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企业一周“融榜”:精尖技术平台化已成趋势

亿欧网 2022-02-15

融资公司生物技术font

3616 字丨阅读本文需 7 分钟

周总结:精尖技术平台化已成趋势。

在过去两周(1.29-2.11)里,江苏省共有15家企业对外宣布融资。

以下是上两周江苏省企业融资信息详细汇总

1月29日,苏州星奥拓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星奥拓维”)宣布完成5500万元的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为复星医药旗下复健资本新药创新基金。

“星奥拓维”于2022年1月由复健新药基金孵化设立,是一家专注于内耳听力损伤等相关疾病的创新药生物技术公司,以国际领先的双AAV基因递送、基因编辑和类器官三大平台,针对感音神经性耳聋,开发基因递送、基因编辑和内耳毛细胞再生药物

1月29日,江苏憬知梦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憬知梦蓝”)宣布获毅达资本领投数千万元投资。

“憬知梦蓝”成立于2019年,主要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自主创新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当前主要产品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漂浮式激光雷达测风系统平台,应用于海上风电场风资源勘查、风功率曲线验证以及海洋气象水文监测、远海供电与通讯等领域。

2月1日,中吉智药(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吉智药”)宣布完成1.1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隆门资本领投,老股东恩然创投本轮继续跟进,另有普华资本、海松医疗基金等多家行业知名基金共同投资。健一会(巢山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项目的IND申报,并加快推动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和AAV载体介导的相关基因治疗药物研发。

“中吉智药”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病毒载体介导的经典基因治疗领域,已布局多个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治疗项目。其领先的载体工艺,基于“病毒产病毒”理念,具有高纯度、高产能、高活性等特点。

2月2日,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岚煜生物”)宣布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传誉凤凰基金和中金传化基金联合领投、动平衡资本跟投。

“岚煜生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致力于普惠医疗及数据医疗的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主动式微流控技术与智能化诊断检测系统的融合创新。企业不断拓宽业务边界,整合行业资源,通过创新研发、战略合作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上游核心元器件制造、核心原料自产,中游诊断仪器及其配套使用的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下游强化市场与渠道”的医疗器械全产业链条,开展多维度医疗模式。

2月7日,江苏西格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西格数据”)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领投,中新创投等老股东跟投。该轮融资用于产品研发与全国市场布局,进一步推动精密加工行业数智化建设,为行业数智化服务升级打好基础。

“西格数据”成立于2016年,基于边缘传感层、边缘计算层、系统应用和数据挖掘探索层,提供系统数智化产品和服务,包括专业的机床主轴健康监测服务、刀具无忧生产监控服务、无人化测量RMS服务、整体数字化工厂MES系统服务、柔性数字化产线服务等众多精密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涵盖精密加工过程数智化应用的各个场景,为精密加工企业客户提供整体的数智化服务应用。

2月7日,苏奥传感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2月6日与龙微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简称“龙微科技”)之股东殷宗平先生、北京华安广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汪祖民先生、毕艳军先生、刘幸女士(以下简称为“交易对方”)签署了《收购意向协议》,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交易对方合计不少于42%的股权,公司亦有意收购标的公司其他股东持有的标的公司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龙微科技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本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最终的交易对方及收购标的公司的股份比例、交易价格等需各方进一步协商确定。

“龙微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MEMS芯片设计、封装、标定测试和专业应用解决方案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物联网传感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感知技术的输出。旗下有MEMS压力、温度、湿度传感器三大系列产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高端装备、医疗等多个领域。

2月8日,高性能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共模半导体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简称“共模半导体”)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园区科创基金、元禾控股领投,武岳峰科创、苏州市科创、深圳得彼等投资机构跟投。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人才引进,以及加速完成早期产品线的研发与构建。

“共模半导体”成立于2021年,主要致力于高性能模拟电路的研发和销售,包括射频集成电路、模拟数字转换器、模拟电源、保护器件、高性能混合信号SoC等芯片及应用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通信、汽车、医疗及安防等多个领域。

2月8日,合成生物学企业苏州引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引航生物”)宣布连续完成C轮、C+轮超4亿元人民币融资。C轮由高瓴创投和夏尔巴投资联合领投,广发乾和、厚新健投、湖南财信产业基金、绿动资本以及老股东元禾控股跟投。C+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独家投资。此次融资将用于加快引航生物现有产品的商业化,推进研发管线以及湖南生产基地的扩建。

