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停机坪无人驾驶车队诞生!驭势科技无人车迎来商业化之年

评车论足 2021-12-31

无人驾驶科技驭势科技

3217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近日,由驭势科技打造的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队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货邮转运工作,这是全球范围内无人车首次进入机坪提供运营服务。

驭势科技联合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完成无人车队在冰雪极寒天气下的常态化运营检验,并实现机坪、廊桥穿行,柔性融入现有机坪货邮转运流程,为实现四型机场建设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该项目首期已批量投入5台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进行全天候机场内物流运营。

驭势科技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队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官方新闻图片)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作为国家级门户枢纽机场,承载着繁忙的客运及货运需求,尤其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后,对机场物流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新疆地区冬季-20oC的极寒暴雪天气对原有的物流作业亦存在巨大挑战。结合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物流作业需求和气候特征,驭势科技为机场物流方案进行了有效的优化设计和智能升级,采用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取代人工驾驶车辆。

驭势科技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运作中

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基于通用自动驾驶技术栈U-Drive®️打造,车身搭载了激光雷达、DGPS和摄像头等多类传感器,完全无需人类操作,在行驶中可精准感知周边环境,智慧检测机坪上的飞机位置并自动停车避让,同时实现多车协同、精准停靠等功能,保证运输过程安全可靠。此外,机场工作人员还可基于无人车云端智能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管理调度和远程监控。

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可应对极寒等极端气候和复杂工况,并遵守机坪运输行驶规范,满足民航安全要求。采用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进入机坪开展运输工作,能够有效避免人员接触、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机坪运作的安全性,切实解决了民航运营诉求。

驭势科技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运作中

乌鲁木齐机场物流作业人员表示,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为机场货邮全天候高效运输带来了保障,它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助力传统行业智慧升级的力量。

这两年,驭势科技无人车的商业化落地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除了表现尤为突出的机场物流领域,其无人车还一步步驶入了汽车制造、危险化工、食品加工、农业养殖、重工制造、产业园区等场景。

而截至2021年12月,驭势科技的“真无人”商业运营里程已经正式突破120万公里,成为全球首家取得该里程碑的自动驾驶企业。

当下驭势科技自动驾驶技术完成商业化落地不同场景和行业的速度正越来越快,同时还在迅速起量。

商业化之年:全场景落地的春分时刻

对此,吴甘沙在2020年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预计,2021年将是驭势科技真正的商业化之年,考核指标有两个:

单一客户的车辆和数量急剧上升

车辆真正进入无人化和常态化运营,且运营时间急剧上升

回过头看,今年驭势科技也确实好消息不断,在经过前期的准备和蛰伏后,项目在各个场景落地开花,可谓是迎来春分时刻。

今年:

2月,驭势科技与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达成合作,6月底,经过数月测试运营后,其无人物流车正式投入巴斯夫上海浦东基地的运营服务,用于运用原料及相关产品往返于仓库和装置间。

3月,东风汽车牵手驭势科技等企业打造的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正式开放面向武汉市民的RoboTaxi试乘服务。

5月,驭势科技无人物流车驶入广汽传祺,用于汽车零部件转运,取代人工驾驶物流车。

6月,驭势科技无人驾驶物流车在徐福记广东东莞生产基地正式投入常态化运营,负责厂区内食品原料转运。

9月,10余台基于长城炮EV打造的无人驾驶物流车正式取代传统人力驾驶燃油车在长城蚂蚁徐水厂区进行运输作业,实现了各子公司至总装车间的零部件转运智慧升级。

11月,驭势科技则再度携手香港国际机场,落地全球范围内首款在机场禁区内用于巡逻的无人车。

事实上,目前在自动驾驶行业中,真正实现了技术场景落地,且手握能带来营收的商业项目的企业并不多。

驭势科技则早在2019年就实现了对无人车的去安全员运营,到今年12月,其“真无人”商业运营里程已经正式突破120万公里,是业内首家取得该里程碑的自动驾驶企业。

这里的关键词,一是“真无人”,二是“商业运营”,十分考验企业对垂直场景的商业化理解程度和与下游客户的适配深度绑定能力。

对于终端客户而言,车辆的“真无人”意味着人工和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的可能性。

以驭势科技在长城汽车徐水厂区的无人驾驶物流车为例,截至9月份,据驭势科技透露,其已在长城汽车徐水厂区内部署超10台长城炮EV无人驾驶物流车、7条运输线路,覆盖3大零部件车间和2条总装生产线。

