他:“你超越别人期望的时候,下次人家还会想到你。”父亲还说:“生意要考虑长远,你对人家好,人家才会对你好,你挣来10个钱,自己只能拿4个,要把6个分给人家。”这就是父亲交给楼仲平“出六进四”的生意经。

不禁想到了李嘉诚说过一句话:一个生意能赚9%、10%也可以,我只要百分之八。让出一部分利润,做到超出别人期望,对方下次更愿意和你做生意。合作人多了,生意自然不会差。

拼搏精神

初中毕业后,楼仲平就正式做起货郎担了。做货郎担没那么简单。除了早上4点半就得起床,每天还要挑100到150斤鸡毛,生意好的时候,要挑300到400鸡毛。这对身高只有一米五多的楼仲平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生活,楼仲平却说:“不觉得辛苦,有饭吃就不觉得辛苦。”有一次,楼仲平和父亲去菜市场买菜,发现一个人在地上铺着塑料布,上面摆着货郎担子里的东西。楼仲平就想:生意还可以这样做?

第二天,他就找了一个地方,如法炮制。一天卖出的货,居然是父亲挑货郎担三天的量。货郎楼仲平,第一次感受到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好处。楼仲平做货郎担,一干就是15年,前前后后也做了20多个行当,只是没留下什么积蓄。1988年,楼仲平结婚了,第二年,女儿出生了。新的身份,让楼仲平有了新的思考。

1991年,26岁的楼仲平,决定回到家乡义乌。他最初在望江楼市场,卖塑料制品;后来,搬到了篁园市场。有个客户,要买塑料碗。这个碗是一毛的进价,楼仲平卖一毛一。

这单生意成了,楼仲平仅赚5毛钱。隔壁商户就问他:“楼仲平,赚5毛钱,你也送货吗?”“送啊,5毛钱还可以吃一盒盒饭。”楼仲平蹬着三轮车,跑了6公里,赚了一份盒饭。

1993年,楼仲平碰到一个机会。有个人想卖一台二手吸管生产机器,就找到楼仲平,让他帮忙问问。当年义乌市场上的货品,大多是从外地进,义乌市场也就是代销市场。政策也开始鼓励以商转工,贸工联动。楼仲平跟随了政策,就接手这台机器,开启了“前店后厂”新商业模式。

这一步,生意好到超出楼仲平预期。创业路上,当你足够努力的时候,机会自然就会不期而遇。

敢为人先

楼仲平生意越做越大,订单越来越多,他就舍弃了门店,专攻生产。这个时候,楼仲平又发现问题了。义务生产吸管的厂家大大小小几十家,但是用的商标、包装,甚至连地址都是一样。大家都在用两个娃娃的商标,也不知道为什么。楼仲平灵机一动,就去查了商标注册。他问人家有没有注册,办公人员肯定地说注册了。不死心的楼仲平,花了300块让人家帮忙查一下。一查不要紧,真没人注册。这可把楼仲平高兴坏了。隔天,楼仲平拿着2000块,去抢先注册了,双童成为了义乌第七个商标。两年以后,商标才下来。楼仲平这才开始登报宣传,商标所有权归他所有,别人不能用了。

那个时候,没有商标意识,市场上依然在用。楼仲平只能登门游说:反正现在商标是我的,你用也是为我做宣传。早晚也得换。

其他人一想,那还不如赶早换了呢。商标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产品竞争。楼仲平用两招就突出重围,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利润空间。

第一,产品进超市。

要想进超市售卖,那需要条形码等各项要求。索性,楼仲平就做了企业标准,后来又做了行业标准。楼仲平这一举动,自己得益只是一点,更在无形中助推了行业发展规范。

第二,“抓小放大”的经营策略。

2000年之前,吸管市场同质化严重。为了得到订单,只能压缩利润,形成恶性竞争。大家都抢着接欧美大订单,因为一单就够干三四个月。这样的订单,虽然省心,但是自己没有主动权,都是对方说了算,利润被压到最低。楼仲平又“算计”上了,一个大订单,相当于10个小订单,那我为啥不去找10个更容易搞搞定的小订单呢。不完全依赖外贸,让双童完美躲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

从噱头到主打产品

随着牛年春节的临近,“世界超市“义乌的高铁站,忙碌一年的外来务工者,扛着大包小包往家赶。

被称为“吸管大王”的楼仲平,是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创办人、董事长楼仲平,不时将眼光投向玻璃门外的财务室。根据公司规定,员工春节回家之前,会统一到财务室结算工资。

看着渐渐列队成群的返乡员工,楼仲平坦言,还是很难留人啊!春节在中国人心中地位太特殊了。今年为了挽住员工留在公司,除了义乌政府补贴500块,公司还额外补贴1000元,再赠送餐饮券300,开工时计划再发200利是红包。“这样一来,愿意留下来的员工,差不多有2000块春节补助,还是有一点点的吸引力。希望能留住一半员工就地吧!”

