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奈特瑞曲毅:瞄准专精特新,如何打造大健康产业连接器?

亿欧网 2022-01-11

医疗互联网医疗

2995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文章导读]

互联网医疗机遇再启,“专精特新”企业不会缺席

面临“卡脖子”难题的不只中国制造业。

因此,在近5000家“专精特新”企业中,互联网医疗企业尽管不是主力军,却肩担重任。

2021年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能够服务于“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能够解决“卡脖子”难题。

中国医疗领域的“卡脖子”难题首推“医改”,其次是“医院精细化管理”,两项都离不开医疗信息化、数字化。

“我们的事业并非伟大,但将永远存在”,奈特瑞掌舵人曲毅在亿欧年底WIM大会“专精特新”论坛上,以这句话作为演讲的结束语。

曲毅和团队的“事业”正是帮助中国药企、连锁药房、医疗机构、体检机构等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成立不到三年,奈特瑞已经快速成长为整体正盈利、拥有百余家客户、市场足迹覆盖全国的创业新星。

据悉,奈特瑞正全力准备申报“专精特新”企业,亿欧有幸采访到CEO曲毅,共同探讨奈特瑞为何成长得如此迅速?其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实力究竟如何?

十几年前,一场非典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电子商务一发不可收。

十几年后,一场肺炎疫情正在改变人们的医疗习惯,互联网医疗将迎来何种变化?

以2000年丁香园、39健康网等成立为起点,中国互联网医疗一直在曲折中前行。

2000-2010年,由于各国医疗体系高度不一致,刚起步的中国企业难以找到可借鉴的成熟案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行业发展极其缓慢;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春雨医生、微医(挂号网)等现象级企业相继创立;直到2014年“互联网+一切”的风口来临,互联网医疗短暂迎来了狂热发展期。

但是,寒冬期很快来临,由于商业模式难以落地、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等原因,资本开始大规模撤退,2017年前后中国互联网领域哀鸿遍野,幸存者苦苦坚持,未入局者则摩拳擦掌静待时机。

曲毅和团队选择在2019年创业,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未来十年入局互联网医疗的“最佳时机”。

简单来说,2019年上承“行业转折年”,下启“新冠疫情元年”。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疗的行业地位得以确立,此后政策密集发布,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开始回暖。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仅566亿元,2019年达到1044亿元,仅2年便近乎实现成倍增长。

资本热度也在逐步回归,在2019年国内资本市场普遍遇冷的大环境下,医疗健康产业逆势而上,交出了“私募交易突破900起,规模超500亿人民币”的成绩单。

不过,彼时需求侧的温度还是较低,在老百姓心中,互联网医疗顶多就是“协助”线下就诊的工具,可有可无。

2020年初,一场疫情席卷而来,彻底扭转了供需两侧的温度差。

越来越多的医疗需求转向线上,奈特瑞快速捕捉到了基层医院搭建线上诊断平台的需求。

“疫情期间,老百姓没办法去线下看病,很多地方医院需要有企业帮助它们搭建义诊平台,我们就免费帮忙,急社会之所急,特别有价值。”曲毅如此回忆。

尽管奈特瑞的“第一桶金”含金量不高,但准确切入了基层这个庞大的市场。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型”,三级医院数量占比不到10%,却承载了超50%的医疗需求。大量一二级医疗机构由于医生专业能力、信息化水平等限制,无法有效承接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的就诊需求,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增量市场。

既把握住了行业发展阶段的“天时”,又有政策、资本、市场需求等利好因素作为“地利”,奈特瑞在后疫情时代快速扩张市场,发展了百余家核心客户,并在2021年实现了整体正盈利。

事实上,互联网医疗的底层还是医疗这条“慢赛道”,很难跑出“快马”,奈特瑞的飞速成长还离不开“人和”。

曲毅以书法家练字“功到自然成”打比方道:“创业虽短,但积累够深,奈特瑞大部分成员来自互联网和医疗行业,拥有10年以上互联网和医疗行业从业经验,期间沉淀了大量的专业经验、专家资源等,这是奈特瑞的独特优势”。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奈特瑞顺势而为,由此实现高速成长,期间它还遇到了一道创业必答题——To C还是To B?

