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扎堆布局飞行汽车,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谁能成为飞行汽车时代的“特斯拉”?

最炫车族风 2022-03-07

汽车飞行汽车特斯拉

3550 字丨阅读本文需 9 分钟

世界各地相继启动实证试验的“飞行汽车”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和美国先行推进相关举措的情况下,日本也在大力推动实用化。

日本修改了《航空法》,自2022年度起,将允许小型无人机(Drone)等在例如市区等的有人地带实施自动飞行,这正为飞行汽车在日本实现实用化吹来东风。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将以2021年4月日本特许厅(专利厅)发布的飞行汽车技术动向调查报告为基础,介绍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

飞行汽车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是具有垂直起降及自动驾驶等特征的小型电动航空器。其被期待应用于出租车等交通服务和送货上门等物流领域。据普华永道咨询(PwC Consulting)预测,2030年日本国内的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约7000亿日元,2040年将达到约2.5万亿日元。

日本特许厅的报告针对飞行汽车的机体结构、马达等驱动源、电池、控制技术等,以向中美欧日韩5个国家和地区申请的专利和基于《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国际专利为对象,实施了统计和分析。

2012年~2018年申请的同族专利数量为1106项,从申请人的国籍和地区来看,中国为444项,美国为399项,中国超过美国。虽然总体申请量逐年增加,但2017年中国超过了一直领先的美国,2018年更是达到了美国的两倍以上。但中国籍的申请以中国国内居多。如果仅从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的申请数量来看的话,总数为310项,其中美籍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为138项,占比近一半,是位居美国之后的欧洲和中国的两倍以上。

1、车企早已开始布局

对于"飞行汽车"这个行业,吉利、小鹏、大众、现代汽车、戴姆勒、保时捷、劳斯莱斯等车企,早已展开布局。

飞行,是人类的梦想。飞行汽车,伴随着汽车而生。

2020年北京车展上,小鹏汽车通过一款概念飞行器——旅航者T1赚足了眼球。旅航者T1由8轴螺旋桨和一个座位组成,负责提供能源的电池组被设计在飞行器顶部。飞行高度为5米~25米,售价则与一辆豪华汽车的价格相仿。

吉利早在2017年底,就全资收购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操作、实用的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进入飞行汽车领域,并命名为"太力飞行汽车"。2019年 9月,吉利控股与戴姆勒宣布,双方将共同出资5000万欧元,领投德国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 C轮融资。

两次加持飞行汽车,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还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实现飞行汽车在中国的生产和市场推广。

长城汽车于2017年申请有关飞行汽车的专利(CN206968327U 一种飞行汽车),该飞行汽车的供能组件通过将燃料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动力部提供能量,利用四组旋翼组件垂直起降。该飞行汽车的旋翼可收缩进车内,且车体配备有降落伞。

2017年,丰田投资了美国飞行汽车初创企业Cartivator,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时推出一款单座飞行汽车,从空中点燃奥运火炬。

同期,奥迪宣布联合空中客车(Airbus)、大众集团旗下设计公司Italdesign,在去年联合推出了体型小巧的Pop.Up Next自动飞行车原型。

阿斯顿·马丁也发布了一款飞行汽车Volante Vision Concept,官方称将于2020年量产,另外,波音、空客、Uber甚至华为等企业也正在着手准备飞行汽车项目。

摩根士丹利研报也给出了不错的预期,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预计形成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2040年,其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5万亿美元。

Frost&Sullivan的最新研究也指出,飞行汽车或将于2022年开始运营,到2040年将以46%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大到43万辆。

《移动出行之未来飞行汽车》报告中预测,2040年,仅美国的"空中出租车"市场规模就可达到170亿美元。

飞行汽车为交通出行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也出了一个难题。谁也不排除,飞行汽车的商业价值,但是,飞行汽车距离正式面世,苦难不少。

飞行汽车管它叫eVTOL,亿航叫它AAV,有称它"飞行汽车",那么飞行汽车,是飞行器还是新能源汽车?

定性不同,意味着飞行汽车使用的法则不同。除了相关法规确实,没有形成行业的标准和规则等,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障碍,换句话说,就是真正的飞行汽车商业模式尚未形成,大多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奥迪汽车去年宣布暂停空中出租车Pop.Up计划,并表示要重新为城市空中交通制定新方向,尚未就潜在的未来产品做出决定。

2、缺点及隐患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着如此美好前景的飞行汽车自然也不例外。飞行汽车的发展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政策限制。

据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显示,轻至0.25kg,重至150kg以上的无人机,都受其管辖,且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0千克即被划分为大型无人机类别。这表明了,实际上不属于“汽车”范畴的“飞行汽车”,并不适合用于现有的地面交通系统、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飞行汽车在政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飞行汽车想要“自由”飞行,必须在相关飞行政策制定和出台后,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才行。然而现阶段的“飞行汽车”产品能否根据“空载—载物—载人”的顺序顺利推进,满足国内适航管理规定下取得适航证、取得经营许可,目前都处于未知状态。

