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模式+资源赋能,Fogarty孵化器如何让初创企业“满级毕业”?

3223 字丨阅读本文需 6 分钟

2021年5月11日,用于心脏成像及其他领域的数字健康公司UltraSight宣布,已完成了13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在融资新闻中,UltraSight首席执行官Davidi Vortman特别感谢了Fogarty研究院。

为何要特别感谢呢?实际上,UltraSight是Fogarty研究院在2020年推出的公司加速器计划(CAP)的第一位“毕业生”,这家初创企业刚加入Fogarty时,还只处于制定业务战略和验证市场的早期阶段,而如今已迅速完成两轮融资,且多个管线产品都已获批上市。这当然离不开Fogarty研究院所做的努力。

据悉,Fogarty研究院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教育性非营利孵化器,位于美国硅谷中心埃尔卡·米诺医院内,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医疗器械初创公司在注册法规以及筹款方面的难度,为其创新提供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同时教育、培训新一代的医疗创新者。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在Fogarty研究院已经发起和培育的初创公司中,有9家初创公司共获得了一千万多美元的资金和捐赠,同时有4家从Fogarty研究院毕业的初创企业获得了近两千万美元的资金。2021年,Fogaryt研究院第一家常驻公司HeartFlow以4亿美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能取得这些成就,对于一个处在疫情期间并独立运营的非营利性孵化机构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尤其是它才成立不到15年。

那么,Fogarty研究院在孵化早期医疗项目上究竟有何独特性和优越性呢?它又是如何帮助初创企业在“呼啸的狂风”之中生存下来的呢?为解开谜题,动脉橙果局对Fogarty研究院的孵化模式进行了深度分析。

一名心脏外科医生的创业之路

Fogarty研究院的创始人是一位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Thomas J. Fogarty。这位被美国誉为“医疗器械发明之父”的医学教授在走向创业的道路上可谓是相当艰辛。

由于倾心于各种发明,Fogarty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他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优秀的导师,在导师的引导和鼓励下,Fogarty逐渐开始走向医学之路,毕业之后在全美知名医院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导师的鼓励和悉心引导在Fogarty心中埋下了种子。“有人(克兰利,也就是Fogarty的导师)真的在他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他想要建立Fogarty研究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在Fogarty看来,Fogarty研究院可以真正去帮助那些想要做创新的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又十分需要导师去引导和鼓励他们如何掌握“创新”这项技能。

但创业之路不应该只有导师的启发,还需要有一个能联络创新资源的窗口。在自身的创业过程中,Fogarty发现医疗器械公司产品投资额度大,并且在注册法规方面面临风险,因此很多风投机构不愿意进行投资。

为了真正帮助这些创新项目解决难题,降低初创公司在注册法规以及筹款方面的难度,帮助医生和工程师将他们的概念和产品付诸使用,Fogarty教授于2007年成立了Fogarty研究院,并开始了它的企业孵化探索之路。

“通关模式”让初创企业不断“升级”

今年刚好是Fogarty研究院创立的第15年,经过这15年的摸索,Fogarty研究院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并被证明是有效的的孵化模式——连续性与灵活性兼具的纵向发展模式。

具体如何理解呢?

据悉,在这一发展模式下,每位创新者及其团队亦或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或发展阶段申请到以下三个纵向连续的孵化计划中,分别是发明加速器计划(IAP)、公司加速器计划 (CAP)和公司驻地计划(CIR)。

发明加速器计划(IAP)侧重于早期的“概念”,致力于与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高校教授合作,评估其发展的驱动因素和障碍,帮助他们将想法转化为成熟的创新发明。

申请参加该计划的“初创企业”一般还处于概念构思阶段,IAP则会为这些未成型的申请者进行需求定义、解决方案评估、使用原型和模型进行演示,并帮助他们了解IP、市场分析、监管途径等相关性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Fogarty研究院会为其链接广泛的合作伙伴和资源网络,如医疗机构、政府组织以及行业技术专家。

该计划将持续3至6个月,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项为发明者提供的免费服务,并且Fogarty研究院不会占有未来公司的知识产权或股份。

通过IAP“关卡”之后,下一步便进入到公司加速器计划,也就是CAP。该计划主要针对小型初创公司,也就是在IAP计划中概念和商业计划得到初步证明,进而可以初步成立公司的企业。

这些处于早期阶段的企业,往往需要制定进一步的战略计划,并筹备早期基金。因此,Fogarty研究院通过结构化的时间和指导来“烘培”这些初创公司的想法,如对他们的宣传平台、临床或监管途径等进行优化,或提供一些额外的商业化建议。

该计划为期6个月,参与者每周会花几天的时间在Fogarty研究院的设施里共同办公。在CAP计划中成功孵化的企业,将有机会进入下一阶段的孵化“关卡”,即公司驻地计划(CIR)。