楼仲平扎根吸管行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如今的双童年产吸管7000多吨,产值近2亿元,拥有全球塑料吸管行业三分之二的专利,包揽制订了全球吸管行业的所有标准,是行业绝对的领导品牌。

深耕吸管行业的双童,可能是国内较早涉足可降解塑料吸管的企业。早在2005年,楼仲平从西欧客户沟通了解到,塑料吸管的局限和危害所在,为此并着力研发和开辟出聚乳酸(PLA)生物质可降解吸管。

“2005年立项,2006年就开发出来了。不过在2015年之前,这纯粹只是一个噱头,设备都凉着,一年都卖不出几吨。”楼仲平称,直到2015年,双童的可降解塑料吸管的销售才开始慢慢起来。2018年,英国、欧盟以及部分美国城市已经禁用塑料吸管。这一年,双童的外贸出口占收入比重达到70%,其中可降解塑料吸管占出口比重也达到了7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于以出口为重的双童吸管是一次重创。从2020年2月份开始,该公司的出口量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初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这个被业界视为升级版的“禁塑令”,让楼仲平决定调整经营策略,开拓国内市场。

据介绍,从2020年3月份开始,为了备战禁塑令,双童公司对厂房、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级,几千万的旧设备做废铁处理,一块五一斤,大卡车拉了10多车。单单旧设备,都卖了几十万。目前,改造后的6个生产车间,只有半个车间是传统的塑料吸管生产车间。其他的5个半车间,全部被改造成了纸吸管和可降解塑料吸管生产车间。

楼仲平对记者称,用国外的标准打国内市场,上半年亏得很惨。情况从7月份才开始好转。一方面,国内市场的量起来了;另一方面,因为禁塑令临近,下游渠道可以提前备货了。四季度,每个月的产值都是40%-50%增长。12月份,公司的产值创下来了有史以来的新高。

一根吸管能做什么

在英文里,吸管和稻草是同一个词:straw,也有不值钱的意思。在许多人眼中,这是一桩门槛低、单价低、利润低的生意。回首创业之路,楼仲平也坦言:“吸管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一类产品。它是附赠品,用的人不花钱,花钱的人拿来送。”

一根吸管还能干什么?一根吸管还能怎么做?面对这些追问,楼仲平却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一干就是近30年。

1994年,在义乌农村的两间租用民房里,楼仲平的吸管作坊开业了。依托义乌市场“前店后厂”模式,他们把生产的吸管用三轮车拉到小商品摊位上销售。“一米摊位”吸引客商采购,逐步积累的客户资源,也开启了“吸管传奇”的第一步。

那几年时间里,抓紧时机接触网络,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是楼仲平倍感骄傲的事。借助互联网,他与同事“突破国门”搜索客户信息,再通过邮件、传真和电话的方式联系到各国客户。短短几年内,双童便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老外订单来不及接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对于商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楼仲平也不例外,他有着深刻的记忆:“我们曾经无数次展望想象过,‘入世’对于中国企业带来的改变。”

这一年也正好是双童的转折之年。“我们租用了工业区的大厂房,有2万多平方米。”从最初的作坊企业、“草根”企业蜕变,从小农经济转为工业思维、互联网思维,双童逐步变成了科学规范的企业。由于前期的积累,当时的双童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一家吸管生产企业。

楼仲平始终把“入世”看作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不过在他看来,企业更多得益于“入世”前期,开放的环境、政府的鼓励、民营企业的活力。“加入WTO确实是标杆性、里程碑的事件,但它对我们的意义不在于‘入世’这件事本身,更在于过程中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楼仲平记得,1995年开始,义乌市场老外就越来越多。“老外们抢着进入中国,订单都来不及接了。”双童从1997年开始做出口业务,发展空间拓展了,企业就像蛙跳一样地快速成长。到2001年时,双童的国际贸易比例已达到60%以上;加入WTO的第二年,大幅跃升至80%以上。

文章来源: 新民晚报,朱小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材料技术观察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