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镍、港股“发疯”,很多车企的药停了

路咖汽车 2022-03-14

电动汽车比亚迪

2382 字丨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赛道太挤,稳中求进的主线里,汽车产业的洗牌怎么做?

欧洲东边的事一发生,再混合上新冠,看看你手机里的股票绿了又绿,App的弹窗消息全都深入看看,那恭喜你,大概率得因为上班摸鱼被开除了。

总而言之,最近事儿太多,也太大。油价可能破9的消息一出,那电动车就真香了,但这边的锂价翻了10多倍,那边的镍价又开始妖涨,青山集团差点被阴了,电动汽车也慌了。什么芯片荒、什么电池荒,这些都还没什么新着落,又看到全球股市跳来跳去,以及眼前的一大群巨头都削尖了脑袋往港股里冲。。

看什么都乱,看什么都荒?

简单说,俄乌的事,基本上正式给全球格局重构按下了启动键。格局重构,等于所有人都得在变化里找新玩法,找自己接下来在哪安身立命,往哪走,跟谁走。

油价涨了,是俄罗斯被制裁之后的巨大空缺谁来补,谁在之中获利。也不用觉得咱们加油站里的95号下一轮稳破9元,92号可能破9元就很难受,看看3月10日的美国能源部门报告,那边的中等油品汽油已经奔着13元人民币/升去了。5年时间吧,美国人民从2元人民币/升油价,稍微涨一点都得搞事情,变成了踏踏实实加10元油。

镍价涨了,在3月7日最高涨了超过90%,但对特斯拉、蔚来、小鹏、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及全球的LG化学、松下电池的采购部门来说,这也是个才的水平。看看最核心的电池原料锂,原材料价格1年时间翻了10多倍,原材料太贵+补贴退坡,这才是各大车企电动车涨价的核心原因,毕竟自己扛可太伤了。

所以,车企已经定好的路线会因为这些发生改变吗?答案很简单,大路线不变,小路线可以研究。大路线就是全面电气化,小路线可以是奇瑞/长城/长安正在做的150-200公里大插混,或者是理想的增程、哪吒的1000公里综合续航大增程,等等。

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这件事没办法,打通了全产业链的比亚迪也得把自己车价往上调3000元。从少数企业造电动车到大家都造电动车,锂资源的现有开发程度本来就捉襟见肘,价格上涨是正常。镍的波动倒是和锂不太一样,资本这一轮狙击,让全球链条里的众位都开始紧张起来。所以,解决方案是只能等,等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在世界各国调控后稳定下来,等自己研发的或者电池公司的技术创新,之中的震荡,就用大插混、混动、增程这些来穿插调整。

消费者要的是省油、不限号、不限购,车企要的是跟上路线2.0和政策的指导目标、拿正积分。所以,这一轮考验的是纯电动车企的技术能力、供应链调整能力、企业实力。像比亚迪这种掌握上下游+技术的,全行业都在做大涨价,它反而受获利好;供应链调整能力的正例就是宝马、长城这种,芯片荒和疫情刚开始那阵,敏感度高的不像话,一个是快速加强和供应商的联系,一个是快速把国外的零部件工厂搬回国内;再有就是,实力强的企业,自己办法多,要么花钱办,要么自己有技术过度,要么选择自己少赚点补给买车人的。

所以,综上,你会发现这一波哪些车企最伤。技术不太行的、主要靠买买买的、业务线除纯电外(燃油、混动、插混、增程)比较单一没法切换的、背后没人输血只能靠自己的、手头没钱的。

最后一条最重要,手里要是有钱、有新融资、有特斯拉那么深厚的市值,那前面的都不是大问题。所以,钱从哪来,钱怎么来,好的,是不是发现和最近港股的热点有关系了?

港股热,未来的A股热,冷静出海?

从2020年开始,港股逐渐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新关键词。不同于2017年之前已经港股上市的几大车企(北汽、东风、比亚迪、长城、吉利、广汽),先是恒大汽车在2021年1月飙升到仅次于比亚迪的港股第二大车企,再是小鹏、理想陆续IPO,之后商汤上市,眼前蔚来港股上市,再到最新的中创新航(锂电池+汽车相关)也被传要赴港上市。

一向并非汽车制造实业最佳去处的港股,成了汽车相关的热门地,尽管可能无益于市值、融资数额的提升,但它们还是去了。有的舆论解析比较抓人眼球,比如蔚来回港股是亡羊补牢,却没展开说说为什么不去A股,以及港股和A股之间的未来发展形势,甚至是没有推演一下如果自己是李斌,那下一步通过港股回流A股能带来哪些利好,或者怎么做。

限于篇幅,我也并不准备展开蔚来和港股的相关,而是寻找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它的回归意味着什么,以及能带来什么。股价和市值的数字不算核心要务,核心要务是提前抢占好下一步资本运作的通道,同时后续进入港股通,待近几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完成相应搭建,进入对实业真正有意义的A股,以及最稳妥的人民币资本运作。

最稳妥,相对的是,全球最大的美国资本市场。也就在俄乌战争前后,关于它的公开可考证消息越来越多,美元增发的放水与收紧,欧洲资本并未在俄乌之后如预期大量回流,美债需要新的解决方案,甚至有人搬出来了当年的一本书,关于“美国危机爆发”。

对此不过多展开,只谈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种种。随着滴滴的上市和退市,条文上明明白白写着的是“美国资本市场对全球的准入都提出更高要求、伸出更多监管,尤其是对来自我们的”,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已经不仅是遭到监管那么简单,已经有部分开始受损。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这种道理谁都明白,所以朝哪里去,是所有人都得考虑的问题。

进入港股如此,未来冲击A股如此,甚至把脑洞开的再大一些,众多新势力纷纷出海的考虑也可能有,进军欧洲资本市场。现在的欧元和美元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暗斗,保时捷IPO创造欧洲股市最高估值的消息,一方面体现着保时捷确实厉害,而另一方面也实打实的展示着欧洲资本在此前并没有特别好且相对稳妥的投资目标。

总之,在多变的市场里活下去,把自己的根基放在越来越多的可能+合理空间里,都是好事一件。那么,问题来了,谁是不好在钱方面进行太多操作的车企,一个是卖车不灵现金流不灵的,另一个是身份限制需要拆分进入资本市场的。

写在最后

没办法,汽车市场变了样子,核心模式虽还是通过技术革新,带来差异化产品进行销售、售后、二手车等环节的全面流通。却因为软件,数字化的加入,把资本、盈利方式带到了其他的新路径上

而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在营销、制造、研发、盈利方式还活在上一个时代的车企,得遭遇压力和洗牌的挑战。很多人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欧美汽车市场里,最后的汽车品牌也就几只手数的过来,中国的却有100多家资质,以及大几十家在造车和销售的。答案也很清晰,全面市场化之后的竞争与变量掺杂之下,落后的会离开,有能力的会留下来。

至于眼前的一波又一波变量,其实130年的汽车历史里并不是没有过荒+荒+格局变化的挑战,办法总比问题多。中国车企把根基围绕中国上下游产业扎下去,基本盘扩散至全球,这才是强者俞强。

作者丨黄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路咖汽车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