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赛道“王者归来”,石油大鳄要建全球最大储能项目,为何找上华为?

发电技术团 2021-12-18

新能源宁德能源

2559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竟然是一家通信公司制造的?而且还是一家中国公司。这家公司估计在中国是无人不知,对,就是华为。第二个问题来了,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在哪里吗?位于沙特红海新城,规模达1300MWh,也就能存130万度电,足以为旧金山每户家庭提供快8小时电力供应。

1、华为这种超级储能电站是干嘛用的?

作为光伏逆变器的老大,华为是不可能不推出储能系统的,毕竟连中国三线品牌都推出储能系统了。大家也都知道储能系统的产值是远高于光伏逆变器的,利润也是高出很多。我等了很久,终于看到华为首先推出了户用储能系统,还专门做了一期视频介绍他们产品,当时就觉得他们大型工商业储能估计要放大招了。没想到放出了这条劲爆的新闻。华为工商业储能的介绍资料前段时间也发布了,很多技术是跟户用储能相通的,有机会专门给大家介绍一下。

为什么沙特要不惜血本建造大型储能系统呢?他就不嫌贵吗?

这就不得不说关于碳减排的巴黎协定了。中美欧都点头要推进碳减排了,其它国家还敢BB吗。我一直说碳排放权就是生存和发展权,这里再次强调。我们电费便宜并不是真正的价值反映,是我国为了保证普通老百姓生存的福利,估计国家后续会对超过红线的用电大户增收高额惩罚性电费,有钱也不能浪费。沙特在欧美的强压之下,也承诺在2060年实现零碳排放,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看到没有,有钱也不能任性了啊,最大的产油国也要实现零碳排放。哪个国家如果不把新能源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那就得把命运交到别人手里。既然承诺了,就得兑现吧,不然脑袋就得够硬。卖石油的那点收入是不是要拿出相当一部分出来投新能源啊,这些订单是不是都得让中美欧雨露均沾,这些国家的新能源公司有福气了。

2、新能源赛道“王者归来”

市场预期,华为的这笔订单,或将再次点燃A股的储能赛道。其实,10月18日的盘面显示,新能源赛道再度被资金盯上,龙头宁德时代(300750)大涨4.57%,全天成交额超100亿元,盘中再创历史新高595.24元/股,总市值攀升至13858亿元。

宁德时代不仅仅是动力电池的龙头,更是储能赛道的龙头。早在2018年,宁德时代单独设立储能事业部,开始推动储能业务驶上快车道,当年6月,宁德时代先是签约福建晋江储能电站建设,随后又中标了鲁能海西州示范工程。

随后,宁德时代在储能赛道上一骑绝尘,从斥巨资投入储能研发,再到联手国网、科士达、易事特、永福股份等,全方位布局储能上下游。据CNESA统计,2020年我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宁德时代装机规模排名第一位。

未来宁德时代将继续加大对储能领域的投资,10月18日晚间,宁德时代就582亿再融资回复问询函表示,为把握新能源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增加产能建设,在建和拟建产能对资金投入需求大,本次募投项目将新增锂离子电池年产能约137GWh、储能电柜年产能约30GWh,此前募集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本次发行合理、合规,不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

顺应“碳中和”的时代潮流,当前A股市场上布局储能产业的公司越来越多。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涉及储能概念的个股数量达150只,总市值合计高达5.97万亿元,其中南都电源、赣锋电池、比亚迪、国轩高科等装机规模均排在前十位。另外,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等光伏龙头也开始布局储能。

受宁德时代的大涨带动,10月18日,A股储能概念指数大涨超2%,与宁德时代在储能业务密切合作的福永股份、星云股份涨幅均在7%以上。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储能行业的发展空间仍非常巨大。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GW,除去抽水蓄能累计装机31.79GW,其它新型储能装机3.9GW,其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2902.4MW。

而对比海外市场,中国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仍处于低位。据BNEF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16.9GW,海外市场累计装机份额达83%;其中,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是海外主要的装机国家或地区,合计占据海外累计装机量94%。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0GW,同比增长超600%。且装机规模较大的项目数量达34个,是去年的8.5倍,辐射全国12个省份。

3、储能——碳中和的关键一战

所谓储能,主要指的是电能的存储,储能设备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个大型的充电宝。目前,储能技术大致包括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氢储能等。

其中,抽水蓄能是最早、装机量最大的储能技术,截至2019年,抽水储能的装机容量占比高达93.4%。但抽水蓄能的局限性非常明显,需要建在水资源丰富且落差大的地区,经过多年发展,抽水蓄能未来的增长空间有限,无法满足碳中和时代的需求。

在这种局面下,电化学储能正在受到重视,因为安装灵活、建设周期短,应用范围更广的优势,已经成为了最具发展潜力的储能技术,全球装机量占比从2017的1.7%上升到2020年的7.4%,且未来的成长空间依旧非常巨大。

当前,在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电池储能最具潜力,从2013年以来,锂电池的装机量一直占电化学装机量的最大比例,且一直在增加。截止2019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占电化学储能87.3%,未来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增长大概率仍以锂电池为主。

锂电池储能崛起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成本的迅速下降。根据BloombergNEF,从2010年到2020十年间,全球锂离子电池组平均价格从1100美元/kWh降至137美元/kWh,降幅达89%,在过去十年,整个储能从设备的角度来看,储能系统的成本下降了75%。

另外,一条万亿级赛道,离不开时代的红利。储能行业的时代红利自然是“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中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自此,中国储能行业迎来了高光时刻。众所周知,要实现碳中和的终极目标,主要途径是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而光伏、风电属于典型的间歇性能源,必须依赖储能,在光伏、风能充足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储能的电力。

随后,储能行业迎来了一系列政策红利。今年4月21日,《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让整个储能产业为之振奋,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储能意见稿》明确了“十四五”储能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光储结合可实现平价,储能市场空间可达1.2万亿元以上。

今年7月23日,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未来五年装机规模将扩大10倍。

另外,自10月以来,多地出台政策,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未来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机构人士指出,峰谷价差套利是储能产业最广泛和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拉大尖峰电价,无疑是对储能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 数据宝,莫莫在苏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发电技术团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