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炒作:一位工程师对Web 3.0的冷静观察(四)

神译局 2021-12-17

区块链web技术https

2219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编者按:什么是Web 3.0?集体幻觉?大规模诈骗?环境灾难?还是去中心化的复兴?或者互联网的未来?本文是对Web 3.0这个生态体系当前状态的长篇分析。这是从务实的开发者的角度收集的一批意见。文章的焦点不在经济以及区块链本身的金融机制。因为噪音太多,又缺失了那么多的因素,所以我们不可能做出准确预测。但是,可以承诺的是,跟你在社交媒体上面看到的那些典型的Web3 推特风暴相比,这篇文章肯定少了 50% 的浮夸言论, 100% 没有庞氏骗局。文章来自编译,篇幅关系我们分四部分刊出,此为第四部分。

相关阅读:

2018 年 8 月,telegram上面首次出现了“DeFi”一词。很快,这个词就变成了公有链上快速出现的一系列点对点金融服务的总称。中心化银行可以做的任何事情,包括借贷、交易资产、交易衍生品等,DeFi 爱好者都要在点对点的系统里面实现相同类型的交互,而且不会出现单点故障。

因为有完全可编程作为基础,以太坊占据了天时地利的优势,被证明是早期 DeFi 项目蓬勃发展最适合的区块链。这最终导致了飞轮效应:以太坊促成了早期 DeFi 服务的扩张,而DeFi 又大幅提供高了以太坊网络的使用、市值以及(不幸的是!)gas 费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 DeFi 服务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需求而言,以太坊已经被证明并不是最佳选择。这个网络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问题,鉴于它的吞吐量很低,最近以太坊的gas 费用(在以太坊网络上执行交易的成本)已经超过 150 美元。这导致执行简单的低价值交易(比如 Uniswap 上的掉期)变得非常昂贵!自 DeFi 出现以来,若干的 L1 链(如 Solana 与 Avalanche)已成为 DeFi 开发者构建服务的热门场所。以太坊本身也处在声名狼藉的“ETH2”过渡期间,希望能考以太坊网络本身解决这个问题。

即便今天DeFi只适合做投机,但从 MakerDAO、Uniswap与Compound Finance等若干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的设计与实现身上,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MakerDAO 是一种试图靠抵押建立“稳定币”(一种按照1:1跟美元挂钩的代币,DAI)的 DeFi 构建块。它的基本做法很简单,首先要意识到,虽然以太币以及以太坊网络里面各种流行的代币价格波动很大,但这种波动也许是有限度的。ETH 目前的价格约为 4000 美元;说不定哪天就跌到 2000 美元,但可能永远都不会低于(打比方)1000 美元。存进 4 个 ETH,MakerDAO 就可以铸造 1 个 DAI,并有理由相信它可以维持面值。该DAO 本身通过MKR 代币的会员资格,组织成员对基础经济参数进行投票定期更新:包括哪些代币可以接受作为抵押品、抵押的比率,以及基础资产价格上涨时的支出等。

Uniswap 则是一家自动化的做市商(AMM),它实现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功能。用户可以按照某种具备经济合理性的汇率将一种代币兑换成另一种代币。传统交易所的基本工作就是维护一本交易委托账本,将买家与卖家相匹配。而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是没有第三方来维护这个账本的。相反,Uniswap 鼓励参与者为“流动性池”(liquidity pools,其他用户想要交换的代币对,比如 SHIB 与 SUSHI )做贡献。流动性提供者会因为质押的代币拿到付款(通过“LP 代币”);用户则可以通过交换自己拥有的代币来获得他们想要的特定代币。每个流动性池都会有一条相关的交易曲线(“常数函数”曲线);这条曲线已经根据流动性池两端的代币兑换比率参数化了。Uniswap v3 大大提高了服务的灵活性,允许流动性提供者沿着交易曲线按“集中”持仓质押。把所有这些跟管理经济参数的协议 DAO(通过 UNI 代币)捆绑在一起,你就能拥有真正创新的代码和金融了。

Compound Finance 自称是为去中心化的“利率市场”;这是加密货币世界的第一个利率市场。他们在经济上有一个认识,在没法使用盈余资产的人与当下可以使用这些资产的人之间是存在鸿沟的,而填补这条鸿沟就是机会;Compound Finance可以让用户有效地对这些资产的时间价值进行交易。这个一点跟传统银行有点类似,就是贷方向系统提供代币,而借方可以决定要不要按照当前的利率借款。该系统的底层经济参数由 COMP 治理代币的持有者管理。

如果你是一名雄心勃勃的量化分析师,会经常得到高频交易公司晃悠的话,那加密货币对你来说几乎是不可抗拒的。这是一个拥有巨大现金流入(按照目前发行的稳定币数量作为绝对下限的话,最少有1500亿美元……如果按照 Sam Bankman-Fried 最近的估计,则大概有4000-5000亿美元)和需求的平行宇宙,再加上还有一个非常奇怪又十分年轻的新的结算层。很明显,山上遍布黄金——也许这是一场即将消失的淘金热,又会或者这也许是从头开始重建金融体系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关于金融界希望如何在加密货币领域开展建设,Sam Bankman-Fried 有着务实而清晰的看法。他很清楚,那些聪明的交易者,如果他们了解市场结构和动态的话,对于坐在本领域零售活动的另一头应该会感到非常兴奋——他在开发 FTX 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顺便说一句,值得注意的是,Sam Bankman-Fried还在 Solana 之上开发了 Serum。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交易吞吐量、延迟与成本对他的客户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些人来自传统金融领域,系统运行速度要快得多。

区块链是数据库,确实,但不是为传统的在线分析处理而设计的数据库:区块链不是为了方便查询而设计的。

围绕开发区块链 ETL(析取转换加载) 系统已经出现了一整个手工作坊业:专门写代码从目标区块链当中提取出相关信息,然后将其加载到 SQL 数据库或提供快速查询功能的数据仓库里面。这方面有很多开源工具,包括还很年轻但仍然非常有用的 ethereumetl 项目。

从区块链中提取出可用数据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之所以难,一是因为有很多数据;快速、大规模且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提取数据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二是因为总会有新数据出现:一个好的区块链数据系统既要批量数据也需要流数据。但更重要的是:之所以难是因为可编程区块链上的数据的解释问题,这种数据尤其需要根据实际部署的智能合约以及围绕这些智能合约的生态体系做出解释。

围绕着区块链数据使用的一些早期的业务已经出现。其中比较出名的包括 dune.xyz 与 nansen.ai。这两个项目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在我们看来)是技术最先进的两个项目,而且它们找到了非常不同的进入市场的路线。

概括地说:值得一提的开发者工具还有很多。开发者工具这一领域还非常稚嫩。这个行业充满着改善开发着体验的机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区块链数据。

译者:boxi。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神译局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