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东西格局要变,两部委将在西部有大动作,新的赚钱机会要来了

2669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2月12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求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这个意见该如何理解?中国东部发展正是如火如荼,为什么我却说东西格局要变?

1、西部风光电开发,是能源双碳的重大工程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煤电装机容量约为10.95亿千瓦,约占总装机容量的49.8%,历史性进入50%以内,但因能源密度高,煤电发电量占比仍高达65%左右。周孝信说,根据分析,到2060年,中国化石能源发电要基本清零,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水电、核电需占比99.5%,否则碳中和无法实现。

实际上,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正是多位专家提及的中国实现碳中和主要路径。其中,中国西部地区绿色能源开发颇受关注。

“开发西部风光电资源,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工程之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唐元指出,中国风光资源非常丰富,在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等西部地区拥有不少上亿千瓦等级的风光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比如青海柴达木盆地就有11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可作为风光资源开发,而且开发成本很低,风光发电上网电价可以控制在每度电0.2元人民币以内。”

唐元强调,在中国西部地区利用风光资源开发建设一批超大规模风光发电基地,以绿电替代煤电,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供给格局,这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国以煤为主能源供给格局的唯一出路。

要实施碳减排,除了通过能源转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要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因此中国还需大规模植树造林、形成碳汇森林,考虑到一般林木经济性不高,不能可持续发展,推荐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油料能源林,“既可利用荒山荒地形成碳汇林,还可增加生物质油料供给,减少石油进口,经济性也很可观。”

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大家都知道。远的不说,咱们就说近前的事,自改革开放以后,依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中国东南地区发展势不可挡,蒸蒸日上,2021年全国省市GDP排行刚刚公布,靠前的又是东南部城市。

而西北相对就明显落了下风。有多下风?东南部36%的国土上居住着96%的人口,西北就剩4%了。数据一说话,喷子也得哑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2、胡焕庸线

大家都知道,中国东部降水充沛,土地肥沃,而我国西部严重缺水,降水量很少,有一条有名的“胡焕庸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南达云南腾冲,以45度角直接把中国地图一分二,线的东南方,36%的国土上居住着96%的人口。线的西北方,广袤的土地上只有4%的人口。

不仅如此,这条胡焕庸线目前也是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其东南部各省市区,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西北方向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曾经在2014年,我们的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也问出了同样关切的话,这条线该如何破呢?

2.破解胡焕庸线

地区想发展,首先你得有人才。前面讲过,一共就4%的人口,连上点规模的经济活动都搞不起来。毕竟良禽择木而居,城市没有发展潜力,人才不来。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如何破解西北城市没有人才的难题呢?只能自救,依靠自己现有的资源另辟蹊径,你得弄出来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

然而西北缺水,简单发展农业肯定不行。那么西北有什么优势呢?广袤的戈壁,沙漠,荒漠,闲置土地多;此外还有丰富的日照和油气资源。

首先来看油气资源。2020年,中国石油进口5.4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3%;天然气进口1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43%。

而新疆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四川、重庆有大量的页岩气,如果开采出来,就能对能源安全和对外依赖问题产生缓解。

再看光照资源利用。西部地区既然降水量少,说明大晴天多啊。新疆、青海、内蒙地区都有丰富的光照,可以为光伏发电创造充足的条件。

按专家测算,如果在新疆地区创建一批超大规模光伏发电厂,规模达到10亿千瓦装机,每年只要运转1500小时,按一天8小时计,也就是188天,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产出1.5万亿度电,按每度电2毛钱计算,可以贡献3000亿GDP。

最后再看那些正在闲置的戈壁和荒漠。这么广袤的土地如何利用起来呢?我们可以把目光瞄向以色列。

以色列60%以上的国土地处干旱和半干旱状态,水资源严重缺乏,他们却在这干旱的土地上种出了大量的农作物。怎么做的呢?

以色列长期致力于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从建国开始,他们的农业生产增长了12倍,而农业用水却只增长了3.3倍。

如果把以色列的滴水灌溉技术引入新疆戈壁上大面积发展农业,专家测算,只要覆盖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预计年产值可以达到7500亿左右。

所以,单算光照资源和荒漠利用,这两笔钱,3000加上7500, GDP就增加了1万亿。

按照最近公布的2021年全国各省GDP排行榜单来看,这1万亿加上去,西北这些落后甚至垫底的大省都要往前努一努。

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西北这些省市经济腾 飞了,政府有钱了,公共服务能力上去了,经济活动频繁了,机会多了,梧桐树就有了,人才就会吸引来了。

我们还是要有想象力,看看现在大西北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西电东送补充国家用电问题,西油东送、西气东输解决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农业增产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有了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电东送,还有目前正在实施的东数西算工程等等,大西北的GDP想不起来都难。

关注这方面内容的,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及名誉院长厉以宁等牵头编写的《共同富裕》这本书,里面详细记录了这些专家们如何看待目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对国家共同富裕目标的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进行了详细解读。我通读过一遍,收获颇丰。

动物逐水草而生,人则逐利而上。这都是本能。沿海东部城市虽然仍旧在继续发展,但是机会大部分都被早去的淘金者垄断了,留给年轻人的机会不多了。

这就像美国西部大开发一样,一旦大西北的GDP开始腾飞,大量拥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就会追逐机会,去往新的这片新的处女地。虽然风险大,但机会也多啊。

3.能源转型的另一大重点是电力系统转型。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提出,未来中国要实施泛电气化,用电力来制氢、制甲醇,代替化石能源。这就需要提升电力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透明电网”。

透明电网要实现全面可见可制可控,要通过信息技术、集成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等,和电网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电网自由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获取,智能分析。

在电力储存技术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表示,传统的一次能源转成电能接入电网,但目前还未找到大规模经济的电力储存技术,必须是一个瞬时供需平衡的系统,这样就对高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造成根本性挑战,所以弃风、弃光、弃水的现象非常严重。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这次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就是信号。不仅给信号了,方向也很清楚。

城市发展,得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GDP只要一起来,人才就会涌入,相比东南地区而言,这片处女地少了内卷,少了竞争,多了机会。

人来了,有了经济活动,就有城市的发展。长远看,中国东西格局一定会变。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烈焰童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NE人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