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冠军,一家龙头,一个时代

华商韬略 2022-02-17

潘刚伊利乳业

3967 字丨阅读本文需 10 分钟

  从关山飞度,到凿山架桥,十七年来谁著史。

  文 | 华商韬略 陈乐高

  苏翊鸣举起双臂时,听见教练正在大声欢呼,他透过头盔看了一眼,远处的树枝其实纹丝未动。

  这天是2021年1月2日,一分钟前,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从长坡上启动、加速、猛冲,在障碍台上起飞,然后用反脚外转的方式,开始在空中的旋转。

  夏天戴半盔的时候,苏翊鸣很清楚风掠过脸的力量。当他转到第五圈的时候,熟悉的感觉差不多回来了。

  360度×5,平稳落地,训练场外的欢呼,中国单板历史上第一个1800,都送给了这个16岁少年。但当疾风骤定,苏翊鸣放下双臂,一个声音似乎在远处提醒他:

  全世界,至少有十个人正在练习这个动作。

  【01】

  时间拨回到2002年,一群穿着西装的人,从呼和浩特来到了北京。

  这个团队由伊利集团总裁潘刚带队,他们提着皮包走出酒店,来到北京奥组委所在地,东二环边上的青蓝大厦。在会议室里,潘刚认真地对工作人员说:“我们来自伊利,希望能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事情。”

  不过,伊利得到的回馈,却让人难免失望——国家现在还没有启动奥运市场开发机会,将来有了规则你们再来。

  事实上,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并不清楚。伊利团队在造访之前,刚刚经历过集团内部的争论。围绕是否要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管会上发生了激烈争执。反对的理由也很有道理:伊利只是内蒙的一家本地企业,以当时的知名度和销售规模,服务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难度之大,风险之高,几乎超过了能力的上限。

  但这个争执,最终被潘刚一锤定音:身为主办国,不能让外国运动员背着牛奶来中国。

  在伊利和潘刚的世界里,有一些可被称为坚持的东西。比如一次次敲开北京奥组委的大门。比如“对奥运国家盛事,伊利全力支持”的信念。比如对国际奥委会考察的完全开放。这最终帮助伊利从激烈角逐中跃然而出,成功牵手北京奥运会。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如何以奥运品质为赛事提供服务,其实需要一整套体系作为匹配,并不简单。

  对于中国乳业而言,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标准。

  经历了自1999年开始的行业扩容,当伊利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之时,以品质来塑造品牌,正在成为新时期的行业主线。

  但这条主线背后,其实隐藏着环环相扣的要求。乳业的一个特点,是它真正贯穿了一、二、三产业。它的上游环节,是包括了牧草种植、奶牛饲养的农业体系;在它的中游,是涵盖采购、研发、生产、质检多流程,过滤、杀菌、均质、灌装多工艺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它的下游,是拥有配送、物流、网点、品牌的营销服务体系;在最终端,则对应着海量的大众消费者。

  对于伊利,它意味着从农田到餐桌,无数个质量控制的关键点,难度远迈其他行业之上。

  “比起品质。”潘刚说。“代价、困难都算不了什么。”在随后的三年里,伊利对质量管理体系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做了一轮完整的升级。好在潘刚拥有从车间工人、质检员到质检部长的完整经历,这种对乳业的理解,让他始终清楚,正确的道路究竟是什么样的。

  2008年的夏末,在绚烂的漫天烟花中,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而伊利也早已走出了当年偏居边城一隅的街道小厂,比起困难与代价,这几乎是潘刚最宽慰的事情。

  这种对自身发起的挑战,是潘刚在2008年所思之事,是伊利在随后十多年中的践行。不过,2008年的潘刚大概不会想到,在十多年之后,一位16岁的少年,也会走上一条同样的道路。

  【02】

  2021年7月,即便是北纬42度的长白山,雪也不见踪迹。

  戴着半盔的苏翊鸣,在气垫搭建的“旱台”上,一遍一遍地冲击着新的动作。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即便在空中高速冲刺,也只有灼热的风。

  在这个月的一天下午,苏翊鸣完成了一个内转四周、偏轴抓体1980的动作。

  “这是在气垫上完成的,雪上会更好。”一位体育记者评论道。

  在半年的时间里,苏翊鸣一直在努力挑战高难技术动作,当然,还有数不清的体能与力量训练,与团队一起对录像复盘,拆解技巧瞬间。

  11月,苏翊鸣来到了奥地利,开启了自己的冬训。他要面对的,是一套新的技术动作,这样的挑战,他似乎司空见惯。赛场外,一如往常地摆着一台摄像机。

  和过去几个月一样,他从长坡上启动、加速、猛冲,在障碍台上起飞,然后旋转,落地。

  但不一样的是,在平稳落地后,他完成了内转平转五周半1980,接indy crail抓板的动作。这让他创造了一个纪录:全世界有影像记录的第一个五周半平转。

  12月,在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苏翊鸣来到了美国,在那里,等待他的是世界杯大跳台的比赛。

  他的目标,是在比赛中展示自己演练过无数次的1800转体动作,这是一个从未在世界杯赛场上出现过的动作。这帮助他得到了一个不出所料的结果:冠军。

  冠军,既是勇士对自我的要求,也是上天对勇士的奖赏。

  让我们再将时间拨回到2015年,在经历了1999-2008年的行业扩容、2008-2015年的奶源建设阶段后,中国的乳业在2015年前后,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奠定。

  此时距离伊利携手北京奥运,已经过去了十年时间,在这十年里,伊利上控优质奶源、下掌全国渠道、中建奶源枢纽,在实现“纵贯南北、辐射东西”战略布局的同时,最大程度上缩短了产品从生产、运输到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

