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赛道“解冻”了:抢时间,拼融资,“金主爸爸们”钟爱这类企业

汽车新视角 2021-11-18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融资公司

4992 字丨阅读本文需 12 分钟

2021年,可谓名副其实的“智能汽车之年”。国家政策出台的密度、产业动态的热度,可见各方对于发展智能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

今年年初,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启动大湾区城市智能汽车产业深调研,深入了解城市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其中,政策的前瞻性对发展产业很重要,金融支持也很关键。

为此,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组将推出“2021年智能汽车产业投融资系列观察”。开篇课题组推出《全国自动驾驶企业融资地图(2021)》,通过分析近十五年来,393 笔创投机构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投资的相关事件,总结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趋势以及幕后投资行为频繁的“金主”们。

赛道“解冻”了

据彭博社报道,自动驾驶卡车初创企业智加科技也正在进行SPAC合并谈判,以求通过借壳来实现上市。除了上市计划,智加科技与图森未来在今年2月差不多前后脚获得了一笔融资。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月5日图森未来宣布获得了一笔来自Goodyear Ventures的战略投资,这也是其在今年仅过去四月中的第二笔战略投资。几天后,智加科技也宣布完成了价值2亿美元的D轮融资,领投方包括国泰君安国际、满帮集团和万向汽车技术风险投资等。

就在图森未来和智加科技拿到融资、并向上市冲刺之时,还有一些企业同样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同在今年2月初,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宣布完成了价值1亿美元的C+轮融资;而到了3月中旬,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宣布完成C轮总计5亿美元的融资,由于领投方有上汽集团、丰田、博世、腾讯和顺为资本等豪华阵容,这次投资一度被业内所关注。

其实,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潮,去年就已开始。

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就有60起,经披露的融资总金额就高达436.3亿元,相比于2019年的184.2亿元,同比增长了136.8%;而今年仅前两月,该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就已达到24起,披露投融资总金额为176.4亿元。

这样的变化,在业内看来,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自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式发展以来,经过6年多的时间,整个行业也从之前单纯注重走量,过渡到开始重视和布局汽车的智能化。特斯拉在去年量产国产Model 3之后,就在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的基础上推出了全自动驾驶系统FSD。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第一梯队的蔚来和小鹏汽车也不甘示弱,分别在去年9年和今年1月推出了各自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其中,蔚来的命名为NOP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小鹏的是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

就这样,自动驾驶功能的好坏也成了这两年众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重点考量的维度之一。

在这样的现状下,传统车企为了卖出新能源汽车,也要与自动驾驶公司达成合作,以求在最短时间来补齐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短板。

去年2月,丰田汽车先后对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和Momenta进行了投资,并达成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四个月后,沃尔沃与自动驾驶公司Waymo共同宣布达成合作;再到去年11月,一汽与小马智行达成合作,双方将在自动驾驶技术上进行共研。

除了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纷纷争夺自动驾驶技术之外,百度和滴滴等大厂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布局的产品也在去年相继落地。

去年6月底,滴滴率先在上海面向公众开放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消费者可通过滴滴APP进行预约,之后就可在开放测试路段免费体验自动驾驶服务。

三个月后,百度同样盯上了自动驾驶出租车

去年9月中旬,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先是在北京首钢园区正式开始运行,半个月后,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又在北京街头出现,据百度介绍,北京市民可以去到海淀、亦庄等站点进行体验。

相比于滴滴和百度自研产品落地,阿里和华为等大厂却通过与车企联合造车,来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

去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会与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据相关媒体报道,这款车将会搭载华为的HiCar车机系统,来实现车载智能化和自动驾驶功能。

紧接着,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上海浦东共同推出了全新的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在业内看来,这款车型将会搭载阿里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斑马智行系统,来做到自动驾驶。

就连一直在智能汽车领域鲜有布局的字节跳动,也在本月对自动驾驶领域进行了投资。据彭博社本月初报道称,自动驾驶公司轻舟智航获得2500万美元的融资,且字节跳动也是投资方之一。

正是在众多车企和大厂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争夺、布局和落地下,自动驾驶行业才再次热了起来。

“其实在2020年之前,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整个行业快不行了,行业里离职的人也很多,身边的朋友也多次劝我离职。但从去年初开始,整个行业开始‘解冻’,最明显的是资本市场再次大量涌入,看到这些变化真的很激动。”自动驾驶行业从业者刘巍对连线出行表示。