另一方面,飞行汽车的制造难度大、使用的经济性也是掣肘飞行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飞行汽车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智能驾驶控制系统等系统技术要运用到地面行驶或天空飞行两种模式当中,不是地面行驶或天空飞行的单一模式可以相比的,其难度会是汽车行驶技术和飞机飞行技术的数倍。

飞行汽车的技术难度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生态链成本无法控制。飞行汽车对轻量化材料需求大,对材料的耐热、耐腐蚀等性能要求较高,机身及零部件材料的选择严格且生产加工难度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飞行汽车的物料成本难以降下,而当下主导研究飞行汽车的公司不多,生态链不成熟,同样导致成本无法控制,这就必将导致飞行汽车价格高昂。

目前各个飞行汽车的售价均在百万级以上。比如由荷兰PAL-V汽车公司开发制造的“先锋个人陆空汽车”(Pioneer Personal Air Landing Vehicle),订购价为59.9万美元,斯洛伐克AeroMobil飞行汽车不含税的价格在人民币940-1200万元。

可能存在着的隐私泄露及安全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飞行汽车难以跨过的槛。空中的飞行情况复杂,虽然有些飞行汽车有整车降落伞保驾护航,但安全性一样是未知数,飞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滥飞滥用,会导致个人隐私不安全的情形。因此,飞行汽车仍需要逐步完善第三方监督的功能,提高严格程度。

虽然飞行汽车还没有大规模投入市场,但对飞行汽车安全性的焦虑却从未停止。在上文提到的调查中,尽管许多人表示出对飞行汽车的兴趣,但表现出对新型交通工具的担忧的人更多。6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心乘坐飞行汽车的安全问题,20%的人表示中度担忧。

美国直升机安全协会(USHST)的数据表明,直升机坠机率在所有飞行器中最高,每10万小时发生3.72次坠机事故(2018年数据),直升机事故死亡率较低,每100000事故当事人中有1.3人死亡,低于固定翼的1.4。

但由于操纵的复杂性,直升机教学飞行的事故率是固定翼的两倍:每10万小时发生12.69起事故。而主流飞行汽车方案,参照的就是直升机。

在另一项研究当中,2.5%至6.5%左右的人口患有飞机搭乘恐惧症,根据这项研究,71%到73%的美国人担心自动驾驶汽车,超80%的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乘坐自动驾驶汽车。

3、走向何方?

带着“颠覆传统出行方式”的使命而来,作为未来必然趋势的飞行汽车,可谓任重而道远。早在20世纪40年代,当汽车、航空技术有了长足进展之后,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亨利·福特发出“飞行汽车迟早会出现”的科学预言。

目光放回到近些年,华创证券指出,据美国垂直起降学会统计,目前全球在研的“飞行汽车”项目已超200个,参与者既有大众、丰田等头部车企,也有谷歌、腾讯、英特尔等科技巨头。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飞行汽车行业将创造3000亿美元市场规模,2040年可发展至1.5万亿美元市场。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这是雷军个人关于创业的看法。有着如此可观的大蛋糕可以分,飞行汽车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各个企业竞争激烈的风口。

企业竞相争夺的同时,也有着不少质疑,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对于飞行汽车我并不太肯定。如果天空上都是飞行的汽车,那么所产生的影响远远比我们看到的还多。它会对地平线产生影响,甚至会使噪音变得更大,也许突然有一天有辆汽车会从头顶砸下来,这些都不是好事情。”

而关于飞行汽车的管理,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扬军是这样说的:“城市空域管理,包括航线的制定、行驶的规则、事故责任的划分、空中执法手段等,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任何针对飞行汽车认证和空中交通管理的清晰、统一的标准及规章体系。”

“长出一个小翅膀,就能飞得更高”,这是雷军名言后面提到的,但相比前半句,后面的这句话却鲜有人知。

长久来看,身为未来汽车行业的明星,飞行汽车的规模化有其必然性,需要克服的困难却是重重。飞行汽车的相关政策管理、法律法规、民众的意愿支撑等外在因素,研发周期过长、生态链成本的控制、系统技术难度高、隐私和安全性可能涉及的问题等内在因素都是其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飞行汽车行业才能走入现实,实现落地生根。

飞行汽车的赛道上可以说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吉利、通用、奥迪、丰田等传统车企巨头,空客、波音等航空业巨头,纷纷加入飞行汽车的赛道。截至2020年1月15日,受切入飞行汽车消息刺激的通用汽车股价涨至51.35美元,市值为737.55亿美元,创下2010年重新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几家欢喜几家愁。2019年,曾展示Pop.Up Next飞行汽车原型的奥迪、空客叫停了该计划,曾计划于2023年在达拉斯与洛杉矶全面实现空中出行的Uber把空中叫车部门对外出售。

全球“飞行汽车”领域大多处于飞行测试阶段,预计要实现大规模发展,至少还需要二十年。

来源:日经中文网,每日汽车,车市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最炫车族风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