  从偏居边城一隅的小厂,到全球乳业龙头,潘刚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放在整个行业的角度看,伊利的成功,其实并不是一个很特殊的偶然,对乳企而言,决定最终成色的还是产品本身的品质。

  在“伊利即品质”的要求外,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伊利内部,拥有一个特殊的“标准三条线”——在检测当中,在国标线的基础上提升50%的标准作为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再提升20%的标准作为内控线。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伊利与奥运的联系就此结束。

  2015年,正在出差的潘刚,给刚刚成立的北京冬奥组委写了一封亲笔信。在这封信里,他代表伊利,表示全力以赴支持2022北京冬奥会,并向冬奥组委正式递交申请。

  两年后的8月30日,在潘刚的推动下,伊利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

  对于伊利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开端,此时的伊利,早已迈过了从年收入规模不足5 亿元的乳品企业,到数百亿营收乳业龙头的转变。如果把视野扩展到整个行业,新时期下的一个行业主旋律,也演变成巨头的全产业链布局。

  显然,这是一系列全新的自我挑战。

  2022年1月下旬,在瑞士莱克斯的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苏翊鸣选择了挑战坡障比赛历史上的第一个1980,他像训练时一样吸气、冲刺、起飞,按照动作技巧收腹、控制核心、旋转。

  在一个成功的1980旋转之后,他落向了地面。

  但预期中的平稳落地,并没有出现,在摔倒后,他用一段滑行结束了自己的表演。

  这或许是一个遗憾,如果命运能语,在摔倒滑行的雪花中,或许会对他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

  【03】

  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来对全球企业带来了风暴式的冲击。但伊利不仅扛住了考验,还实现了逆势增长,去库存速度显著领先于同行,市占率不降反增。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50.07亿元,同比增15.23%;净利79.67亿元,同比增31.82%。其高效率运作的背后,无疑既是管理层卓越治理能力的有力支撑,也是“伊利即品质”的最好写照。

  此时,在中国乳业的历史上,早已不乏与伊利相关的纪录和里程碑事件。

  比如,它是中国首家营收破百亿的乳品企业;比如它在只有6万网点的时候,一掷20亿元冠名上海世博会;比如它为了让奶牛睡好觉,首引“沙床”代替稻草垫料,日后成为国内奶牛养殖标配;比如它为了解决国人乳糖不耐受症状,专门研发出舒化无乳糖产品。以及打造安慕希、金典、伊利纯牛奶、优酸乳四个百亿单品的现象级成就。

  这些纪录、里程碑与行动,悉数发生在最近的20年里,它的背后,既有管理层与无数伊利员工的努力与智慧,也有投资者在风口浪尖的鼎力支持。更包括了它与数以亿计消费者发生的紧密联系。

  这造就了今天市值2578亿,营收将破千亿的伊利,也造就了它剑指全球乳业第一的底气与基础。

  那么,当一家公司获得如此量级的市场份额后,是否能够再进一步?

  这是一个留给勇士的问题,也是勇士再次需要面对的自我挑战。

  2022年早春二月的北京,用现场上空璀璨的烟火、开幕式绚烂的表演,迎来了赛场上的激烈竞技。

  2月15日,对于苏翊鸣而言,即将打响的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成为了他需要面对的新一轮挑战。

  如同训练中一样,他开始启动加速,在过往的训练中,这样的加速,他不知开始了多少次。同样熟悉的,还有随后的旋转、落地、滑行。

  唯一不同的,是他完成最后一跳后。作为业内前辈的Max Parrot、Mons Roisland,以及单板公园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Mark Mcmorris,齐聚上前向他发起祝贺。显然,这是前辈对于实力的尊重。

  凭借精彩的两跳,苏翊鸣帮助中国夺得了单板滑雪历史上的第一枚冬奥会金牌,这也是亚洲单板滑雪历史上的第一枚冬奥会金牌。从这一刻起,这个17岁的少年,将正式带领中国单板滑雪,步入世界单板强国的行列。他也从这一刻起,成为世界最顶级的单板滑手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沿着挑战高难技术动作的路径,在个人职业竞技水平上,苏翊鸣完成了惊人跃迁。这种对于自身的持续挑战,正是奥运精神中“更高、更快、更强”一面的缩影。

  同样,对于伊利而言,那个留给潘刚和伊利管理层的问题,也有了明确的答案——再进一步的关键,在于让自己三大产业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更扎实;让自己“消费基建者”的身份更明确;让自己对农工商资的引领与多赢,步入持续的正向循环。

  在战略计划的层面,它体现为“全球乳业第一”的目标。在伊利,这个目标被拆分成一个“两步走”的战略:在2025年挺进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登顶全球第一。

  伊利助力奥运的十七年,并不止于对国际赛事的服务。十七年里,伊利在品牌、产品品质、渠道、供应链等多层面上,对自身提出了持续的高标准挑战,最终锻造出剑指全球第一的乳业龙头企业。

  苏翊鸣在17岁的年龄夺得奥运冠军,他所代言的伊利品牌,也与奥运走过了携手、助力的17年。

  这看起来是一个数字上的巧合,但看似巧合之事,常有同轨共途的机缘。

  对奥运精神的共同践行,成就了苏翊鸣的冠军时刻与伊利的龙头地位。这是一位运动员飞跃障碍、持续挑战成就自我的故事;这也是一家企业凿山架桥,实现全面价值领先的故事。

  但对于一个宏大的时代而言,宏大奇迹的诞生,其实是必然之事。它的背后,是奥运精神的投射,但根本上,却是这个民族对自强的追求,对于这个正在各条赛道上疾驰急进的国家,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参考资料】

  [1]《你就是风暴》滑雪研究院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华商韬略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