有这样的感触并不意外,毕竟自动驾驶行业已经冷了太久。

跌宕十年:从疯狂到沉寂

“能不能打造一款可以在加州的任何道路上都自由地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

2009年初的一天,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提出了这个设想后,却遭到了谷歌内部高管的一致不理解,甚至是负责Google X实验室的负责人都表示:“这个,没法实现”。

但在佩奇的再三坚持下,隶属于Google X实验室的Project Chauffeur部门(Waymo前身)正式成立,主要负责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也就是在同年年底,从这个部门中驶出了一辆由丰田普锐斯改装的自动驾驶车辆,开始了首次的路测。

就在谷歌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自动驾驶路测的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有一家企业开始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拓荒,这家公司就是百度。

2013年,时任百度技术副总裁的王劲牵头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L4事业部),在事业部成立之初,王劲就将谷歌设为主要的目标。但事实证明,百度依然与谷歌有很大距离。

三年后,百度的无人车开始上路进行测试,相比之下,谷歌从成立项目组到路测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百度完成这一过程,却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虽然这样,但彼时百度无暇顾及这一差距。

因为,当时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遇到了更大的危机。

2016年,曾被视作“百度自动驾驶发起者”的余凯从百度离职,创办了主打自动驾驶芯片的地平线公司;随后,项目组“二把手”的彭军也选择离职,并带领一些员工创办了小马智行,其他一些员工则创办了Roadstar.ai。

而到了次年,就连曾是百度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的王劲也离开了百度,一个月后,一家名为“景驰科技”的自动驾驶公司成立起来,与他一起创业的还有原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科学家韩旭等人。

自动驾驶融资的曲线图,今年迎来二次投资热潮

分析数据,2015-2018年是自动驾驶领域发展较为迅猛的时期。2015年,创投机构在自动驾驶领域发起了17笔投资,超2014年的4笔,这一年后,投资数字在不断增长:2016年32笔、2017年的55笔、2018年76笔。

至2019年,在经过相对火热的投资时期后,投资数字忽然“冷”下来了。

这或与当时自动驾驶场景商业化进度较慢有关,为此创投机构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热情回归平淡,投资频率开始放缓。2019-2020年,与自动驾驶领域相关投资事件分别为54笔和56笔,已回归到2017年的规模。

这一年,由于商业化进程缓慢,国外自动驾驶公司也勒紧腰带过穷日子。

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的2019年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自动驾驶Level 4和Level 5级别的技术预计需要超过10年以上时间才达到高峰期的技术。

2021年完成了2轮融资的驭势科技CEO吴甘沙曾公开表示,2016年到2018年,自动驾驶确实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到了2019年,感觉却是“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到了行业最冷的时候

资金紧缺也促使自动驾驶企业的关注点从“烧钱多产出少”的全场景业务转到了限定场景的生意上。

针对封闭区域线路单一,对算法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推出包括泊车、物流配送、街道清扫等场商业化路线。如驭势科技、智行者、嬴彻科技、智加科技、图森未来等一众企业便是在这个时期崛起的佼佼者。

2021年开始,随着智能汽车已成为继互联网后全球最大的创业风口以及商业化场景有望加速落地,创投机构对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投资热情再次被点燃,自动驾驶领域也迎来了第二次投资热潮。截止2021年11月,创投机构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投资达94笔,远超往年水平。

Market Insights Reports也表示,2020年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价值为194.6亿美元,预计2021-2026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8.06%。经统计,截止2021年11月13日, A股市场的77只自动驾驶概念股票市值合计超3万亿元。11月以来38股累计涨幅达10%以上。

2021年也被誉为“自动驾驶上市元年”,多家自动驾驶科创领先企业纷纷传出上市的信号。此外,2021年前后,来自超二十家科技、互联网领域龙头企业的新一轮“跨界入车圈”现象爆发,助推了自动驾驶领域的行情。

一线城市领跑融资,江苏成融资“黑马”省份

从地域分布来看,创投资金的流向大多流向一线城市和长三角地区。

据统计,393笔投融资事件中,共有268笔投向了北上广深四地的自动驾驶企业,占比68.2%;以直辖市和省份为单位划分,353笔投资流向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以及浙江的自动驾驶企业,占比近九成。其中,北京为148笔,上海为74笔,江苏为66笔,广东为47笔,浙江为18笔。

具体分析,北京与上海因为有较为完善的相关产业体系、雄厚的人才资源优势以及开放的营商环境,成为创投机构青睐的投资地域。即便在2018-2020年的“平静期”,北京与上海两地的自动驾驶企业获投的频率与金额也未有较大波动。

