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年将赴美上市,医道国际能玩转SPAC的资本“盲盒”游戏吗?

深潜atom 2021-11-08

医道医疗text-indent

2484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本文系深潜atom第333篇原创作品

2020年,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在美国流行起来,全年有248家公司通过SPAC IPO的方式登陆美股。

2021年,这一模式开始走向全世界,众多资本大佬、文体明星纷纷入局。此前,更是有消息传出新加坡交易所的监管部门正在考虑放宽对SPAC相关政策,有望成为亚洲第一个推出SPAC公司框架的交易所。

在SPAC逐风而起之时,国内有一批人也在跟随风口。近日消息,成立仅仅一年的医道国际,准备以SPAC方式赴美上市,并计划在2021年10月左右完成合并上市。相比较同期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的一众数字医疗企业,医道国际并未因循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过程,而是通过资本手段完成了多家企业的收购,但在市场上依然鲜有声量,略显神秘。

SPAC IPO的资本“盲盒”游戏中,打着医疗数字化旗号的医道国际,可以开出“氪金装备”吗?

01

成立一年的医道国际,

真的可以对标Teladoc吗?

我国互联网的产品化能力世界领先,很多领域青出于蓝,比大洋彼岸的互联网产品发展更加迅速,但并非所有领域都如此。

2002年美国一家医疗健康公司Teladoc Health成立,通过互联网解决医疗健康难题,2015年,Teladoc成功IPO,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医疗的重点参考对象和估值标的。

一家企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对标公司,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容易被认可,医道国际则将Teladoc作为自己的对标对象。在医道国际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在某些领域能够看到Teladoc的影子,但面临的医疗困境的不同,使得这种对标或许从本质上就是片面的。

Teladoc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买买买,在客户资源、医师服务能力、扩展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能力的获取上,基本上全部依靠收购。成立于2020年8月的医道国际,在其发展的路径上同样离不开收购。

2013年到2016年,Teladoc 完成六个小项目的收购,完成了业务基础的补充。之后的2017到2019年,Teladoc完成了两家已经开始商业化的中型企业的收购,弥补了公司营收上的短板。去年,Teladoc 完成了两家独角兽企业的收购,从而完善了自己的服务闭环。如今医道国际的步伐远远快于Teladoc,成立仅仅一年,医道国际旗下拥有控股医院12家,连锁诊所近30家,床位3000多张,营业面积24.2万平方米。与Teladoc的疑难杂症、慢性病和心理健康等领域不同,医道国际的目光仅仅停留到了消费医疗和生殖等高客单价领域,似乎并未贯彻互联网医疗普惠医疗的初心。

△医道国际收购医院

因为医疗发展程度的不同,两家公司面临的临床环境也不相同,业务上自然也会有巨大区别。Teladoc 公司基本上以to B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国内的医疗AI企业类似。医道国际虽然也布局医疗AI,然而其控股的医院依然是以C端服务为主。其次,因为国外医疗服务价值被认可,Teladoc业务以在线问诊为主,并不将药品和保险等视为主业,而这两项业务,则被医道国际的主营业务。

强行对标Teladoc,或许可以提高自己的品牌调性,也可以让自己逃离国内互联网医疗亏损的阴影,但经过简单的对比,医道国际与Teladoc并非同一类公司,更像是国内互联网医疗企业。

02

SPAC IPO的资本游戏,

医道国际数字医疗行得通吗

SPAC本质是一个现金壳公司,其目标就是通过使用IPO所募集的资金收购优质企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回报。根本目的就是资源的变现,是对创始人专业投资技能、人脉资源、公众号召力等的变现。这也是为何众多SPAC公司的成立者都是资源丰富的资本大鳄、体坛明星、知名歌手等,比如李泽楷、说唱巨星JAY-Z、篮球巨星奥尼尔等都已经纷纷入局。

大健康时代,医疗健康领域的机会巨大,很多老手都希望通过SPAC分一杯羹。比如国内医药健康领域知名PE康桥资本的创始人傅唯就计划发起聚焦医药健康领域的SPAC。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也表示想设立SPAC以便在大健康、运动科技等领域中获得新的机会。

△SPAC IPO情况

SPAC的游戏更像是一场豪赌,公司的股票涨跌完全依赖其收购的企业,因此更加考验公司核心团队的能力。据悉医道国际核心团队来自于全球领先的国际化精英医生团队、华尔街资本团队以及国内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在资本市场和医疗市场有着深厚的积累。相比较王石等人,医道国际的动作更快,已经到了计划上市阶段。

目前各个科室都有自己的学组学会等,甚至前几年诞生了众多医生集团,但是并未能改变医生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发展,催生了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医道国际希望通过互联网医院打通诊疗业务流程,把碎片化的流程集成整合起来,构建线上与线下、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合的全球领先数字医疗平台。目前医道国际的数字医疗板块已经有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公司(智超医疗),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医道云),一家数字化慢病管理公司(糖护士),一家AI创新药研发公司(医道生科),一家云药房公司(医盟科技);线下医院主要涵盖数字牙科连锁(杭州六维)、医美连锁医院集团(乾虎医疗)、生殖连锁医院(贵阳天伦等)、几家综合医疗机构(包括孟州医院、雉州医院、康宁健康、正和医院等)。

如果成功,自然可以解决看病难的现状。但这也是无数企业朝思暮想之事,到如今都未能成功,这条道路的艰难可想而知。在公开资料并未发现医道国际创始团队有过在这条赛道上傲人的履历,其资源能力是否可以实现愿景,需要暂时持怀疑态度。

△医道国际高管

人口老龄化下,医疗大健康是国家级战略,自然成为了资本最青睐的赛道之一,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竞争对手的实力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2020年,京东健康登陆港交所,一扫互联网医疗的颓势,2021年微医、智云健康等老牌互联网公司也都先后递交了招股书;保险领域,2021年水滴成功登陆股市,镁信健康、圆心科技等创新医疗科技企业也都纷纷完成了多轮大额融资;药监局对于医疗科技产品证书的审批加速,医疗AI和基因科技新势力的商业化大门进一步被打开,成为巨头只是时间问题。

毫无疑问,数字医疗行业头部企业,大多数希望自己独立发展,特别是在大大有利于其独立上市的环境下。因此,对于SPAC企业来说收购头部企业的机会很小,不过也并非没有,此前在依图科技陷入困境之时,选择出售依图医疗,可惜并未在这个案件中并未出现医道国际的身影,这或许也验证了其医疗资源的不足。

此外,跨界而来的互联网巨头实力后劲十足。以BAT来说,截至2020年底,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有54起公开投资、百度的36起、阿里巴巴的28起,遍布众多数字医疗头部企业。客观评价,相比较头部企业,医道国际麾下的医疗机构仍有巨大的差距,甚至都难以进入他们的法眼。

全球范围内,数字医疗行业同样在加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的判断,2020至2030年可能是数字技术重塑医疗卫生系统的十年,医道国际的目标或许不仅限于国内。这也将导致其陷入多线作战运营的困境,与SPAC的快速变现初衷将会有巨大分歧。

Teladoc通过收购,让自己成为了200亿美金的巨头,这背后是公司20年来对行业的挖掘和积累。医道国际的大步快走,反而透露出团队对于医疗行业认识和资源积累的不足,在SPAC IPO后,医道国际又如何通过三流企业打败一流的企业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深潜atom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