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的WiFi何时能够普及?空中自由上网10年或可期

通信资讯馆 2022-02-15

卫星通信通信

2670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哪里是还没有通网的最后一公里?

相信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飞机上。

截至2020年末,中国民航(内地企业)总共拥有约4000架客机,其中仅大约200架能够接入互联网,占比5%。而这200多架飞机当中,不少使用的还是带宽几到几十Mbps不等的较低速网络,这相当于让机上几百人共享只有家用宽带几分之一的网络资源,能顺畅地文字聊天已属幸运,通过图片、视频分享旅途见闻更是奢望。

互联网已经成了当下提升乘客体验和机上应用场景的最大硬件障碍,或许没有之一。

什么时候,飞行才能真正像在地面一样,随时连接世界?

01

巨大的市场和旅客的意愿

从用户角度,机上WiFi就是在飞机上完成即时通讯,可以聊微信、发图片语音、跟外界联系。在这方面,中国的普及率是远远低于世界水平的。截至目前,美国已经有80%的飞机覆盖了互联网,中国只有不到5%。

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2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内有20家航空公司的654架飞机能够为旅客提供客舱网络服务,其中,11家航空公司的213架飞机同时具备了空中接入互联网能力。

谢鹰表示,一直以来,航空的地空通信的控制台与飞行员之间采用了一些语音通话技术,这项技术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空业追求稳定,只要能用、不轻易更换。但另一方面,通信的技术是追求效率的,已经从1G到5G,相反,航空的传输速率还停留在K字节的水平。

但是,国内的发展潜力高于国外,中国有最大的互联网产业,中国“低头族”的数量也远高于美国和欧洲。飞享互联航空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下称“飞享互联”)董事长刘伯恒表示,曾做过一个乘客需求调研,数据显示98%的用户是需要机上上网的,如果有条件,86%的用户会优先选择机上WiFi。飞享互联成立于2020年5月,专注于航空数字化建设与运营,由腾讯、海航、多尼卡等合资成立。

进一步看,付费意愿更能显示出乘客的需求。

刘伯恒说,“调研显示, 有63.1%的乘客是愿意对此付费的,这一点出乎我们意料,因为中国互联网很多市场的规则是免费的”。

刘伯恒表示,从欧美国家已经推行的案例来看,付费意愿是良好的。不同航段付费意愿是不同,比如国内2-3小时的航程,乘客愿意付39元以下的费用;3-6小时,愿意付59元以下费用;12小时,愿意付79-99元的费用。

刘伯恒表示,在刚刚推行的阶段,一些航空公司是选择免费的,但机上WiFi涉及巨大的成本投入,是否永久免费仍然是行业正在衡量的一个问题。一个设想是,对前舱、头等舱、白金卡乘客直接免费,对后舱的一部分乘客收费,或者通过做一些任务、广告置换等,间接地免费。

02

两种技术的选择

目前,飞机机舱内的上网方式只有WiFi,而WiFi与互联网的链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卫星通信和Air To Ground(简称ATG)。

1、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飞机、卫星地面站三者进行数据通信。

具体来说,飞机起飞达到标准并连接通信卫星后,通过卫星与地面通信站进行信息交换。此时,在机舱内部的电子设备连接机载无线热点即可实现上网。一般大中型机搭载4个或以上的热点,机身顶部的罩子内就安装WiFi部件,机身上方鼓包的“小突起”部分就是用于与卫星通信的天线。

因为卫星覆盖范围广,采用卫星通信已在多个航空公司和机型上得到了广泛成熟的应用,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仅能提供窄带服务,通信带宽仅有864Kbps。同时,由于需要配置设备和天线,相关成本和费用较高,并不是所有航空公司机型均具备上网功能。一般情况下,该服务需要收费并且限制使用人数。

2、基于ATG(地面基站方式)实现地空宽带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是指沿飞行航路或特定空域架设地面基站,地面ATG基站向高空发射无线网络信号,飞机用安装在腹舱的ATG接收器接收无线信号。飞机在航路上飞行,一路接收地面ATG基站发射的无线信号,实现机舱旅客空地互联无线上网。