2017年-2021年,创投机构每年在北京与上海两地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事件均达到10笔以上,而北京更是从2018年开始便达到20笔,随后逐年上升至2021年的34笔。

从省份和城市投融资数据来看,江苏省成了自动驾驶企业融资的“黑马”省份。以城市为例,苏州模式更是具备“后发先至”典型代表。

江苏省自动驾驶企业的66笔融资中有47笔投向了苏州相关企业,如果算上2019年将总部从北京搬到苏州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魔门塔,共有56笔投资投向了苏州的相关自动驾驶公司,可见一家企业带来的融资效应。

据了解,2018年才真正涉足自动驾驶领域的苏州,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找准了自身定位。苏州相城区的做法比较典型,该区相继引发了有关政策,从税收、补助以及硬件层面支持相关自动驾驶,提速智能驾驶产业商业化落地进程。

跨区域合作方面,该区联合上海等8个城市启动长三角车联网示范区互联互通测试活动初步形成全产业链生态,涵盖智能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整车、雷达、测试、地图等30余个细分领域。

广东省的企业融资主要在广深两座城市。

广州模式偏向于稳扎稳打,指向性明确。站在传统汽车制造高地,广州不断推进汽车产业智能网联化进程,深化智能驾驶、车路协同、关键零部件和网联应用等核心能力。为推广商业应用下,广州接连出台《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示范应用场景目录》等政策文件,打造应用示范场景。

深圳则借助在电子、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不断加快汽车智能网联化的步伐。如深圳坪山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布局,在平台建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产业政策支撑、产业空间创建、全域开放基础环境构建、车联网先导区申创等方面积极探索,也为此汇聚了产业链相关头部和初创领先企业。

创投归类明显,企业属性创投成重要趋势

经研究员统计发现,共有611个创投机构或者个人参与到了393笔投资事件当中。综合投资频率、投资机构属性以及投资成果等方面维度后,IDG资本、蔚来资本、尚颀资本、启明创投、红杉资本中国、联想之星、顺为资本、金沙江创投、创新工场、广汽资本等十家创投机构为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

以投资方向和机构属性来归类,IDG资本和红杉资本算是一类。

其中,IDG资本是上述创投机构中投资最为频繁、投资收益及成果也是最为显著。

IDG资本共向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投资了18笔,涉及11家企业,涵盖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传感器、高精地图等多个细分领域。

从这些投资事件可见,IDG资本更偏向于投资处于成长期的初创企业,其投资轮次多集中于C轮之前。IDG的投资对象中,接受过IDG天使轮的小马智行Pony.ai和禾多科技已成长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前者估值已达56亿美元,后者估值也达到了9.8亿美元,同时IDG投了种子轮的轻舟智航的估值也已到了9亿美元的关口。此外,IDG还参与了嬴彻科技、文远知行、滴滴自动驾驶、宽凳科技、YOGO机器人等自动驾驶头部企业的投资。

金沙江创投的投资理念则更有方向性,技术快速落地是其关注的重点。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周奇曾表示,自动驾驶不分高维、低维概念,安全下沉到车上去才最重要。L4的自动驾驶如果开放路段,他认为三年以内安全不可能下沉,但是在封闭场景必须要安全下车,要是不能安全驾驶等于没用。

所以,金沙江创投投资的3家自动驾驶公司分别是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加科技Plus、矿山自动驾驶公司踏歌智行以及自动驾驶传感器研发商鉴智机器人,皆有着清晰的产品落地路径与迅速商业化的能力。

从出身造车新势力的蔚来资本的轨迹来看,其是通过投资来开拓自身发展版图的案例。

投资轨迹可见,既有头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魔门塔、小马智行Pony.ai、嬴彻科技,也有车联网公司四维智联、激光雷达公司图达通Innovusion以及矿车自动驾驶技术商易控智驾等。有分析认为,从蔚来资本的投资轨迹可见其充分整合产业链资源与增强议价能力,同时也是为提高公司业务产业链条的抗风险能力。

广汽资本也如此。2019-2021年期间,广汽资本共投资了5家与自动驾驶技术相关企业,且绝大部分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技术商。为此有分析认为,广汽资本通过投资,从软件层面不断提高集团的智能网联化水平,通过资本的力量为集团提前进行关键领域的战略部署,实现快速“补链强链”。

文章来源: 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钛媒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汽车新视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