公司驻地计划(CIP)是Fogarty研究院的核心项目,也是进阶式孵化模式的最高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入孵企业,研究院入选要求是已经正式成立了公司、全职CEO、具有清晰的产品概念、产品填补了现有临床治疗的空白或对现有治疗方法有明显改进。

在该计划中,Fogarty研究院会为企业及其团队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入孵企业将会与指定的Fogarty导师和其他高管人员,在Fogarty研究院所提供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空间共事,由他们组成一个可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最高管理层,严格约束和管理企业在研发、知识产权、质量体系、临床和监管事务、运营、财务、商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运作。

这种近距离和长期性的互动可以使Fogarty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到入孵企业的真实情况,并为此提供解决方案。正如Fogarty研究院创始人自己所说:“卷起袖子与企业家一起制定战略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进行指挥”。

从整体来看,这三个计划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整套的孵化方案,但实际上,申请者并非一定要从第一步IAP计划开始,而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计划阶段,这种“灵活性”让初创企业在降低不必要消耗的同时,也使得它能快速找准定位,更高效地向前迈进。

“满级通关”的两大“杀手锏”

独具一格的孵化模式,让Fogarty研究院备受企业家和初创企业的青睐,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其庞大的资源体系才是真正推动Fogarty研究院成为创新标的的关键所在。
其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教育始终是美国孵化器的重心,而Fogarty研究院提供的教育不仅面向被孵化的企业,同时还面向具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

Fogarty研究院设置了专业全职导师,大部分的常驻员工都是医疗器械、医疗科技相关公司的高管,人均从业经验超过25年。因此,导师不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新任CEO使用内部和外部资源,全职还使得他们可以通过与入孵企业的日常互动更好地提供指导和支持。

除了全职导师的在线指导,Fogarty研究院还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其感兴趣的主题,通过研讨会或者短期课程的形式为企业家与业内知名人士建立联系。

受到创始人Fogarty教授的鼓励,Fogarty研究院十分乐意为年轻人提供获得教育的机会。对于在医疗技术及其商业化方面感兴趣、或只是想更好地了解医疗保健行业的大学生和高中生,Fogarty研究院设立了专门的暑期实习以供其参与实践。

如针对大学生的Lefteroff项目,每年夏天都会接待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学生,Fogarty研究院会为他们提供与初创公司和医疗技术合作伙伴一起参与项目的机会,也会让他们参与到一些有关职业选择和拓宽其医疗创新生态系统视野的结构化课程中。

面向高中生的暑期项目同样也是从夏天开始,Fogarty研究院与斯坦福大学高中建立了合作,为其丰富有关医疗技术创新业务的课程,培养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热情。

另一方面是强大的资源协同能力。进入Fogarty研究院官网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Fogarty研究院具有独特的能力,可以在传统上无法与他人合作的群体之间建立起伙伴关系并架起桥梁。”

事实也的确如此。Fogarty研究院首先与埃尔卡·米诺医院以及斯坦福大学的Byers医疗创新设计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为Fogarty研究院带来了丰厚的医疗资源,同时也为两所组织提供了创新动能。

例如埃尔卡·米诺医院的医生会参与到Fogarty研究院的发明加速器计划(IAP)中,将有关医学实践的想法变为现实,同时埃尔卡·米诺医院也会为Fogarty学员提供临床和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由此形成了双向互动、双向受益的生态模式。

除了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Fogarty研究院还与美国政府机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和医疗保险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建立联系,这也是Fogarty研究院具有强大孵化实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与FDA合作,让FDA的领导人直接参与到Fogarty研究院为期一周的学习中,大大促进了企业家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双方对彼此之间的理解。该合作也卓有成效,除了缩短企业产品的上市时间,也推动了FDA对药物管理流程的改进,从而加快了向患者提供救生技术的速度。

Fogarty研究院与CMS的合作则主要致力于解决医疗技术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复杂的新医疗设备报销流程。

另外,Fogarty研究院还与一些医疗技术战略组织进行合作,例如医疗行业的积极推动者medtech Strategiator(MTS)和为小型创新和创业型医疗技术公司发声的MDMA。

多样性也是Fogarty研究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Fogarty研究院积极与关注性别和种族多样性的组织合作,诠释了其作为一个非营利性机构的人文关怀。

独一无二的“通关模式”和强大的外部资源,看似简单清晰的运作机制,却让这些医疗器械初创企业在“毕业”时都生长出了尖锐的羽翼,这将使得它们更有底气,能够抵挡之后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推动其不断向最高峰迈进。

作者:何雨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0赞 好资讯,需要你的鼓励
来自:动脉网
0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0/1000

为你推荐

加载中...