ATG利用飞机与地面基站直接通信,可直接利用成熟的陆地移动通信技术,比如3G、4G甚至5G技术,可实现高速率的上网体验,理论上可达到100Mbps左右,上网体验明显优于卫星通信方式。而它的局限性在于——必须沿航线建设地面基站,最多只能覆盖到近海,跨洋飞行无法覆盖。

ATG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手段,还在不断更新发展中,目前美国9家航空公司的1500架班机,已利用该通信方式实现了全面的空中互联网体验。2018年12月,中国商飞公司牵头研制的ATG地空宽带通信系统,首次在ARJ21飞机103架机上进行了测试试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03

旅客到底需要多少带宽?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定义“需求”,毕竟文字聊天和在线视频所需带宽有天地之别。本着“料己从严”的思路,咱基于播放视频来展开讨论。对于720P的一般高清视频,稳定播放所需带宽为2 Mbps;而对于4K的更高清视频,则需要5-40 Mbps不等的带宽,咱可以取比较平均的25 Mbps进行计算。

那么同一时间会有多少旅客需要上网呢?假设机队一天运行16小时,每个航班有1小时时间所有旅客都在上网(我国航班平均时长约2小时,去掉上升下降期间关闭网络的1小时,可供上网时间还剩1小时),那么对于年客运量1.5亿人次的国内头部规模航空公司,同时会有约2.6万名乘客在空中上网;对于年客运量6.6亿人次的中国民航,则同时约有11.3万人联网(1.5亿和6.6亿人次均参考2019年真实数据得出)。

综合以上两段,头部航空公司和中国民航所需带宽如下:

为计算方便,本文默认1 Gbps≈1000 Mbps,1 Tbps≈1000 Gbps (实际是1024倍关系)

卫星可以满足以上需求吗?

04

空中上网,10年或可期

2021年12月1日,全球著名的卫星通信服务商美国Viasat举行媒体会,介绍了与中国卫通的战略合作,以及在中国境内开始使用中星16号卫星为安装了Viasat Ka波段终端的客机提供上网服务的情况。

中星16号于2017年发射。作为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通量通信卫星,其以20 Gbps的水平一举超越了我国以往通信卫星容量总和。考虑到目前境内Viasat航空终端用户以入境航空公司为主,乘客总量较少,相信他们将获得比较理想的上网体验。

除了中星16以外,我们国家于2020年发射了容量更大的亚太6D;Viasat更是计划于2022年发射代表目前全球最高水平的ViaSat-3号卫星,单颗容量达到惊人的1 Tbps(1 Tbps≈1000 Gbps)。空中上网所面临的带宽瓶颈将显著缓解。

如果不考虑其他用户只考虑空中上网,理论上一颗亚太6D卫星即可让一家我国头部航空公司全部乘客实现720p级别的视频自由;一颗ViaSat-3号卫星除了让中国民航全部乘客实现这一自由以外,还能够让其中很多人享受更高级的4K服务。

代表当今最高通信容量水平的ViaSat-3号卫星。理论上它能够让50万个终端同时在线播放720p视频。图自Viasat

上面提到的都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而更大的期待已经在路上,那就是近年方兴未艾的低轨通信卫星星座。这类星座运行在1500公里以下高度,通信延时短于运行在大约36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而且卫星数量庞大,可以实现更大容量,例如Viasat计划中的1300公里高度288星低轨星座,理论总容量可达27 Tbps,相当于ViaSat-3号星座的9倍。

两个代表性的低轨星座。SpaceX近期有将星链扩充到4万余颗的计划。

目前美国和欧洲的大型低轨星座已经处于建设阶段,而我们国家也已经开始相关技术验证。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对卫星频率申请的要求,它们都应该在2030年前竣工。如果这些星座得以按时完成并满足预期技术指标,相信10年之内,我们就有望实现真正的空中上网自由!

本文来源:疯狂机械控,经 济 观 察 报,太空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通信资讯馆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