“引航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改变现有化学和生物制品生产方式的高科技公司,产品覆盖药品、保健品、和农业产品。公司拥有完备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和超过100人的研发团队,在苏州工业园区和美国旧金山分别设有研发中心,在湖南常德津市建有已实现5800吨年产能的产业化基地,该基地即将启动二、三期扩建工程。

2月8日,苏州铼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铼赛智能”)宣布已于1月完成数千万元级别A轮融资,由兴富资本旗下四期基金独家投资。

“铼赛智能”成立于2019年,公司专注于高性能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利用和放大技术优势、解决细分行业的核心问题。作为业界为数不多的具有3D打印设备、软件、材料、后处理技术、应用工艺等完整开发能力的3D打印技术公司,铼赛智能可以在零件的精度、强度、特殊材料特性等多个层面满足细分行业的苛刻要求,实现在不同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2月8日,长虹能源发布公告,公司拟以94.84元/股的发行价格,向杨清欣、赵学东、众杰合伙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长虹三杰33.17%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长虹三杰”)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截至本预案摘要签署之日,本次交易的资产审计及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及交易作价均尚未确定。

“长虹三杰”成立于2014年,是长虹能源控股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圆柱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商,专注于高倍率18650及21700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一流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吸尘器、小家电、航模、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公司定位与日韩国际一流品牌对标,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2月9日,亚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信安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亚信安全”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网络安全软件领域,是业内“懂网、懂云”的网络安全公司。亚信安全在云安全、身份安全、终端安全、安全管理、高级威胁治理及5G安全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用实力筑牢云、网、边、端之安全防线。

2月10日,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供应商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绿科技”)宣布完成亿元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小米领投,涌铧投资、元禾控股、领军创投等机构跟投,所募资金将用于高压电连接及高压配电管理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商业化布局。

“智绿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供应商,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领域大功率电子器件、高压连接、配电管理的技术研发、生产及提供整车系统的解决方案;服务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三电技术到整车制造、充换电设施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月11日,工业视觉核心软硬件提供商苏州中科行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行智”)宣布完成涌铧投资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首轮融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创新产品研发、现有产品迭代升级以及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

“中科行智”成立于2019年,中科苏州机器视觉技术研究院孵化,是一家综合性的工业视觉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重点在工业机器视觉、在线实时三维重建、高精度视觉测量和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等方向上开展平台级软硬件产品开发,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工业视觉产品和解决方案。

2月11日,江苏腾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腾旋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由北京国发航空发动机产业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简称“航发基金”)独家投资。

“腾旋科技”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领先的、具有进口替代能力的动态密封与液压传动部件制造商。公司长期致力于密封与传动技术的研究,已有2款产品获省级首台套认定,并在风电、锂电、光电、盾构机、机床等诸多应用实现进口替代;同时,凭借深厚的技术应用积累与加工制造能力,不断为航空、航海、航天装备的关键密封及液压传动件提供解决方案,已解决了某高寒高海拔区装备的核心高压部件、某大型燃气轮机离合器断轴、大型舰用冷却接头等多项重大问题。

2月11日,江苏汇智互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汇智互娱智能”)宣布获得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汇智互娱、硅基智能、江苏智推联合参与投资,融资金额为千万元级人民币。汇智互娱智能CEO孙志明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对AI智能数字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对AI应用场景的落地研究,未来将进一步拓宽产品维度,扩大业务体量以及加速推动业务商业化落地。

“汇智互娱智能”成立于2021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以AI人工智能为背景、内容创作矩阵+全体系运营赋能的业务模式为核心,有效地将品牌市场营销诉求融入到新的消费场景,高效推动线下品牌商产业升级。

周总结:精尖技术平台化已成趋势

精尖技术逐步开始向普适性转移,只有平台化才是承载的根本。精尖技术从萌芽到成长到发展到规模到爆发,共五个阶段,精尖技术也存在快速市场化覆盖的竞争,竞争的根本在于平台化后的成本下降,平台化则是降低成本最优方法。

本文来源于亿欧网,原创文章,作者:苏磊  张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亿欧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