据估算,该项目使用无人驾驶物流车替代人工驾驶,已实现双班节省司机人员15名。

“商业运营”则表示这家智驾企业的无人车和方案已真正开始被交由市场来检验,需要对客户负责了。在大量运营里程的积累下,产品是否真的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在用户和市场的挑剔目光中,就能得到进一步验证和调整。

这背后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企业无人车方案的快速规模落地能力和低成本可复制性。

从L2+到L4,从商用车到乘用车,从载物到载人,从低速到高速,从封闭到开放场景,支撑起驭势科技能在全场景快速落地的关键,则莫过于其着力打造的通用自动驾驶技术栈U-Drive 平台。

据了解,U-Drive 平台包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自动驾驶算法以及云端运营管理平台,三者合一的效果犹如一个“AI 驾驶员”,能够处理各种场景下的驾驶/运输需求。

其中,云端运营管理平台可以为车辆运营活动提供系统化的工程管理,实现多车协同、调度、远程控制等功能。

另外,为了进一步深入城市开放道路,今年9月,面向无人零售、无人清运、无人巡检等场景,驭势科技还推出了UiBox系列产品,以图快速拓展业务边界。

“造血-进化”的良性循环:商业化仍是未来重点

驭势科技的箭靶上罗列着Robotaxi、无人公交、城市配送、区域物流等全场景目标,虽然最终是希望全盘拿下,但根据各场景成熟时机的不同,驭势科技的策略是循序渐进,逐个击破。

在吴甘沙看来,Robotaxi还需5-10年才能成熟,无人城市配送的成熟则可能还需要2-3年,而区域物流很快就能成熟,所以驭势科技会先选择一边填饱肚子造血,再一边适时进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来看,就是先依靠商用车场景产生现金流,确保驭势科技的良好运转,同时再利用乘用车场景产生数据、提升算法,进一步赋能自动驾驶技术在商用车场景的落地。

今年是驭势科技成立的第六年,从开始的造车到如今只专注于中间层,从开始直接载人到如今载物+载人,一路走来,在摸索中逐渐坚定方向。

对于未来驭势科技3-5年的发展方向,吴甘沙透露:

一是做好聚焦,把区域物流业务做大;

二是稳步加速扩张,有节奏地推进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的计划;

三是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四是从今天的场景再进入第二曲线、第三曲线做场景扩张。

“我们曾走了一些弯路,但做对了两件事,全场景,真无人。截止目前,我们找到了最适合当下的无人驾驶商业化的细分市场,在未来1、2年中,这些市场的规模商业化会大放异彩。”

更具体点,就是短期内,在未来的一到两年,驭势科技将通过更多的商业化项目扩大在机场、厂区等物流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市场渗透率,接下来则渗透进入乘用车、商用车新物种市场。

当下,商用车自动驾驶市场的热度正不断攀升,赛道可细分为干线物流、园区物流、末端配送、港口、矿山、机场、无人清扫等,其中图森未来、嬴彻等企业在干线物流赛道占有优势,在园区物流等赛道上与驭势科技竞争的,还有希迪智驾、一清创新等企业。

与此同时,国内外这两年还有不少原本宣称只专注于RoboTaxi的企业,开始布局或者转型,一同扎进了载物场景,探索着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更多可能性。

驭势科技认为,其已在全场景的各个领域先行一步,并有了深厚的积累。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产品官周鑫就曾对新智驾指出,相比于新入场者,深耕多年的驭势科技能提供更多服务。

独木不成林。载物之外,驭势科技也在极力扩大朋友圈,从一开始,就在通过与主机厂结盟的方式,进军无人公交、Robotaxi、乘用车智能驾驶等市场。

除了今年与东风Robotaxi领航项目的合作,2020年,驭势科技还拿到了宝骏E300车型的自动代客泊车定点并开始进行小批量交付。

另外还有宇通客车、开沃汽车、一汽等车企,都曾与驭势科技展开合作,这助力着驭势科技在载人场景更快落地和验证技术,实现数据和算法的循环驱动。

值得一提的是, 2021年1月,驭势科技还获得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战略注资,这意味着驭势科技将获得国家层面的资金及资源支持,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参与者。

总结

当然在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如今还远谈不上充分竞争。

在自动驾驶这个漫长的马拉松赛事,玩家们仍需修炼好自身的商业化和技术研发平衡能力。

那驭势科技能在最后迈入决赛圈,并在国内甚至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终局里占据一席之位吗?

相信在行业爆发式增长拐点到来之前,凭借着此前此番积累的商业运营里程和日积月累沉淀下的项目算法文档,有足够耐心的驭势科技,有能力准备好充足的弹药应对。

文章来源: 新智驾,驭势未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评车论足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