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标续命再涨价,谁给了五菱Nano EV勇气?

极智动力 2022-02-14

五菱宝骏五菱宏光

1234 字丨阅读本文需 5 分钟

宏光MINIEV的“造神”成功,让同样深耕微型电动市场的同门宝骏有点坐不住了。要知道,在宏光MINIEV未问世之前,一直都是宝骏在这一细分市场持续发力,虽然销量成绩有点难以启齿,但好歹也要讲究个先来后到。结果倒好,宏光MINIEV一入场,凭借着绝对优势直接将前辈宝骏挤到了市场边缘,这使其旗下的多款微型电动车型苦不堪言。

于是为缓解这一尴尬局面,宝骏借着微型电动市场兴起的东风,积极开启了自救模式。比如将当初毫无存在感可言的宝骏E300,摇身一变成为标榜潮玩个性和年轻派的KiWi EV,冷饭热炒后确实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可惜从销量上来看,消费者貌似仍旧不太买账。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既然现在的微型电动市场比较认五菱车标,那么完全可以“借标下蛋”,让自家车型凭套上五菱LOGO的光环加持,实现翻身。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宝骏E200的换标车型、五菱首款两座纯电动车型—Nano EV。

如果将五菱Nano EV的LOGO遮盖住,俨然就是宝骏E200本尊。除了在个别细节之处有所调整外,无论是内外造型、车身尺寸亦或是配置续航表现,二者都保持高度相似度。我并不反对五菱Nano EV这种“换标”行为,毕竟都是师出同脉,换个身份扶持一把也算是“兄弟情”的表现。但像这种原汁原味地挪用就显得忒没诚意了,宝骏E200当初的失败固然有着市场大大环境的缘故,也离不开宝骏品牌号召力的局限性,但宝骏E200自身的定价和产品表现真的没有丝毫瑕疵吗?

宝骏E200在市场活跃期主要集中在2018-2019年间,彼时微型电动市场还是老头乐当道,也没有宏光MINIEV无下限的定价,宝骏E200 5.48万元的定价也算是比较合理,在同期竞品中也算是比较具备性价比。然而随着宏光MINIEV开启售价低至3万元的先河后,整个微型电动市场便步入了低价高质的时代,奔奔E-Star国民版、上汽科莱威、雷丁芒果以及最近以“破局者”身份上市的奇瑞QQ冰淇淋,要么是在售价上占据绝对优势,要么是以差异化和高品质制胜。

所以“换标”后的五菱Nano EV,要凭借着丰富的配置来撑起近5万元的售价,消费者自然不会买账,同价位可选择的车型太多,没人愿意为一款“回炉”车型自掏腰包。所以五菱Nano EV目前的定价肯定不会大卖,理想状态下,是五菱Nano EV通过减配降续航的方式,和宏光MINIEV的定价保持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车内空间以及配置续航等方式的不同,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巩固入门级微型电动市场的统治地位。

不曾想还没等到五菱Nano EV降价的消息,全系价格上调的消息就传开了。受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五菱官方宣布Nano EV的售价由原先的4.98-5.98万元调整至5.28-6.28万元,全系上调0.3万元。虽然涨幅并不算太大,但由于受众人群对售价比较敏感,Nano EV未来的市场表现应该会遭受到一定波及,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只能说,宝骏高估了五菱的品牌号召力,宏光MINIEV之所以能够在微型电动市场快速崛起,固然和五菱密集的服务网点以及多年积攒的市场口碑有着一定关系,但真正让消费者为其倾倒的主要还是其低廉的定价。而宝骏E200披上五菱的马甲后确实可以能够快速赢得关注,但5万多的售价无疑丢掉了五菱引以为豪的性价比,单凭品牌号召力就想咸鱼翻身,显然是行不通的。

最后:换标续命的五菱Nano EV,在本就不占据市场优势的情况下,将全系价格上调,这种做法也使其续命之路变得更加狭窄。随着微型电动市场的后浪们不断涌现,五菱Nano EV的存在感也将变得越发薄弱,若是再没有有效的优化调整,重蹈旧辙似乎将会是唯一的结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极智动力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