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from China背景下的中国科技互联网出海困境

亿欧网 2022-03-09

互联网科技中国科技

1117 字丨阅读本文需 2 分钟

中国科技互联网巨头,成为国际化的强公司,依然任重道远。

PC互联网时代,资本和创业者盯着美国的商业模式Copy to China,这是很常规的做法。中国的互联网大佬腾讯的马化腾、美团的王兴就曾被吐槽Copy的能力很强。同样,较长时间百度和京东为了向投资人说清楚自己的故事,都曾对外称自己为"中国的Google"和"中国的Amazon"。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中国的科技互联网开始赶上了美国;在一些领域,中国的公司比美国同行做得更好,甚至出现了不少原创。典型的如外卖和移动支付,中国的企业后来居上,明显超过了美国的同行;而类似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则是源自中国。

2016年后,Copy from China开始被较多讨论。"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扫描支付、共享单车)曾让很多中国人有满满的骄傲感。东南亚、印度、中东等地,开始出现"东南亚的京东","印度的大众点评","中东的今日头条"。

这些地区典型的项目如Shopee,Lazada,Paytm,Flipkart,Jollychic等,背后都有中国巨头或资本的支持。甚至在北美,也出现了不少借鉴中国的创业项目,典型的如Weee!,饭团,DoorDash,GrubMarket,Wish,Lime等。很多海外项目,在讲故事和设定估值时,参考了中国的同行。

但在Copy from China这一背景下,中国科技互联网巨头的国际化却做得不好。如果对比成立18年到20年时的Google,亚马逊、Facebook,这些美国的巨头除了其本土之外,在全球很多市场就建立起了相当的优势。中国的百度,阿里,京东,腾讯,虽然有一些海外布局,但整体还局限在国内市场。

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的市场广阔,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的内生动力较弱;上一代企业家的海外背景和国际视野相对较差,未把国际化战略摆在重要位置;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和规则下,中国企业天然有弱势的一面;中国文化有较大的独特性,在普适性方面不够…… 同量级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国际知名度远低于美国同行,突出反映了这一现象。

TikTok(字节跳动旗下)、SheIn是另外一种国际化的方向;这两个平台,从一开始就是英文平台、服务海外客户。目前,两个平台的全球总部也都放到了东西方交汇的城市新加坡。大疆DJI、安克Anker代表的是另外一种国际化的探索,他们基于有科技感或设计感的产品,注重品牌建设,获得海外用户的认可。蔚来汽车NIO,小鹏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在积极出海,或代表着另外一条的国际化道路。

中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和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重要性相比,有较大差距。对比世界500强(以营收计算)和世界品牌500强,中国前者表现非常好,后者表现平平,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和品牌建设方面,依然任重道远。而科技互联网,是中国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域,理应诞生更多的世界500强品牌。

Copy from China给了我们骄傲感的同时,更多要看到目前的不足;新一代中国企业家,要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问题是:如果使自己成为源自中国的世界公司。这不仅需要企业和企业家本身有更高的格局和魄力,也需要决策者和社会给予更大的宽容度,真正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强起来的时代,需要强的企业;强的企业,一定不是只在国内强,而是在全球舞台上强。而强的公司,未必规模大。

中国科技互联网巨头,成为国际化的强公司,依然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于亿欧网,原创文章,作者:亿欧出海。作者:亿欧出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亿欧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