曲毅向亿欧表示:“TO C和TO B最大的区别在于,TO C市场依靠大数法则和资本去推动,而B端用户需要的信息化服务必须能够降本增效,否则即使免费,用户也不会接受,因为没有实际效果的信息化改造只会增加成本。”

避开To C赛道的“烧钱”模式、专注于为大健康产业综合科技型企业打造贴身服务,奈特瑞选择围绕企业用户“精耕细作”。

奈特瑞希望成为“大健康产业的连接器”,具体体现在三方面,连接医生和患者、优质医疗资源和基层医疗从业者、线上医疗数据和线下医疗机构。

例如,通过奈特瑞的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医生和患者的连接变得便捷且高效:

1.  慢病患者可随时通过手机联系医生进行复诊问诊,无需挂号候诊;

2.  问诊过程中,患者可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与医生充分沟通病情;

3.  问诊过程中,医生可查看患者历史病历,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后诊断;

4.  医生完成诊断开具处方后,患者可根据处方直接生成药品购买订单付费购药,无需到医院药房排队购药

特别是在购药环节,奈特瑞为益丰大药房等搭建了处方流转平台、互联网医院等,客户可结合药品零售系统,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线上问诊与药事服务。方便患者就近配药,保障短缺药品供应,为群众提供更优质、安全、便捷的药事服务。

而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这类重点客户,奈特瑞则为基层医疗从业者提供了医生在线学习平台、智能辅诊等服务,并提供知识检索、用药查询、诊疗决策查询等工具,覆盖用户从数据库查询到临床知识学习全方位的需求。

在连接线上医疗数据和线下医疗机构方面,奈特瑞通过数字化诊疗、数据分析医生线上行为、互联网医院大数据平台、科研数据平台等形式,帮助线下医疗机构利用数据驱动智能化运营决策。例如,在与薄荷健康的合作中,奈特瑞通过以上形式帮助客户实现了市场定位转型,由配餐服务转向健康饮食精准推荐服务。

不难看出,奈特瑞不断在以平台化形式连接资源,打造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了用户的信息化难题。不过,连接大健康产业链的命题十分宏大,规模尚小的奈特瑞如何撬动整个链条?

“聚焦院外”是曲毅给出的关键词。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慢病管理、定期体检、饮食健康等需求场景正不断增多且趋向细化。

根据健康报与丁香园观点,当前80后已普遍开始关注健康、健身等知识内容,普通人关注的健康知识TOP3分别是饮食营养、锻炼健身、家庭用药,都与院外场景息息相关。

同时,这些场景往往没被医保覆盖,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缺乏建设动力,许多非公立、小型机构扎堆,这些机构信息化建设能力相对匮乏,亟需信息化改造服务。

不拘泥于院内,奈特瑞发力想象空间更大的院外场景,由此接触到了大量细分领域的客户群体。

据悉,奈特瑞已和美年大健康等体检机构、南芯医疗等检测机构、华东医药等医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其有望不断拓展落地场景,逐步覆盖全部大健康产业链主体。

针对细分领域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奈特瑞坚持高效率交付,同时尽量兼顾客户个性化需求。

以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为例,奈特瑞通常会先提供给客户一套标准化的平台解决方案,然后结合客户在细分场景下(例如按照不同科室划分场景)的个性化需求提供SaaS服务,包括智能诊断、电子处方、AI随诊等工具,并能将项目交付周期控制在1-2个月。

此外,由于大部分客户缺乏运维互联网医院的经验和精力,奈特瑞还会为其提供从线下选址到后续运维的全流程式服务。

在谈及如何推动中国大健康整体数字化转型时,曲毅表示:“大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国家、公立医院、互联网企业各方参与,谁看到了市场需求、谁有精力做,就应该去做,互联网医疗的意义,就是为大健康产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工具”。

曲毅进一步强调:“这些事情一定不是‘短平快’的,奈特瑞做好了陪伴客户逐步转型的准备”。

可见,在连接大健康产业链这项事业上,奈特瑞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求速成,但求落地且有效。

中国互联网医疗头十年“摸着石头过河”,后十年“一波三折”,未来十年以新冠疫情为开端迎来“供需双增”。奈特瑞在最佳时点拿到了下个十年的“入场券”,中国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致力于打造“大健康产业连接器”的奈特瑞,成长正酣。

本文来源于亿欧网,原创文章,作者:程苑芬。作者:程苑芬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亿欧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