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载智能软件迎来突围的绝佳时机,自主可控是关键

车评速递 2022-02-11

adas

1679 字丨阅读本文需 4 分钟

从二十几年前雷达传感器上车,到2007年Mobileye领头视觉感知,再到如今整车电子架构的转型升级,域控制器带动“行泊一体”方案成为新的起跑线。

而在目前一线主流辅助驾驶系统Tier1供应商层面,除博世、法雷奥同时在行车、泊车上占据市场份额,包括大陆集团、采埃孚、安波福等多家Tier1都缺乏泊车赛道的积累。

过去几年时间,对于国产ADAS供应商来说,从早期的全景环视、预警方案供应商,到APA实现了突围。但进入行车新车ADAS环节,加上传统的供应链“黑盒”模式(比如,软硬一体、传统分布式ECU),主机厂很难对方案进行分解招标。

如今,随着整车电子架构的升级,国产大算力芯片+域控制器(软硬解耦)“打开”了传统的黑盒模式,同时也带动低速泊车和高速行车两套过去并行ADAS系统的融合机会。

对于国产供应商来说,这是一次突围的绝佳机会。同时,在芯片、域控制器、软件算法等各个环节的国产化突围,奠定了基础。

一、合纵连横开始进入国产芯片层面

2022年1月21日,MAXIEYE与黑芝麻智能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打造基于大算力平台、多传感器融合控制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产品,以及高低速一体式(行泊一体)架构的行业主流需求方案,以高性能、国产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服务于广大产业链客户及合作伙伴。

在此之前,国内包括纵目科技、映驰科技等多家国产智能驾驶软硬件供应商也正在与国内芯片厂商进行合作,部署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以及软件解决方案。

这是国内供应商第一次从核心供应环节“卡脖子”走向关键技术可控的本土供应链协作,从低效电子电器架构走向高效能、高性价比的中央式运算平台。这也是实现智能驾驶科技平权的有效路径,从而彻底从外资供应商垄断的市场实现突围。

按照计划,MAXIEYE与黑芝麻智能将于2022年陆续发布下一代高阶智能驾驶平台化产品方案,覆盖高低速场景,以高效能的中央集成式域控制器,实现L2++行车智能化及泊车智能化一体式功能,服务于车厂及合作伙伴下一代汽车智能化路线图布局。

“黑芝麻智能是拥有国内性能最强自动驾驶芯片产品及研发能力的领军企业,此次双方强强联手将共同推动高阶自动驾驶方案的规模化部署和量产应用,共同推动商业化落地。”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刘卫红表示。

比如,以两大自研核心IP为切入点,黑芝麻智能已推出国产性能最强的华山系列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算力最高可达196TOPS;算法方面,黑芝麻智能发布的山海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拥有50多种AI参考模型库转换用例,降低客户的算法开发门槛。

同时,基于芯片国产化,MAXIEYE可以实现通过安全的数据闭环体系确保数据安全可控;软件方面,以与硬件的完全解耦为目标,激发创造力和协同创新的活力。

而作为自主掌握感知、融合、规控全栈底层自研能力的国产供应商,MAXIEYE已助力数十万台商用车实现安全出行,并面向乘用车市场率先量产用户“用得起”“愿意用”的MAXIPILOT智能巡航系统,在路试过程中达到50公里零接管。

截至目前,MAXIEYE基于“辅助驾驶跨平台,自动驾驶分场景”业务战略,已打通L0-L4多场景技术和服务闭环,这为迈向行泊一体赛道奠定了基础。此前,MAXIEYE已经发布了L2++级NOM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布局上完成了一次重要跨越。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持续演进,全行业对底层芯片等硬件及算法系统等软件性能需求不断提升,高度安全可靠性、全时、多场景体验性,以及成本等综合商业落地能力的极致性,都将成为推动智能驾驶规模化的关键因子。

二、自动驾驶是否来到“下半场”,赛道玩家如何破局?

随着整车电子架构的升级,域控制器“打开”了传统的黑盒模式,同时也带动低速泊车和高速行车两套过去并行ADAS系统的融合机会。

对于国产供应商来说,这是一次突围的绝佳机会。一方面是国产供应商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是本地化场景的理解和工程配套服务能力。

2020年国内新车前装标配搭载APA上险量为213.01万辆,搭载率约11.16%,其中80%以上仍以纯超声波传感器方案为主。

而今年1-7月,国内新车搭载APA功能上险量为142.55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6.4%。其中,融合泊车(基于全景环视+超声波)占比32.83%,同比上年同期呈现数倍增长的势头。

与此同时,与行车ADAS的传感器及域控制器的复用(所谓的行泊一体化方案)技术的成熟,也在快速降低低速泊车功能的开发成本。

低速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正在快速落地,自动代客泊车功能在消费者选择自动驾驶功能时优先级最高,追势以摄像头+超声波为基础的融合方案和低成本快速建图能力可实现多场景使用及提升AVP的易用性,同时,在泊车赛道,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角斗场”,这其中,中国元素以及本地化研发合作将成为焦点。

文章来源: 高工智能汽车,雷峰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车评速递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